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堅守文物安全紅線、底線、生命線

人民網北京4月16日電 (韋衍行)在最近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上,文物安全工作被納入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重要內容。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利用的前提和基礎,事關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事關國家文化安全,“這次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將文物安全納入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提升文物安全防護能力,加強和改進文物安全工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增強安全意識 確保平安開放

近期,一些文博單位相繼開放復工。為保障有效防疫、有序開放和安全復工,國家文物局專門印發通知,部署要求全國文物系統切實增強安全意識,一手抓人員防疫,一手抓文物安全。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領導機制,制定實施切實有效的健康檢測和預警防控措施,確保人員和文物安全。

劉玉珠表示,為確保各地文博單位防範化解安全風險、平安開放,國家文物局要求在恢復開放和復工前,各單位要開展全員安全警示教育,做好安全保衛人員值班備勤安排;全面開展安全檢查,整治安全隱患問題;開展安全設施設備維護保養和運行測試,切實增強事故預警和防控保障能力;制定完善防疫、防火、防盜、防恐等各類安全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針對開放復工後交通車輛逐步增加的情況,要求各文博單位做好車輛進出檢查和管理工作,防止因車輛事故損壞文物。

此外,針對近期春季防火形勢,尤其是一些地方山火林火頻發的情況,劉玉珠表示,國家文物局對此高度重視、密切關注,及時指導當地文物系統幹部群眾切實加強人員自身安全防護,全力搶救文物安全,確保平安度險。

“國家文物局將採取多種方式,督導各地落實通知要求,整治隱患、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安全。”劉玉珠強調,全國文物系統要結合春季防火特點,大力整治火災隱患,完善消防設施設備,做好春季火災防控工作,“尤其是針對位於山林、原野等防火環境複雜的文博單位,密切關注周邊火情,要採取提前打出防火隔離帶、構建防火隔離網、備好消防水源等措施。”

文物安全關鍵在於責任落實

劉玉珠表示,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始終把文物安全擺在首位,狠抓責任落實,完善制度機制,強化安全措施,堅守文物安全紅線、底線、生命線。

一是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國家文物局多措並舉,強力督導,目前全國已有19個省份將文物安全工作納入政府年度考核評價體系,20餘個省份出臺了關於文物安全的政府規章或專門文件。二是不斷完善文物督察機制。經過幾年的實踐,國家文物局形成了書面督辦、現場督導、約談、公示公告等多種形式和手段有機結合的督察制度。三是大力推進文物平安工程。國家文物局堅持以防為主,以推進文物平安工程為主要抓手,注重加強文物安全防護設施建設,不斷夯實安全防護基礎,推進新技術應用,增強文物安全預警防控能力。

盜竊盜掘等文物犯罪和火災事故是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因素。劉玉珠告訴記者,近年來,在全國文物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框架下,國家文物局密切配合公安部在全國範圍內持續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同時,會同應急管理部、文化和旅遊部在全國部署博物館和文物建築消防安全大檢查,會同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全國文物系統部署開展文物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協同配合國務院安委辦對33家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文博單位進行掛牌督辦,強力督導整改。“在世界各地文化遺產連續發生火災事故的情況下,我國文物消防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沒有發生重大災難性文物火災事故。”劉玉珠說。

文物安全是做好文物保護利用的永恆課題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文物安全形勢近年來總體平穩,沒有發生重大災難性文物安全事故。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法人違法、盜竊盜掘和火災事故始終是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因素。”劉玉珠指出,一些地方文物安全主體責任存在缺位,文物安全防範基礎尚顯薄弱,各類安全隱患突出,安全管理水平和應急能力有待提升。

“文物安全將是長期任務,更是當前的緊迫工作。”劉玉珠表示,未來,國家文物局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部署,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要求,“重點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聚焦文物安全風險,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文物安全工作:一是強力督導,始終將責任落實擺在首位;二是堅持不懈,持續嚴打文物犯罪。三是嚴查實改,不斷提升消防能力;四是強力推進,全面強化安全防護基礎;五是精準指導,推動標準化管理,不斷提升文物安全整體水平。”劉玉珠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