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前段時間,鋪天蓋地的新聞裡都是互聯網公司的bug,滴滴順風車、自如甲醛房、P2P爆雷,加上不久前的創業者自殺,員工跳樓,還有個農婦靠做自媒體月入過萬,人們不禁感嘆,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最近時間,A股股市受制於貿易戰悲觀預期的影響和前期持續低迷的下跌表現,又再次回到2015年股災的低點2638附近,股市溫度可謂是寒霜刺骨,冷冷清清,場內的投資者在經受了股災的洗禮後這次心理比2015年股災更絕望 更誅心 更奔潰。而於此同時,證監會發審委委員李國春今晨在證監會食堂暈倒,心臟驟停逝世,昨日還在審核IPO。人們不禁感嘆,這個市場到底怎麼了?

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無非是資本和個人盲目逐利驅使加上沒有很好的約束控制導致的,這個時代貪婪,求快是非常可怕的,而人們往往容易忽視這些。毫無疑問,希望成功渴望致富發財,是這個上升時代的力量,但也是硬傷。

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投資失敗,悲慘人生

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投資成功,會所嫩模,光鮮耀眼

其實說實話,我對投資成功的人不管成就多大抑或賺錢乾淨不乾淨沒有什麼偏見,相反,我覺得成功的人必然具有某種能力值得思考和借鑑。但是,來了,我對於失敗的投資和創業,抱有異樣的眼光去審視了,為什麼這麼講呢,下面我們以炒股投資為例,看看失敗的生態多麼不堪。

今年年初發生的股票跳樓案例:融資40億買上市公司樂視網股票,上市公司金盾股份董事長意外跳樓身亡。

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先是報道1月30日傍晚5時許,55歲的上虞企業家周建燦在當地一家五星級酒店墜樓身亡,引發各界關注,然後公司緊急停牌,人家接著有澄清說傳聞周建燦先生以高槓杆借貸40億入股樂視網,根據公司瞭解的相關情況,不存在上述情形。知情人士報道,周建燦之所以跳樓自殺,和買了大量樂視網股票不無關係。去年,周建燦受某些風投人士慫恿,被“下跌只有30%的可能,上漲卻有300%的空間”利益誘惑,以高槓杆融資40億元入股樂視網。現在樂視網復牌,股價連續跌停,40億融資資金,估計已經全部爆倉,可能最終承受不了壓力,才走此絕路。

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既然水深火熱的市場裡,上市公司的大佬難過,那麼大批大批的弱勢小散怎麼樣呢,答案不容樂觀。千億量能股市無人問津,遊資大戶屢虧不止,投資者財富的大量縮水,虧損累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告別股市,或被套的無法動彈。不斷的閃崩和補跌,讓投資者無所適從,也毫無辦法。

回望過去,歷史上也不乏炒股失敗的灰暗時刻,比如2015年的股災,2013年慢慢熊途的收割,更久的2008年的暴跌行情洗刷。

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令人警醒,但是投資的路很漫長,一切都會成為歷史,生態不會變,過去有,將來還會有,只希望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少,所有的參與者更加成熟。

市場暗淡之際,小編還是牽掛著千萬的投資者的未來,因為我也在其中。一切在不言中,看下圖:

過去炒股失敗後用的是跳樓這種淒涼死法,現在是什麼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