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喜歡到喜歡!通過這部動畫片,我看到了父母與孩子的一生!


以前的我,並不是很喜歡《瑪莎與熊》這部動畫片。當時恩寶只有三歲,時常會學瑪莎在床上蹦跳;有時睡覺他先醒來,也會學瑪莎一樣一直唱著"快來和我玩"的歌,翻開我還沒有睜開的雙眼。


當時覺得劇中的瑪莎太頑皮、破壞性太強。而孩子又處於愛模仿的階段,很愛模仿瑪莎的語言和行為,那段時間著實讓我覺得有些頭疼。


但是這部動畫片卻是看著看著讓人反思,反思一些父母與子女的相處與教養方式......


從不喜歡到喜歡!通過這部動畫片,我看到了父母與孩子的一生!


現實中不缺少瑪莎,但是缺少像熊熊一樣的父母


其實瑪莎就是每一個孩子的縮影,他們善良、熱情(雖然有時會熱情過頭)、調皮、有破壞性、有好奇心、有時又很有擔當、會幫助別人……


從不喜歡到喜歡!通過這部動畫片,我看到了父母與孩子的一生!


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是天使與小惡魔的混合體。前一秒可能將家裡弄得天翻地覆,下一秒就抱著你的手,奶聲奶氣的喊著媽媽。


每個孩子都是瑪莎,我們缺的不是像瑪莎一樣的孩子,而是像熊熊那樣能夠包容孩子的我們。


每次瑪莎很調皮的時候,熊熊總是很頭疼。可是他卻從來沒有責罰孩子,每次都會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或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其實需要模仿的是我們,模仿熊熊的耐心、模仿熊熊的包容、模仿熊熊對孩子的態度和協助解決問題的方式。


從這部動畫片,我看到了父母和孩子的一生


有一天瑪莎撿了一個蛋回家,她和熊熊一起翻看了百科全書發現是一顆企鵝蛋。


熊熊學著企鵝孵蛋的方式,用自己的體溫孵化它。為了他放棄了舒服的大床、被兔子笑。但是熊熊不管這些,對這個"棄兒"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從不喜歡到喜歡!通過這部動畫片,我看到了父母與孩子的一生!


小企鵝終於出生了,"爸爸,爸爸"的喊著熊熊,熊熊熱淚盈眶。幫小企鵝做飯、幫他們做戲水池。但是卻因為天氣太熱不得不把小企鵝送走。


到了冬天小企鵝回家了。熊熊為了小企鵝的飛機能安全著陸,慌忙地剷雪、畫跑道。是不是像極了,孩子回家時,父母在家忙著整理、忙著做飯的場景。熊熊幫小企鵝做帽子卻遭到嫌棄。是不是就像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爸媽買的衣服也不再想穿了。


小時候還黏在身邊的小企鵝,已經長大了。每天和朋友瑪莎一起玩耍都顧不上熊"爸爸"了,"爸爸"非常的失落。


從不喜歡到喜歡!通過這部動畫片,我看到了父母與孩子的一生!


從一部動畫片,我看到了:父母與孩子的一生。


十月懷胎生下了孩子,用盡心力撫養孩子長大。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世界、有了自己的朋友,父母就不再是他們的唯一了。


也許孩子小的時候,不管有沒有事情都會"媽媽媽媽"的叫你。你有時候在忙自己的事情的時候,甚至會覺得孩子有點煩,總是叫他"等一下","再等一下"。


可是當孩子長大了,你希望他來煩你,都不太可能了。珍惜孩子對你的依賴吧,這個依賴可能只有短短的幾年而已。當孩子需要你時,放下手中的事情回應一下孩子吧。等到孩子長大了,你也許會無比的懷念這些被他"煩"的時刻吧。


我們離開了父母,而孩子也終將會離開我們


小企鵝坐著飛機回到了南極。孩子長大了,會去尋找屬於他的一片天,你給的天空已經並不適合他了。



正如龍應臺在《目送》中寫到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們離開了自己的父母,孩子也終將會離開我們。


從不喜歡到喜歡!通過這部動畫片,我看到了父母與孩子的一生!


孩子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到底想要教會孩子什麼?


是優異的成績?是熟練彈奏的樂器?是隨手可以畫出的美麗畫作?


我想教會他獨立、教會他照顧好自己。


曾看過一則新聞:一名四十歲的男子被警察抓了後,不是配合警察辦案,而是說:"我要找我媽過來。"


為什麼現在有"媽寶男"一詞,不正說明了:這種"人"長大了,"心"卻沒有長大、沒有獨立的人,不在少數嗎?


孩子終將離開我們去到更廣闊的天空。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照顧自己吧。不然等到你無法照顧他的那一天,孩子要怎麼生活?


我們無法照顧孩子一輩子,也無法一生幫孩子剷除掉路上的荊棘。教會孩子獨立,照顧自己才是父母與孩子一生都要學習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