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跑步因為對場地、器械、服裝沒有嚴格的要求,現已成為大多數人首選的鍛鍊方式。在健身房、運動場甚至是馬路旁邊都可以隨時隨地跑起來,個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分配跑步的速度、時間和距離。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但千萬不要以為跑步是簡單的左腳追右腳的遊戲,掌握一定的跑步方法,不僅能夠獲得更好的鍛鍊效果,也可以有效的避免身體出現損傷。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因此以下八個跑步時容易出現的壞習慣一定要戒除。

一、不熱身

很多人在跑步前沒有熱身的概念或者是認為熱身動作起不了多大作用,每次都直奔主題。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充分的熱身運動其實作用很大,它能夠有效喚醒身體各部位的細胞,使其活躍起來,並促進血液血環,心率增加至適合跑步的範圍,同時提高肌肉溫度,降低肌肉的粘滯性,也使體內的各種系統能夠適應即將要面臨的運動,減少運動帶來的損傷。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熱身運動至少需要5~10分鐘,主要鍛鍊部位有腿部、腰部肌肉、膝蓋、腳踝、肩部等,主要的熱身動作有深蹲、高抬腿、左右旋轉脖子及胳膊、弓步壓腿等。

二、跑的太快、太頻、太多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我們跑步後,身體需要時間適應,關節和肌肉也需要時間康復。因此,剛開始跑步時切忌不要太“瘋狂”,急於求成,否則會使身體負荷過大,出現損傷。

我們應該循循漸進,可以根據自己前天跑步後的狀態,合理調整接下來的跑步時長、速度和距離

三、過度邁步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有些人跑步時喜歡跨大步,認為每一步距離遠,跑步效果也會很好。然而這種跑步方式不僅降低了效率而且增加了受傷的風險。

研究表明,縮短10%的邁步能夠減少60%患上疲勞性骨折的風險,這是因為步幅過大,落地時的衝擊力也就更大。正確的跑步應該是高頻詞小步幅。

四、不喝水或者喝太多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跑步前、中、後都需要進行適量的飲水。跑步期間不喝水,會使胃內容物消化後產生過量的胃酸,刺激胃黏膜,導致身體不舒服。

運動時身體也會流失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時補水,血液中鹽的濃度就會隨之升高,損傷心血管功能。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但水也不能喝的太多或喝的太急,否則會給身體的生理系統造成負擔。過量飲水會導致引起肚痛引起岔氣,而喝的太快太急,會把身體內的血液稀釋掉,增加心臟的負荷。

正確的飲水應該是少量多次,小口慢飲。

五、跑完後馬上休息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不要坐下來,走兩步”記不記得,在年少階段,每當我們跑完步後,體育老師總是這樣的告誡我們。

這是因為當跑步結束後,運動突然終止,肌肉的收縮作用也會驟然停止,導致肌肉內的循環血量不能立刻迴流到心臟,心搏出量減少,出現腦部暫時性缺血。

此時,如果立刻氣喘吁吁的站在原地或一屁股坐下來,可能會帶來頭昏、嘔吐甚至是昏迷等身體不良症狀。

六、戶外跑步一直戴耳機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很多人為了緩解跑步時的枯燥,喜歡帶著耳機聽音樂。

這種行為隱患頗多,雖然會讓我們沉浸在跑步中,但也會忽略身邊出現的各種為危險。

七、跑步時穿平底鞋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跑步時,理論上穿什麼鞋都可以,只要防滑就行。但一雙適合跑步的鞋,不僅能夠提高跑步的效率,而且可以降低腳底與地面的撞擊,保護關節。

八、沒有選擇適合自己的腳落地方式

目前關於跑步時有三種主流的腳著地方式,各有優缺點,分別為前腳掌先著地、後腳掌先著地、全腳掌著地。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前腳掌著地對膝關節的壓力較小,但對小腿肌肉、足踝等壓力較大,很容易造成小腿痠疼。

後腳掌先著地能保持身體穩定性,但落地時骨骼的負荷較大,尤其是膝蓋。

全腳掌著地骨骼負荷的更均勻,但腳的外緣負荷過度。

跑步時八個壞習慣一定要戒掉,否則鍛鍊效果不理想還一身傷

總結:膝蓋不好,或者體重過量的人可優先選擇前腳掌著地方式:踝關節不好或怕小腿過粗的可選擇腳後跟先著地;老年人最好選擇全腳掌著地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