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中故事丨願為紅燭照諸生

編者按:2019年是我校質量提升之年。為深化“以人為本,和諧共進”辦學理念,踐行“1336”工作思路,進一步厚植特色文化,真正“讓寶中文化成為有故事的文化、有生命的文化”,增強寶中人的從教自信,激發幹事創業激情,學校決定開展“潛心立德樹人,講好寶中故事”主題徵文活動。本期推出我校趙向鋒老師的寶中故事《願為紅燭照諸生》。




1986年高中畢業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從小生活在六七十年代尚且貧窮的農村的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師範院校,因為我比任何人都能理解教育對於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巨大作用,不假思索選擇了立足三尺講臺,傳道授業育人的志向。

1990年參加工作後,年輕的我放棄可能留在省級事業單位從事行政工作的機會,揹著行李,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千陽中學,在千陽一呆就是六年。這六年中,從23歲到30歲,我把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歲月都留在了家鄉的講臺上。先後多次被評為學校的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在千陽的廣大學生、家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6年,被市教育局調到寶雞中學任教,離開千陽的時候,學生在教學樓上含淚相送。直到今天,當年的學生也沒忘了我,到寶雞來的昔日弟子總是要來看看恩師,一敘舊情,他們說,趙老師是影響了他們一生的人。

進入寶雞中學後,我更加謙虛學習、嚴謹從教,逐漸從一個滿腔熱情的青年成長為更具有敬業奉獻精神、更加尊重教育規律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二十幾年來,最大的感悟,就是——教育要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我堅信,做一個好教師,最關鍵的是胸懷三顆心——愛心、耐心與真心。而最核心的教育情懷應該是教給學生做人之道。

熱愛教育事業,首先要愛的當然是學生。我認為自己從有過30年教齡的父親那裡繼承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愛心”。父親所具有的中華民族特有的那種寬厚溫和的做人態度,在我與學生的關係中表現得同樣充分。

視學生如親子,這是我對於師生關係的自覺定位。保護學生、呵護學生,是我認為在今天日益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作為一個教師必須做到的事情。1993年,一位學生在外面受了社會上閒雜人員的毆打,哭著來找我,我把孩子安頓在自己的宿舍裡,予以撫慰,使其消除恐懼之感,並委託其我同學照顧,而自己和別的同事擠在一起休息。今年4月份,一名男生受到恐嚇,我馬上協同其我同事找到肇事者,及時化解了可能會發生的惡性暴力事件。從教以來,這些事情,我經常做。這種對學生的由衷的呵護,讓我在學生中充滿親和力,也樹立了更高的威望。在學生心目中,他們的趙老師是一個正直、勇敢的朋友,值得信賴和尊敬。

在日常工作中,我更加註重面向全體同學,把老師的關愛灑遍每一顆心靈。我明白,如今九零後、零零後孩子的心靈更加需要呵護。來自社會的不良影響、來自家庭的種種問題、來自同齡人的某些不良風氣的漸染,都會使學生尚且稚嫩的心靈蒙受陰影,受到傷害,所以作為一名真正的園丁對待學生必須風聲雨聲聲聲入耳,大事小事事事關心。

學生病了,多走兩步路,去醫務室叮囑一下;病好了,特意走過去,問候一下。外地市的學生要回家,走前提醒路上注意安全,到家不忘發個短信詢問一下。小事中見真心,細節裡有真情。這些事情,當班主任的我天天在做。學生犯了錯誤,先耐心聽學生陳述,然後引導指正,從不暴跳如雷,大動肝火乃至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侮辱學生人格。這樣的作風,十幾年如一日,恪守不渝。

現在有很多學生受父母離異等家庭問題的困擾,我深表同情,予以理解,找時間和他們反覆交流,引導他們明白一些關於關於人生問題、關於感情婚姻的道理,讓他們理解父母之艱辛,明白搞好自己的學業,就是最大的感恩,明白人生必須面對不幸,人的一生,必須學會堅強。可謂苦口婆心,不厭其煩。

