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埃及大使:關愛在埃中國同胞不能有溫差和時差

中國駐埃及大使:關愛在埃中國同胞不能有溫差和時差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劉素雲、米春澤):埃及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同時也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支點國家。新冠疫情暴發後,中埃兩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密切合作,守望相助。近日,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接受本網駐埃及記者的採訪,就中埃抗疫合作、在埃華人華僑及中資企業防疫情況、埃及社會如何評價中國抗疫舉措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互助抗疫體現中埃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高水平

記者:大使,您好!自疫情暴發以來,中國與埃及可以說是相互支持。迄今,中埃兩國在抗擊疫情方面開展了哪些合作,成效如何?

廖力強大使:阿拉伯諺語有一句話:朋友在困難的時候伸出手來是真朋友,中國叫“患難見真情”。疫情發生以後,中埃兩國政府和人民休慼與共、團結合作,共同抗擊這場疫情,體現了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高水平。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元首親自關心。習近平主席同埃及總統塞西就新冠肺炎疫情相互致函和口信。習近平主席3月23日同塞西總統通電話,兩國元首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親自交流抗疫經驗、擘畫抗疫合作。

二是政府相互配合,緊密合作。中國發生疫情以後,埃及向中國提供了兩次援助。埃及總理馬德布利表示,相關醫療物資在滿足埃及國內需要的情況下,優先向中國出口。埃及高教部長表示,“我的電話就是中國留學生的熱線”。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埃及抗擊疫情任務緊迫,中方同埃方及時分享疫情信息、防控救治經驗、醫療研究成果,提供醫療物資,支持埃方疫情防控工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近期向埃及捐贈了一批抗疫物資,已運抵埃及。其他一些地方政府也表達了向埃及捐贈抗疫物資的計劃。

三是媒體相互理解支持。埃及主流媒體對中埃關係秉持客觀、友好的立場,積極報道中國抗疫情況和中埃抗疫合作,踴躍參與中國使館舉行的6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記者會。中方駐埃媒體也客觀、積極報道埃及抗疫舉措。

四是人民友好。根據塞西總統的指示,埃及三大世界文化遺產地標以燈光映射出中國國旗,令中國人民深受感動。不少埃及民眾給使館來信和自發錄製視頻對中國抗疫表達支持。有一箇中埃人民守望相助的故事,今年3月,埃及希克邁特文化投資公司首席執行官艾哈邁德•賽義德在中國疫情嚴重之時,從多個途徑購買到880個FFP2口罩,捐贈給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醫院。隨著中國疫情形勢的好轉和埃及疫情形勢的發展,近日,唐山豐南醫院向埃方回贈3000個N95口罩。還有一個故事,埃及有個小男孩叫艾哈邁德,今年三歲,他自己專門練習了幾句中文,錄製了一個短視頻,用稚嫩的聲音說:“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關愛在埃中國同胞不能有溫差也不能有時差

記者: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為抗擊疫情特別是保護在埃及中國公民利益和權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在埃華僑華人的生活現狀如何?如果出現感染或確診如何開展醫療救助?

廖力強大使:在疫情發生以後,中國使館在第一時間把黨中央的關懷和祖國的牽掛傳遞到每一位中國同胞的身上。在這方面不能有溫差,也不能有時差。具體來說,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強信息統計工作,全面掌握在埃中國公民信息和健康狀況;二是指導旅埃僑團建立抗疫志願者小組和工作群,推動旅埃僑團、中資企業與在埃留學生結成對子和幫扶機制;三是及時發佈信息,以便在埃中國公民準確掌握防疫知識和埃及疫情發展形勢;四是籌備和發放防疫物資和“健康包”。五是堅持走出去做工作。中國駐埃及使館與埃總統府、總理府及政府相關部門就新冠肺炎疫情保持密切溝通協調,推動埃方切實維護在埃中國公民利益和安全。針對埃境內發生的歧視中國公民案件,中國駐埃及使館第一時間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堅決維護在埃中國公民合法權益和尊嚴。最近,中國駐埃使館發佈了新版《旅埃同胞新冠肺炎疫情應對指南》,從聯絡機制、信息渠道、物資保障、就診流程等方面全方位提供詳細信息和具體建議。總而言之,任何一箇中國同胞遇到了困難,我們會隨時在他們的身邊,我們也有責任照顧好他們。

