全球價值鏈遭疫情衝擊,中國如何“危中尋機”?

作為全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與各國經濟的衝擊將是全方位的,其中全球價值鏈衝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與渠道。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貿易大國,中國必須清晰認識到這種衝擊的廣泛與深刻影響,同時聯手其他國家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

原文 :《全方位應對疫情對全球價值鏈的衝擊》

作者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盛 斌

圖片 |網絡

全球价值链遭疫情冲击,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社会科学报

對全球價值鏈衝擊的主要渠道

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 GVC)是當代國際生產體系最顯著的特徵,它使生產、貿易、服務與投資融入“一體化綜合體”,各國經濟之間的相互依存與聯繫由此也變得日益緊密。

全球价值链遭疫情冲击,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社会科学报

全球價值鏈區別於傳統生產模式的重要特徵就是產品與服務的“多國製造”與“要素分工”,包括中間品的工序切片化(表現為產品)和任務分割(表現為服務),由此形成大量中間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和服務外包等)在全球範圍內的跨境流動。數據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中間品貿易佔全球貿易的比重平均約為60%,在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歐洲其比重甚至高達80%。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價值鏈的衝擊主要是通過各國之間中間品貿易的渠道展開的。

由於中間品的跨境流動會導致國際生產與貿易的重複計算問題,因此近年來國際經濟學家建構了一套日益完善與成熟的全球價值鏈核算框架來更加準確地測度國際生產與貿易的增加值(區別於總值)。這主要包括對出口總額的增加值分解、從生產角度對GDP的增加值分解、從使用角度對最終產品的增加值分解。它們成為分析全球生產與國際貿易受到外部衝擊的重要方法工具。

全球价值链遭疫情冲击,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社会科学报

以從生產角度對GDP的增加值分解為例,全球或一國的GDP可被分解為純國內生產、傳統貿易生產、簡單GVC和複雜GVC四個部分。其中,“純國內生產”指用於生產被本國市場吸收的最終品(包括產品與服務)的增加值,“傳統貿易生產”指用於生產出口最終品的增加值,“簡單GVC”指用於生產出口中間品(一次跨境,被外國市場直接吸收)的增加值,“複雜GVC”指用於生產出口中間品(至少兩次跨境,出口到外國市場後又返回本國,或出口到第三國)的增加值。簡單GVC和複雜GVC之和構成了中間品出口的增加值部分,簡稱GVC增加值,它表示了中間產品與服務的國際貿易的影響。GVC增加值佔GDP的比率為“前向參與度”,表示一國向全球出口提供中間品的程度,其值越高表明它在供給角度對全球價值鏈的依賴程度越大。類似地,從使用角度也可將最終產品的增加值分解為上述四個部分,GVC增加值佔GDP的比率為“後向參與度”,表示一國從全球進口需求中間品的程度,其值越高表明它在需求角度對全球價值鏈的依賴程度越大。

全球价值链遭疫情冲击,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社会科学报

以上全球價值鏈核算為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貿易衝擊提供了分析工具與框架,在傳統貿易(最終品)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將造成國際需求衝擊與國內供給衝擊,在GVC貿易(中間品)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將造成國際需求衝擊(即前向關聯)與國際供給衝擊(即後向關聯)。不同國家與行業受到的衝擊影響取決於它們參與全球價值鏈的深度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

對全球價值鏈造成三方面影響

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價值鏈的總體影響。

根據對外經貿大學全球價值鏈數據來源的計算,2017年全球GDP中GVC增加值比例為13%。根據IMF等國際經濟組織的預測,在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上半年得到控制的假設(情景1)下,全球經濟預期增長率將下調0.5%,而在2020年全年流行的假設(情景2)下,全球經濟預期增長率將下調1.5%。由此,新冠肺炎疫情將導致全球GVC出口附加值下降0.065%(情景1)-0.195%(情景2)。類似地,經測算2017年中國GDP中GVC增加值比例為8%。結合IMF等國際經濟組織和McKinsey的預測,在情景1和2下,中國經濟預期增長率將分別下調1.32%和2.18%,由此,新冠肺炎疫情將導致中國GVC出口附加值下降0.106%(情景1)-0.174%(情景2)。如果進一步結合中間品出口增加值佔總出口的比例(2017年全球和中國分別為58%和44%),基於上述情景假設,全球和中國的出口總額將分別下降0.11-0.34%和0.24-0.39%,這些下降來自中間品形式的全球價值鏈貿易。