我所執教過的2009屆10班,有將近十名同學涉及父母關係問題,有一位同學在兩三歲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他們母子,孩子長得又瘦又小但又很聰明,同時染上了很深的網癮,看著讓人著急而心疼。擔任班主任的我給予他更多關愛與鼓勵,讓他參加競選當了班幹部,並有意識讓他發揮在計算機知識方面的專長,為全班同學服務。由於網癮很深,該同學多次出現學業成績的大起大落,家長憂心如焚,我就和該家長建立了長期即時的聯繫,並把這位家長請到班上給全班同學作報告、講生活之艱難、講學習歲月之寶貴。在我的幫扶下,其中考試後,該同學主動向母親提出把家裡的電腦鎖起來,決心從現在開始痛改前非,全力以赴挽回學業上的損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結果讓人欣慰,也很讓家長感動,家長給我發短信說:“孩子從小失去父愛,您就把他當自己的兒子吧!”

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是我多年來堅定不移的工作信條。我認為,愛心的基礎就是平等的觀念。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讓這種觀念貫徹到工作中,種植到每一個學生的心中,讓我們也成為具有這種先進觀念的現代人。對待學業上成績落後的同學,不歧視不打擊,相反,格外照顧關心,多加指點,經常提醒,是我在學生工作中做得最多的事情。2009屆的於同學成績一直嚴重滯後,但是我總是一次次的把他從消極乃至放棄的想法和各種各樣的錯誤中拉了回來。一次物理課上,該生無意中說了一句粗話,被物理老師誤解,受到年級的嚴厲批評,思想負擔很重,甚至產生了轉學的念頭,家長十分憂慮。我晚上連家都不回,和他促膝長談。早晨6點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學校,我顧不上洗刷,趕緊把家長和孩子讓進屋裡,和我們及時交流,早飯都耽誤了。問題解決以後,家長給我發來短信表示感謝,說:“孩子對物理老師的不尊敬讓我們很生氣,昨晚到今天我們對他除了批評就是責備,而您今天早上對孩子既指出了問題,又對孩子給予了鼓勵,特別是告訴他出了這個問題不會改變老師對他的看法,意喻深長,謝謝您!”在該生即將出國前夕,家長來到家裡說:“我們孩子從小到大遇到過很多老師,但最幸運的是遇到了您。”在我的眼裡,每個孩子都是一朵可愛的幼苗,可能有營養的不足,但關鍵在於為人師表的人是不是用心去澆灌,使其綻放出美麗。

在我的耐心、真心培育下,後來班內多達20人的學困生群體出現了顯著變化。很多學困生積極向上,躋身於優秀學生行列,這些同學都在為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班級整體學風嚴謹務實,在高一學年學業成績多次名列前茅。我自己本學年也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市級教學能手,是對我工作業績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我蠟燭一般默默為學生奉獻心血、為廣大學生一生髮展無私付出智慧的充分肯定。

在寶雞中學的二十多年中,我帶過98屆至2009屆等十幾屆學生,當過多年班主任,我的所作所為在每一屆學生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2年暑假裡的一天,2001屆的高某、魏某等同學冒著傾盆大雨來到家裡,請我務必去參加全班同學畢業後的第一次聚會,令我非常感動,因為,這兩個孩子,就是昔日最最淘氣、最不聽話的學生。一位學生寫信說我上大學後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按照老師當年告訴我們的那樣買了一本厚厚的《宋詞鑑賞辭典》放在枕邊,每天翻翻,耳邊就會想起趙老師那熟悉的聲音。我在百忙之餘,也總不忘記通過網絡、短信等方式給這些昔日的弟子迴音,即使遠隔重洋,師生之情依然如故。很多學生髮自內心的喜歡並信賴我,甚至有一位外班的同學連改名字這樣的事情都來找我商量。我覺得老師就是這樣影響了很多學生的成長乃至一生的發展。

我對每屆同學都講的一句話就是:“做實實在在的人,幹實實在在的事,走實實在在的路。”這句話作為班訓就張貼在2009屆10班教室的牆上。這句話,既是我自己做人的信條,也是我堅信能教給學生的最好的人生信念。

我就是這樣一名紮根在教學第一線、駐守在學生心靈陣地前沿的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是千千萬萬個品德高尚、勤勤懇懇的人民教師的一員,我願意像一根默默燃燒的紅燭,以自己有限但卻是全部的光,盡力映照莘莘學子的夢想路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