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原創 陳漠 紅餐網 (ID:hongcan18)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行業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嚴重影響。虧損、關店、裁員,正成為餐飲業的普遍現象。餐飲大洗牌已經無可避免。

這樣的背景下,有危也有機,有業內人士預測,國內餐飲特許加盟會在未來幾個月內迎來發展史上最大的一次狂潮。

有機構預測,這次疫情讓至少30%的餐企倒下,餐飲業的2020難得不能再難。對於國內的餐飲特許加盟市場來說,今年第一季度,可以說是發展的最低谷,一是因為大量門店倒閉,創業者信心缺失;二是沒有業務,也沒有收入,大家都在觀望;三是招商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但是,著名特許經營專家李維華認為,未來幾個月,中國市場將迎來33年以來(以1987年肯德基進入中國為標誌),中國特許經營實踐發展史上最大的一次發展狂潮。為什麼?

01疫情下餐飲業受重創特許經營品牌優勢凸顯

疫情的衝擊,讓不少餐企叫苦不迭,特別是一些大型的連鎖直營品牌。先是西貝喊窮說貸款發工資撐不住三個月,隨後樂凱撒、八合裡海記等的創始人表示要賣房賣車過艱苦日子,之後海底撈、西貝抵不住壓力漲價又道歉。這些讓我們看到了直營連鎖餐企在這次疫情下的日子非常之難。

然而,筆者也看到了另一種現象:那些體量大到有上千家到上萬家門店的特許經營品牌,比如正新雞排、楊國福、張亮麻辣燙、三顧冒菜、魚你在一起等連鎖加盟品牌卻並未爆出什麼資金緊張、擴張計劃擱淺等消息。

比如三顧冒菜的加盟店,雖然受影響明顯,堂食下滑40%左右,外賣也有小幅下降,但由於其門店綜合經營成本偏低,所以加盟商都反饋,門店基本都沒有虧損,只是收益比較少。

而且在品牌總部的統一協調與幫扶下,三顧冒菜門店在三月初就陸續恢復營業,對加盟商來說也省掉了很多復工前的準備,提高了恢復的速度。

犟骨頭也表示,除了北京、天津、河北管理較嚴,堂食恢復緩慢外,其他地區門店到4月初已經恢復了70-80%,大本營天津的外賣已經恢復正常水平,北京地區則已經超過年前營收的10-20%。

一邊是直營連鎖品牌在疫情衝擊下捉襟見肘、傷筋動骨,另一邊是連鎖加盟品牌卻因為損失較少而穩坐釣魚臺,這不得不讓我們再一次重新審視特許經營的模式以及其抗風險能力。

而經過這次疫情,餐飲特許經營的優勢也將會更加凸顯。

(1)充裕的現金流保證

加盟模式使品牌方少了開店成本,還能從加盟商手中收取一部分“加盟費”、“品牌使用費”、“品牌管理費”等,現金流相對充裕。

很多直營品牌在疫情中因現金流苦不堪言的時候,這些特許經營的品牌方卻能有更多的流動資金週轉。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2)體量輕,抗風險強

不同於直營店,加盟店沒有大量員工等著發工資,更不需支付那麼多的門店的房租。更多的是門店配貨的庫存,所以資金壓力與現金流的壓力相比直營,都小很多。

當餐飲品牌需要轉型或店面升級時,加盟的品牌可以將一系列的戰略行動主要歸為規劃輸出與意見指導,減少資金與人才的壓力。

而這樣的優勢也在疫情期間得到體現,比如統一調配資源,統計的指導策略,使得很多加盟店能快速復工復產。

(3)易於擴張

連鎖加盟的總部,會更快地通過加盟商或代理商這一角色,完成地緣勢能以及市場開拓能力的提升。

直營店大多數是職業經理人,加盟商多是創業老闆,兩者的心態與發力都不同。直營店總部強則強,而特許經營,加盟商會反哺總部,同時更有力開拓市場。

另外,疫情中很多餐廳倒閉轉讓,這時候受影響較小的加盟品牌方卻在搶人搶店鋪,這要歸功於他們具有一定融資能力,易於快速擴張。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4)容易發揮規模效應

對於特許加盟品牌方來說,可以迅速地進行擴張,緩解直營發展帶來的資金壓力,產生規模效應,進而獲得規模經濟優勢。特許經營體系將所有的零散資本被特許人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對外以統一資本形式運作的企業,從而可以更加容易獲得規模經濟優勢。