目前在埃華僑華人約8千人,生活和防疫物資充足,情緒基本穩定。一些開放式的工廠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未受大的影響,一些華人餐飲企業受影響較大,目前尚未能恢復營業,只能接受簡單的訂餐服務。受整體環境影響,旅遊服務業目前陷於整體停滯狀態。

疫情對中埃經貿合作造成的衝擊有限

記者:我們知道,現在共有100多家中資企業在埃及開展合作,包括中建承建的新首都CBD這樣的大型項目。目前,在埃中資企業的生產和生活狀況如何?疫情對中埃雙邊經貿往來和其他領域合作是否有影響?

廖力強大使:疫情暴發以來,中國企業在埃實施的重大項目和投資項目的生產活動一直正常開展,沒有停止。在埃中企積極主動防控,措施到位,防疫建設兩不誤。比如,中國在埃最大項目即中建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項目目前已實施全封閉式管理,現場的屬地勞務和部分管理人員全部居住現場;定期對宿舍、食堂、辦公室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員工佩戴口罩,每日2次體溫檢測,實行分餐等。至今未出現確診或疑似病例。另一個例子就是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這個工業園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模範園區,裡面有很多中國企業,中埃員工一起生產,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發生一例感染。

疫情暴發後,由於中埃雙方人員往來流動遇到障礙,部分在埃中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一定影響,但目前來看對中埃經貿合作造成的衝擊有限。中國企業對埃投資興趣依然濃厚,一些中國企業人員及團組受疫情持續影響推遲訪埃,暫緩了部分新項目的實地考察,但仍通過網絡方式與埃及合作伙伴繼續保持密切溝通。中國企業已確定的投資計劃不會出現大的調整,不會發生大規模停工或撤資的情況。

我想特別講一下,疫情發生以後,中埃在醫療物資方面有了新的合作點。中埃兩國企業最近在開羅合作建立了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主要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埃及官方說,這個時候中國企業到埃及來同埃及合作生產口罩,是兄弟般的幫助和支持。

埃及堅決反對將疫情政治化

記者:疫情出現以來,您廣泛會晤埃方官員,並先後舉行6次記者會向埃及媒體通報情況、解疑釋惑。您覺得,埃及對中國的抗疫舉措評價如何?

廖力強大使:這次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面臨的一場重大公共衛生挑戰。與此同時國際上也出現了“政治病毒”,向中國潑髒水,提出所謂的“中國責任論”。在埃及,從塞西總統到政府、官方媒體和廣大的埃及人民,他們的立場是非常明確的。塞西總統強調:“埃方一直堅信中國能夠成功戰勝疫情,而且必將更加強大。埃方感謝中方提供的支持和幫助,相信通過共同抗擊疫情,埃中兩國友好關係將更加深入。”這實際上是向中國再一次投下了信任票。

從埃及媒體來說,比如《金字塔報》這家百年大報,我看到他們的大量報道,始終秉持著嚴肅、客觀、科學、負責任的態度。他們認為,指責中國,實際上是在把這場疫情政治化,是西方國家為了掩飾自己在抗疫方面遇到的問題而故意岔開話題。埃及《金字塔報》執行總編曼蘇爾說,中國在疫情防控中的組織動員、物資調配、科研合作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有益做法值得國際分享。埃及《消息晚報》資深記者法圖瑪•巴達維認為,中國政府領導人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充分應對和有效控制,為世界各國在現階段應對疫情提供了生動的範例。

提醒近期計劃前往埃及的中國公民合理規劃行程

記者:對於近期有計劃前往埃及的中國公民,使館有什麼重要提醒事項?

廖力強大使:為加強埃及疫情全面防控,埃及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防疫舉措,其中包括關閉全國的機場。隨著埃及疫情的發展,禁航令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近期計劃來埃中國公民可密切關注中國駐埃及使館網站,詳細瞭解埃及疫情發展變化及採取的限制性措施,合理規劃來埃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