其次是新冠肺炎疫情將對不同行業和國家的全球價值鏈的影響。

根據世界銀行2019年《世界發展報告》的研究,總的來說,技術與知識密集度越高的行業或國家由於GVC後向參與度大於前向參與度,因此受全球價值鏈供給衝擊的影響就越大。

全球价值链遭疫情冲击,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社会科学报

由此,對製造型行業(尤其是高端與複雜製造)和國家(如中國、日本、德國、韓國等),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以中間品供給衝擊(後向關聯)為主,對資源型行業和國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中東地區)以中間品需求衝擊(前向關聯)為主,而對創新型行業和國家(如美國、英國等)來說則兩種衝擊兼而有之。

最後是對全球主要區域價值鏈網絡的影響。

當前,全球價值鏈網絡中形成以中國、德國、美國為中心的亞洲、歐洲、北美洲三大區域價值鏈。由世界銀行、WTO和OECD等國際組織聯合發佈的《全球價值鏈報告》分析指出,從中間品供給角度(前向關聯)看,中國和美國是簡單GVC的中心國家,而美國和德國是複雜GVC的中心國家。從中間品需求角度(後向關聯)看,美國和德國分別是簡單GVC和複雜GVC的中心國家。因此,區域價值鏈中心國的疫情救治與防控尤為關鍵,否則將會通過中間品貿易關聯機制嚴重影響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尤其對於東亞地區來說,中國既是中間品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中間品的主要需求者,因此,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逐步復工生產對穩定亞洲的供應鏈體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應對政策與措施

第一,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與惡化,不但需要各國採取有力的救治與防控措施,更需要國家之間的緊密合作。

全球价值链遭疫情冲击,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社会科学报

從全球價值鏈的角度看,中、美、德由於處在中間品供給與需求的中心,其疫情發展形勢最為關鍵,其次是日、英、法、韓,再次是意、荷、加等國。而從目前的情況看,意、美、德等國的疫情狀況岌岌可危,急需採取堅決而有力的措施。

第二,經濟救助與穩定,特別是金融與貨幣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宏觀藥劑,有助於克服恐慌預期,防止病毒危機演化成為金融危機。

全球价值链遭疫情冲击,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社会科学报

就像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時,果斷的金融救助與穩定計劃是防止全球價值鏈斷裂的重要舉措,尚有財政空間的國家還可以通過減稅與擴大支出與轉移支付的方式幫助企業(特別是參與全球價值鏈的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第三,削減貿易壁壘、實施貿易便利化和降低貿易成本可以有力地抵消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價值鏈的負面影響。要避免過度限制與反應,更要警惕對傳染病的隔離與封鎖加劇逆全球化傾向。疫情已經造成許多國家之間關境關閉、停航或貨運延遲,致使貿易中斷或禁止,同時物流運費提高導致貿易成本上升,部分國家還藉此機會實施貿易保護主義,這將嚴重損害全球價值鏈體系。

第四,要加強發揮數字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在疫情期間,各國的經驗表明數字貿易與電子商務為維持基本生產、消費與貿易發揮了極其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全球价值链遭疫情冲击,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社会科学报

可以預見,新冠肺炎疫情將進一步刺激和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全球價值鏈中服務形式的跨境貿易在未來將可能獲得巨大的增長。

第五,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使供應鏈風險管理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跨國公司在重新規劃與思考未來的庫存管理、物流運輸規劃、供應商多元化、上下游產能協調等戰略與商業方案,從而增強供應鏈的韌性,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的新挑戰。在這方面,雖然有一些關於中國的價值鏈替代或國際轉移的擔憂,但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在創新基礎上國內供應鏈的發展以及近期所出臺的穩外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仍使我們有理由堅信中國將繼續保持在全球與區域價值鏈中的核心地位。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701期第2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疫情衝擊全球價值鏈,中國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社會科學報

經合組織最新報告: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有何衝擊?| 社會科學報

觀察 | 東亞地區的價值鏈,已經發生變化

全球价值链遭疫情冲击,中国如何“危中寻机”?| 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