(5)轉型與應變能力強

特許經營試錯成本相對較低,可以做試點市場,區域開拓與開發。單兵作戰能力與體制決定了特許經營在管理架構中更加靈活。面對疫情,更多的加盟商轉移了總部的壓力與風險。

02餐飲門檻越來越高選擇加盟優秀品牌更有保障

以前很多人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以做其他行業時,餐飲業才會成為選項。然而,在疫情的衝擊下,現金流、私域流量、新零售、直播等新概念衝擊著餐飲人,有人意識到餐飲賺錢邏輯也變了。

單打獨鬥的經營模式已經行不通了,小店小品牌也很難抵抗風險了,接下來會是品牌化的時代。

這一切意味著餐飲行業的門檻,已經變得越來越高了。經過疫情的教訓後,很多餐飲創業者已經意識到新創立一個品牌不如選擇加盟一個成熟的品牌方來得划算和保險。

一般來說,加盟一個好的成熟的餐飲品牌,會獲得:

(1)技術支持:有成熟的商圈選址、營建、評估;

(2)管理支持:有完善的人員、設備、財務、營銷、成本、培訓管理;

(3)團隊支持:配備有物流部、營運部、培訓部、研發部、營建部、企劃部、人事部、財務部、拓展部、公共關係部、設備部;

(4)產品支持:具有可靠的貨源、成熟的產品、強大的研發、持續的更新、穩固的衛生;

(5)品牌支持:總部支持會快速打響知名度,同時更多人加盟開店,又會幫助品牌方完成品牌的認知擴張;

(6)供應鏈支持:統一採購,價格優勢,統一配送,管理優勢,相對提升安全感。

這對於沒有餐飲經驗的創業者來說,這些可以避免他們少走彎路以及降低風險。

同時,加盟一個品牌能擁有:

(1)一個成熟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特許經營的餐飲品牌自身在市場上就具備一定的知名度,這樣就不需要再花費大力氣做品牌推廣和營銷投入。這是很多餐飲創業者獨創品牌所沒有的。這對於餐飲創業者來說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加上開店初期的幫助,如店鋪選址、設計、裝修、開業,菜單設置,可以讓他們少走彎路。

(2)收穫成功的經營管理

對於加盟連鎖品牌,加盟者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很小的代價,學習到成功的經營管理經驗與知識。總部的品牌、商標,經營管理技術也都可以直接利用。

(3)有一定的收益保障

強勁的消費市場是餐飲業旺盛的保證。從這些方面來說,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恐怕沒有什麼行業比餐飲業更吸引人了。

餐飲加盟項目的最大優勢在於,投資週期短、見效快,做餐飲是眾多創業者首次創業的選擇。

這些,比起自己去獨創事業,無論在時間上、資金上還是在精神上都減輕不少負擔,對於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入行。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另外,在這次疫情中,特許經營方面的抗風險能力也凸顯出來。

開店,無非自主創業和加盟兩種,自主創業本就佔用資產較多、收益慢,一旦遇上非常時期,比如說在這次疫情大背景下,所有損耗、費用都得自己承擔,壓力太大,也就導致了抗風險能力低。

而加盟則可以由加盟品牌方分擔部分的損失,包括庫存損失、無法營業導致的損失。加盟商則能得到品牌方的支持,減小損失,甚至可能沒有形成虧損。七分甜、蛙來噠、黑白電視等很多加盟品牌,都選擇在疫情時期免除1-3個月,甚至半年的管理費,並推出一系列幫扶政策,儘可能地給加盟商提供幫助。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到復工時,也能由總部制定復工前期準備工作守則,不僅比加盟商自己做的更加完備、專業,也省掉了非常多時間成本和精力。讓門店在面對不可抗力危機時,有更大的盈利、存活可能性。

黑白電視在復工復產階段,在保障員工身體健康、外賣零接觸配送、原材料衛生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復工準則,並由總部派人進行嚴格管理,做到全細節管控。

也正因為這些強有力的措施,吸引到了為了呼籲復工到商場視察的長沙縣委領導就餐,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也刺激營收恢復。

