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应规范统一使用校名

  由于工作原因,时常听闻到部分师生将本校的校名答不上、写不全,大概是我们学校校名太长的缘故罢了(校名字数多达13个字)。社会上老百姓对我校所起的校名也各种各样,职中、县职中、职校、县职校、技校、职专、县职专,职业中专、县职业中专、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


观点 | 中职学校应规范统一使用校名


  中职教育是“弱势教育”,中职学校的校名难道也如此乱?诚然,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不少中职学校也几易其名,再者加上农村中职学校所处地方小,周边老百姓习惯上对中职学校的校名不在意,称谓上简单、随意、任性。

  然而,在我看来,我们中职学校虽不是名校,但与每一所学校一样,学校是有校名的。尽管有的中职学校几易其名,不也正体现了国家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进程?校名是学校的身份证,集中代表了一所中职学校精气神,中职学校理当将该“身份证”运用好,把中职学校良好形象与精神展现、传递给广大师生、社会大众。


观点 | 中职学校应规范统一使用校名


  第一,学校应当建立起校名的规范使用制度。校名是个符号,但不难发现,不少中职学校的校名一般都突出学校的办学层次、主管部门、专业特色,甚至行业背景,蕴含职业教育元素,学校及主管部门应当明确规定,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学校校名的全称,哪些情况下使用学校校名的简称。规范、统一的校名制度是中职学校校名规范使用的保障和前提。特别是在涉及学校诉讼等一些法律文书中,要严肃使用学校这一特殊“身份证”,尊重学校的名誉权,不能因校名的表述不一致,使学校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中职学校应重视校名的强化宣传。学校校名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身份标识,是一种显性的人文符号,是学校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校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一部分师生之所以对所在中职学校的校名记不牢、分不清,反映出学校对校名的宣传滞后。学校要建立起包含校名、校徽等立体、全方位的校名标识系统,在校徽、校旗、会标、文件、学校网站、学校微信、招生简章、海报、校园宣传、校服等可具有代表性的物件上、标识物上应当集中统一使用学校规定的学校名称及简称。在对外宣传及交流中,也应当规范使用学校校名,强化学校校名的宣传作用。

  第三,师生员工应树立规范使用校名的意识。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校名反映了学校的历史沿革、精神和价值追求。有人说,把这所学校叫职中、职专、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不都还是这所学校吗?不都还是学技术的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确,一所中职学校不管叫啥,其地理位置和形态上不会发生变化,中职学校要树立形象,根本上还得靠质量来说话。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师生员工对校名的规范使用,也着实体现出中职学校办学质量上的进步和提高,体现出该校师生员工对学校文化的高度认同,在心理上是认可的、情感上是达成一致的。校名,不仅仅是教师员工履历表上的工作单位,还应当是教师员工对所从事职业教育这份工作的情感态度;学生写对校名,则反映了其对所学专业的喜好、热爱,也是母校对学生情感上的教育培植。某种程度上而言,中职学校的校名维系着师生对职业教育的共同执着和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