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知府患上罕見病,高人用怪招醫治,旁觀者斷了貪念

民間故事:知府患上罕見病,高人用怪招醫治,旁觀者斷了貪念

知府的怪病

徐知府最近患病,上吐下洩,備受折磨。有郎中給他開出方子,告訴他說,今年蒼蠅多,食品易受汙染,要防蒼蠅。

徐知府也有感覺,蒼蠅吵得他寢食難安,只好關門閉戶養病。

徐知府得病的消息傳開,很快便有人來送禮慰問。幾天時間,家裡的金銀珠寶堆得像一座小山。

徐知府暗自高興,對徐夫人說:“我們何不將計就計,發一筆橫財呢?”

兩人一商量,有了主意。

這天,又有人來送禮,問知府所患何病?徐夫人哭泣道:“說不出是什麼病,整天不言不語,目光呆滯。可一看到金銀珠寶,就變得像個好人。”

送禮人好奇,拿過珠寶在知府眼前輕晃,只見知府一直呆滯的目光開始充滿神色,表情也豐富起來,由痴相變為笑容滿面。送禮人連連稱怪,很快便把知府患怪病的消息傳了出去。那些巴結知府,想高升的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尤如蒼蠅聞到臭味一般興奮,經常帶著金銀珠寶前來探病。

一天,徐知府發現一個問題,一位李姓知縣居然沒來送禮。據徐知府所知,去年李知縣轄地發生洪災,官府撥了一批銀兩,這筆錢是怎麼花的大家都清楚,難不成這姓李的知縣要獨吞?

徐夫人說道:“也未必,或許是李知縣不知老爺有病呢?不如這樣,我們派人去查一查他,順便給他捎話過去。”

徐知府覺得這主意不錯,便要來個先禮後兵。

民間故事:知府患上罕見病,高人用怪招醫治,旁觀者斷了貪念

知縣的禮品

不過幾日,徐知府派一位心腹找到李知縣,說奉知府之命調查賑災銀的去向。李知縣為政清廉,賑災銀已全部發放給了當地百姓,趕緊拿出賬簿給來人過目。這心腹沒查出什麼結果,臨行前說道:“雖然從賬簿上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但只要想查你保不準全身乾淨。我給你提個醒,知府大人患了怪病,只有見到金銀珠寶才能好一陣子,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你自己領會去吧!”

這位心腹一走,李知縣趕緊叫來師爺。這師爺綽號蟲師,是個奇人,一些小蟲子在他訓練之下會非常聽話。李知縣平時喜歡看他的表演。

李知縣說明心意,和蟲師商議對策。蟲師回道:“前些天確實聽說知府患了怪病,也有人去探視,本想和大人知會一聲,可大人您的口袋確實沒什麼東西拿得出手,所以罷了。不如這樣,我家夫人和老母身上有一些金銀手飾,送給知府表個心意。”

知縣連連搖頭道:“你隨本官多年已不容易,哪能用你的銀兩?不可不可!”

這時,有幾隻蒼蠅在面前飛過,蟲師一喜,說道:“大人,今年水災嚴重,到處腐屍,蒼蠅奇多。最近聽說有一個拍蠅人,手上功夫了得,不如將他送給知府,為他驅蠅。據小人所知,知府一向喜愛奇異人士,聽說他之所以當上知府靠的就是高人指點。這樣的人送給知府,他一高興說不定會寬恕大人!”

李知縣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便讓蟲師去找到那位拍蠅人。沒過多久,拍蠅人真被找到了。但誰也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見此人渾身被黑袍裹著,頭上戴著黑布帽,三伏天連眼睛都不露出。

民間故事:知府患上罕見病,高人用怪招醫治,旁觀者斷了貪念

行走的怪物

李知縣說:“聽說你拍蠅功夫了得,本官想見識一下。”

拍蠅人一言不發,此時,恰有數只蒼蠅從面前飛過,只見拍蠅人輕揮蠅拂,但聽啪啪幾聲,蒼蠅一隻不剩全都被拍死。

李知縣吃了一驚,來到外面腐物堆旁,驅飛無數只蒼蠅。拍蠅人又揮動蠅拂,先前還亂飛的蒼蠅頓時被扭成一條黑繩,在半空轉了幾圈,紛紛落地。

李知縣心情大悅,對拍蠅人說:“本官馬上將你送到知府府上,切不要讓本官失望。”

蟲師道:“大人,他是個啞巴,不必多言。”

很快,李知縣將拍蠅人送到知府面前。徐知府本來對他有一肚子火,聽說送來一個異人,覺得好奇。這幾日,正好被蒼蠅攪得無法入眠,也試試這拍蠅人的功夫。

知府命人推開窗戶,有數十隻蒼蠅飛進來。拍蠅人揮動蠅拂,只在空中一劃,所有蒼蠅頃刻斃命。

知府高興得直拍巴掌,命人再放蒼蠅,哪知拍蠅人一個不小心,將壁牆拍倒,金銀珠寶散落而出。

徐知府備感尷尬,這消息要是傳出去,不但烏紗難保,或許連性命也要搭上。他氣得一拍桌子,命人將拍蠅人和李知縣及師爺蟲師一併關進大牢。

哪知話音剛落,拍蠅人突然散開,原來是無數只蒼蠅寄生在一人身上。眾人一看,這不是前些天失蹤的一位知縣嗎?原來是個胖子,現在瘦得不成人形,真是慘烈!

眾人大驚失色。李知縣顫聲道:“難道這就是民間傳說的行屍?”

眾人正在驚訝,只見那些蒼蠅放棄原來的宿主,飛到徐知府身上。徐知府本想抗拒,可在蒼蠅叮咬之下,渾身麻木,只好任它們擺佈,成為無數只蒼蠅的傀儡。

李知縣還想救下徐知府,哪知被蒼蠅控制的徐知府揚長而去。

回程路上,李知縣還在心驚肉跳,問這蒼蠅會不會盯上自己?蟲師微笑道:“大人放心,只要您清廉就不會。這蒼蠅是經過專門訓練的,他們最喜歡胖子,而您卻清瘦無比。”

李知縣盯著蟲師的臉,他彷彿什麼都知道,難道這蒼蠅是蟲師訓練出來的?李知縣不敢再問,慶幸自己有一顆不貪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