03餐飲大洗牌下餐飲特許加盟或迎發展狂潮

對於國內的餐飲特許加盟市場來說,今年第一季度,可以說是發展的最低谷,由於OPP創業說明會、項目招商會、加盟展、實地考察等方式均無法正常開展,加盟招商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同時,不少曾經渾水摸魚、賺快錢的加盟品牌已經倒下,目前或許是特許經營發展的最低谷。

大量餐飲店倒閉,反而留下了相當的市場空間等待填補。所以疫情後,當餐飲業緩過氣來之後,仍然會有不少餐飲店冒出來。

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消費者對餐飲食品安全、專業性要求更高的大背景下,依靠品牌方成套的“開店指導”,更安全保險。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加上疫情也掃清了很多渾水摸魚的加盟品牌,將拔高餐飲加盟行業的整體素質,提高行業標準,讓管理、幫扶等更加規範,從而吸引更多創業者進入。

我們有理由相信,5月份以後,國內餐飲特許經營將迎來發展狂潮。

畢竟,在市場大環境下,高收益低風險並具有品牌效應的餐飲特許經營模式會更受創業者、消費者和資本方的青睞。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餐飲特許經營的看漲,可能讓加盟品牌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品牌方更應該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實力,建立品牌壁壘,才能在風口上吸引到更多加盟商。

首先,在疫情後期劇烈變動的大環境下,品牌發展戰略可以有所調整。

比如調整店型大小、提供半成品售賣、打造社區團購平臺等,幫助加盟商減少投資、快速回本。

由於疫情對餐飲線上銷售的再次刺激,很多門店的外賣都佔到了50%以上,對不少品類來說,像早餐、快餐、商務簡餐等品類,就可以考慮縮小門店規模。

比如重慶九園包子,售賣包括包子、油茶、小面、酸辣粉等既可以堂食又方便外賣的產品。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加大線上平臺建設,一方面降低了加盟商的投資資金,提高收益,另一方面線上平臺是可以長期全品牌共用的,分攤到每個門店的成本將會更低。

其次,內部標準的再製定。

通過這次疫情,無論從政府還是消費者層面,都對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加盟品牌需要根據新的需求,制定出一套實用、易複製、門店易學易操作的內部標準。在公筷公勺、消毒、應急處置、管理等進行方面進行適當添加、細化。

第三,再建保障體系。

標準變得更加深入、細化,就需要更強的執行力,而品牌方保障門店執行的一個措施,就是督導體系,加強督導人員的培訓,以便他們對更好地對門店進行監督指導,從人員培訓、門店稽核等方面進一步加強門店建設。

像魚你在一起,除了採購鏈條的檢測,在去年就已經著手在門店建立出餐的視頻檢測系統,通過在出餐口進行視頻審核的方式,對每一份出品進行份量、配比等方面的標準化檢驗,進一步保證出品的穩定,讓餐企可持續發展。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第四,品牌發展的再度規劃。

後疫情時代,無論是C端市場還是B端市場都會產生新一輪的變化。外部的變化與內部的變化,雙重考驗著企業與品牌方。

資深餐飲品牌策劃人趙鵬認為:結合市場與實際,在完成內部標準化的同時,更要結合疫情形勢對品牌重新制定戰略發展規劃,新品的研發,加盟商體系的管理以及招商端的政策調整都需要重新審定與制定,新形勢下的大環境與內部的結合,平衡的發展也是品牌方需要深度思考的方向。

不能忘記做好品牌方該做的:品牌建設。

就像蔣毅說的,餐飲很可能因疫情提前進入“存量時代”,私域流量變得尤為重要,品牌方也要為加盟商搭建好品牌平臺、提升品牌形象,才能更好地盈利。

但也有人認為:直營店和加盟店的出品有差距,容易被山寨。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加盟而選擇自己開店的原因之一,也是消費者對加盟品牌“偏見”來源。

其實,在多年的進化中,中國很多加盟品牌已經有了長足發展,能做到出品的穩定。加上疫情讓很多不正規、玩票、賺快錢的加盟品牌倒下,餐飲加盟正在走上更高品質的規範化道路。

疫情後,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這些一方面要加盟品牌做好自己的門店、出品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去發聲告訴大家,規範的加盟品牌是什麼樣子的,擁有怎樣完備的流程、體系,也避免加盟商受到山寨公司的坑害。無論消費者還是加盟商,當大眾都知道“正版”是什麼樣子以後,山寨自然很難有立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