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不思议电台》4到5分钟的剧情分12集。不需要任何旁白,却能引发观众对剧情的思考,乃至对自身的探索。我整理了几个片段的个人理解,希望能对看到的人有所帮助,哪怕只有一个人能受到鼓舞,也是值得,谢谢!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不思议电台

《只能活一个》

  • 故事:

故事发生在溪边树林,蓝衣女和红衣女郊游而遇到了相同的自己。有人说《只能活一个》是不同空间的人重叠到了一起,只能有一个自己能够活着。但我却觉得,故事不尽如此。

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同时也是在问自己:

  1. 人性的本质真的是丑陋的吗?
  2. 第一和第二永远不能共存吗?
  3. 为什么我们生来就要做赢者,却忘了自己最初想要的是什么。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树林里的兔子

  • 细节1——兔子:

红衣女第一次进入树林找柴遇到的是一只兔子,而第二次进入树林则是两只兔子。

——为什么两只兔子能够共存,而人却只能活一个?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蓝衣女的提示:只能活一个

  • 细节2——斧子:

红衣女和蓝衣女,两个人只有一把斧子。蓝衣女认识到游戏规则后,抢夺红衣女手中的斧子而被另一个蓝衣女所杀,并且提示红衣女,只能有一个人活着。

——社会告诉我们,资源要不惜一切代价索取。当自己成功了,还要告诉其他人要像我们一样残酷,才能活下去。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红衣女的计数器

  • 细节3——计数器:

第一个死亡的红衣女身上的计数器是900,自己手里的计数器是899,代号901红衣女杀死900后,迎接自己899,杀死一个后继续迎接898。

——命运的无常,在于偶然的捉摸不定;命运的无奈,在于反复的心血来潮。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最初的红衣女和蓝衣女

如果树林暗指复杂的社会,那么我们是不是被这个社会复制成一个又一个适者生存的人?最终的我们是否变成了当初自己最最讨厌的人?

还记得我小时候是一个内敛的小孩,但我却意识到这个社会的残酷,似乎容不下我,在我上高中的第一天,就逼着自己变了,就像杀掉了曾经的自己一样。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这个社会又告诉我沉稳一些,我又逼着自己再自杀一次,而变成了这个社会想要的人。

当我说出"我没有选择"的时候,我成功的成为了社会的制造品,也清楚了这个世界有多么的可怕。

一次次蜕变的本质无异于一次次自杀,最后的我们完全忘记了自我,变成了精神分裂者。

我不清楚这个世界的规则,也不要告诉我只有斧子没有选择,我祈求这个世界温柔的待我,让彼此都能像兔子一样真实的活着。

《人生修改器》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修改人生属性的机器

  • 故事:

一个学生无意间得到可以修改人生属性的机器。力量,敏捷,智力,魅力,运气各有三个点,共15个点。

如果我有15点敏捷,我会成为全校最快的人。

如果我有15点魅力,我将成为全校最帅的人。

但如果人生只能选择一次,一开始你想拥有怎样的人生呢?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男主智力满点,却失去了其他的能力

幸运的男主能每天修改一次,他的人生却还是很痛苦。15点的智力,让他在考场得意,却在涂答题卡上碰壁,没有运气的他,铅笔总是断铅;在力量上一筹莫展,面对欺负自己的人,也只剩遍体鳞伤。

每个人的属性都是有限的,就算你拥有金手指,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全能王者。

人们往往是这样,只注意到了自身的优势,很少关心自己的短处。木桶原理的警戒一直在脑海回荡,我们缺少的是面对懦弱的勇气。全面提高才是真的提高,真正理解并付诸实践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购买天赋的人

当男主认识到问题时,想恢复出厂设置重新开始。却发现了每个人身上都有属性定义,细思极恐的是:每个人身上的属性总和都没有达到满值15。

最恐怖的莫过于人性的残酷。一个各种属性皆爆表的同学走过来说:"十万块,买你一个点"。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卖掉天赋的人:从聪明变成傻瓜

多少人面对金钱,忘记了自身的重要性,其实金钱才是身外之物。

多少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最终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还有多少人不惜出卖一切,连自己唯一的天赋都拱手相让。

影片开端的那个被欺负的小男孩,"你以前不是挺聪明的吗?",到最后男孩自省"你的天赋决不能卖给别人"。又似乎影射了学校压抑了我们的各种天赋,暗杀了我们的各种想象。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后悔的人,其言皆善

有人说"天赋是上帝馈赠的礼物,暗地里都已经明码标价";我真的希望是无价的"价",这与生俱来的财富,金钱怎可与其同日而语?

