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越獄題材的電影,男一號是家喻戶曉的"哈利波特",是驚喜!

越獄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影視行業都非常喜歡的主題,只要有犯罪我們就能看到越獄的場景,以此為題材的經典電影也拍了不少,《肖申克的救贖》常年佔據豆瓣高分電影名單,因為越獄整體的劇情一般都比較緊張,而且還需要特別縝密的腦洞,讓觀眾提著一顆心看完整部電影。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也是以越獄題材為主題拍攝的,男一號是家喻戶曉的哈利波特,這對我們觀眾來說算得上是一個很大的驚喜。電影的名字叫《逃離比勒陀利亞》,看到這個電影名字是不是有些尷尬,一兩遍可能都念不順口,更不要說記得電影名字,說不定看完之後想跟別人說這部電影很棒,卻念不出來電影名字到底是個什麼。

這部越獄題材的電影,男一號是家喻戶曉的

雖然電影名字不怎麼順口,但是絲毫不影響劇情的精彩,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自從演了哈利波特之後就一直被那個角色捆綁,所以他在轉型的路上不斷嘗試,卻因為哈利波特這個角色給人們的印象太過深刻,以至於他轉型的路上遍佈坎坷,為了能更快的甩脫曾經角色給他帶來的標籤,他這些年飾演了各式各樣的角色,但距離成功還有一段距離,畢竟哈利波特這個系列10年拍了8部,一邊又一邊的加深著我們對於哈利波特的念想。可以想象一下,只要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出現在熒幕上,大家就會指著屏幕說:嘿,快看,這不是哈利波特嗎?演員確實需要一個代表作,但如果這個作品成為了牢籠,那也是一件悲傷的事情。

這部越獄題材的電影,男一號是家喻戶曉的

《逃離比勒陀利亞》也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主題是非洲反種族隔離,通過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當事人是如何從監獄中逃離昇天的,也非常具有傳奇特色。1978年時期的南非首都,被歐洲同化的非常嚴重,黑人和白人的數量基本持平,電影的主角是兩個南非的白人,因為宣傳了反種族歧視制度還使用了暴力手段,所以被判刑送進了監獄,他們的人生理念就是能夠讓不同膚色的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但是在當時那個社會,他們的這種想法是十分危險的,所以正是這份想法讓他們承受了無法想象的代價,一位被判了12年,另一位被判了8年,也就是說他們最美好的年華都將在那鐵籠子裡度過。兩個人越獄的想法是進入監獄時就已經有的,那個時候還沒有監控這種高科技,獄警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巡查,但人類也需要休息,所以一定會有漏洞,這也讓他們有了各種逃跑的機會。

這部越獄題材的電影,男一號是家喻戶曉的

這所監獄的一些前輩告訴他們,曾經也有人實施過越獄的行為,但從來沒有人成功過,但他們兩個人也根據前輩的這些措辭,分析了整個監獄比較安全和絕對不能觸碰的地方,每一個細節對他們的逃跑計劃都相當重要。有人知道了他們要越獄便也想加入,在監獄裡度過漫長無比的歲月,是每一個人都難以忍受的。丹尼爾扮演的角色擁有超強的一個技能:過目不忘且十分有創造力。所以他的越獄計劃就是儘可能的收集木料,然後用這些木料刻出監獄的每一扇門的鑰匙,是不是有些異想天開?實施這個計劃需要的就是過目不忘以及動手能力,丹尼爾得跑到獄警身邊觀察開門的鑰匙長什麼樣,記住鑰匙的輪廓然後用木頭雕琢出來,監獄裡有39道鎖,丹尼爾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製造了39把鑰匙,理論上來講,他們可以隨意進出監獄了。

這部越獄題材的電影,男一號是家喻戶曉的

一年多時間造出來的39把鑰匙是他們生存的希望,鑰匙的製作還必須精細,如果有一把鑰匙稍微粗糙了一點,就會導致他們整個越獄計劃的失敗,為了能提高成功率,越獄的幾個夥伴便提前測試鑰匙到底能不能打開監獄的門,白天在外勞作,夜晚為了越獄計劃而努力,身體逐漸吃不消的丹尼爾差點被監獄長髮現,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所以丹尼爾決定提前行動,電影的結局讓人看得豁然開朗,因為他們追尋到了自由,就像肖申克一樣,看到了鐵欄外的天空,劇情沒有什麼故作玄虛,也沒什麼太多的反轉,經典的越獄故事非常完美的還原了曾經發生過的事,所以,你對這部劇有興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