《美杜莎病毒》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手机上溜走的时间

  • 故事:

一个IT界的精英收到同事的一张打不开的图片而寻求帮助。男主打开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图片打开后立刻息屏。

——但细看图片打开前和打开后的手机显示时间,可以看到时间过去了5分钟左右,时间去哪里了?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电脑上溜走的时间

就在男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想到用电脑打开试试,结果与用手机一样。

男主看了房里的钟表终于意识到时间悄悄的溜走了。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息屏时间设置

于是,他调取了监控录像,发现每次看到图片时,

时间都会在自己毫无记忆中度过五分钟,而电脑与手机的"自动息屏"时间刚好是五分钟。

看到这张图片的人,像是中了美杜莎病毒,被石化而停滞不前,失去知觉……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石化而无力的人们

如果说现实社会真的有美杜莎病毒,那么这个病毒指的就是人类伟大的发明——手机。

现在的手机和开始的设定不同,集通信与娱乐于一身,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渊。

在房间里的沙发上,在地铁中,还是在聚会餐桌上,手机似乎是每个人的标配,让我们成了生活中盲目的"低头族"。手机在身边,身体和思想根本不受控制的想要去点开屏幕;手机不在身边,整个人都魂不守舍。

这是现代人的美杜莎,悲哀的是我们无能为力。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惊恐的自己

在观看到结束的那一刻,是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被灵魂重重叩问的难以呼吸,是直击人性复杂深处的"深渊"与"黑洞"。我不知道我用手机做了什么,我知道的只有时间在悄悄溜走。

现在的人们一边在感叹"时间都去哪了"的同时,过着石化的人生。

《床底惊魂记》

  • 故事:

初看搞笑,细思极恐的一个视频。讲述的是男主和女主扯被子,而扯到一起,结为夫妻且育有一女的爱情故事,实则不然,4分钟的影片,每一帧都是细节,越分析越恐怖。

  • 精神分裂者细节解析: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男主和女主扯被子

细节1——床和被子:

男主白床黑被子,女主黑床白被子,且男女主衣服上都有小熊的图案。

——喻指男女主为同一个人,且为精神分裂者。

细节2——海报与日记: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拳击俱乐部

男主门口的海报上为fight club(拳击俱乐部),该电影讲述的是男主精神分裂为两个人格。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茨威格

女主日记"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茨威格",乍看励志,但该作者的一些代表作《象棋的故事》,同样讲述主人公最终沦为精神分裂者。

细节3——片名: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片名:Psycho beneath the bed

片头的这个故事名字"Psycho beneath the bed",英文翻译"床底下的精神病人",一语道破玄机。

  • 第一人格解析: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与窗帘齐平的女主

1. 男主刚出场时身形娇小,而女主身高与窗帘平齐,很是高大。男主力气不如女主,被女主拉了过去。该形象与力量的对比说明了影片开始为女性人格。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恐怖的全家福

2. 当男主给小女孩讲完故事后,男主出门与女主站在一起时,男主比女主高大。且全家福上男主也比女主高大,说明后面男性为第一人格,享有身体控制权。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讲故事的父亲和被欺骗的小女孩

3. 小女孩也会被扯被子,说明小女孩也是精神幻想出来的。寓意扯被子这个动作,实则是在争抢身体的控制权。后面

男女主编了一个故事,欺骗小女孩不要在意被子被扯,实则是不想让小女孩争夺身体控制权。

  • 患者本体解析: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女主开始的形象

1. 男主声音细腻,温柔绵软,应该是女主作为本体,在男主人格时发出的声音才会展现出女性化。

2. 男主衣服正常,但女主的条纹衣服,与精神患者的衣服雷同,更说明本体其实是女人。而男主与小女孩都是女主幻想出来的,女主幻想的是幸福的三口之家。

  • 不同人格性格分析:

1. 男主:代表暴力,愤怒;

2. 女主:代表柔弱,深情;

3. 女孩:代表童真,美好。

  • 患者经历分析:
不思异电台:只看懂了故事情节?对现实和自身的灵魂拷问才是真谛

全家福

如果患者本体是女性,幻想出男性人格与小女孩人格,和自己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那么实际呢?很可能是女主爱而不得,因爱生恨而害了曾爱慕的人。

在片尾的全家福照片中,如果父母与孩子是幻想出来的,那么照片中的(外)祖父母一定是真的。再想这张照片的原型,原本的一家三口哪里去了?

小女孩墙壁上的"do something amazing"(做一些疯狂的事吧),则说明了一切。

  • 现实分析: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和精神患者的本质在哪里?

他们困在幻想的精神世界里走不出来,不愿面对现实。而我们却能切换自如。

我也曾幻想,我相信每个人都曾幻想过。

幻想我受到欺负时,能够有一个数码宝贝,帮我消灭掉我所很讨厌的人;

幻想当我无能时,能够有一个大雄的机器猫,帮我解决任何问题;

幻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我做了另一个选择,我应该会过着怎样幸福的生活。

然而我们最终还是选择面对残酷的现实,那一份勇气便是赢得。

结束语:

我不曾跨过山河大海,可能也只会远远的望一望而已。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也没有人生来就是配角。命运可敬,请不要上演华奢的悲剧。周边有百卉,尽头有霞蔚,希望大家看到的风景尽是陌上丹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