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第一人》:将传奇拉下神坛,他只是个失魂落魄的男人

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美国肯尼迪总统


1969年7月20日,随着阿波罗11号火箭升空,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足迹。他所说的那句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可以说是铭刻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登月第一人》:将传奇拉下神坛,他只是个失魂落魄的男人

全世界的自然科学课本上,都会提到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名字。因为他创造了历史,作为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被永记史册,但是真实历史上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美国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执导的传记电影《登月第一人》给你讲述了不一样的尼尔。正如导演所说的,"我以前拍过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梦想电影,某种程度上,没有比把人送上月球更伟大的梦想了"。凭借出色的影片效果,该片斩获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登月第一人》:将传奇拉下神坛,他只是个失魂落魄的男人

影片讲述了尼尔从1961年加入NASA,到1969年实现登月前后的经历,从而全方位向观众展现了尼尔·阿姆斯特朗非比寻常的经历。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在影片中放弃了专注大场景描绘,转而采用了一种细腻的叙事风格,将尼尔有血有肉的带回到了我们面前,尤其是对其小女儿的描写,更是将人性的弱点剖析得淋漓尽致。

这种人性的弱点来源于对尼尔·阿姆斯特朗所有的行为动机分析。达米恩•查泽雷的目光不再停留在高高在上的英雄主义,而是回归到了一个普通的父亲在失去女儿之后的自我安慰。而这种安慰则体现出心理学上说的两类情绪调节方式,那就是"情景选择"和"注意转移"。

01.英雄不仅仅只有传奇,更有失魂落魄,正是这种全方位的人格展示,才丰满了人物位面,给人以更现实的触感

如何将这样一位传奇搬上荧幕,这对于一名导演来说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对于男主的选择上,也能看出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心思。

《登月第一人》:将传奇拉下神坛,他只是个失魂落魄的男人

他选择了演员瑞恩·高斯林来出演尼尔·,一方面是因为,"他可以用很少的手段来传达很多的情感,不需要太多的词语就能跨越某些东西。我知道这对尼尔很重要,因为尼尔是出了名的沉默寡言的人。"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瑞恩同样出自小镇,"也许他们都是从小在小镇长大的孩子,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经常仰望天空"

达米恩•查泽雷彻底摒弃了传统英雄主义的传纪方式,而是使用了一种平民化的风格来讲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这种反英雄主义的论调,让英雄走下了神坛,融入了百姓生活之中。他的爱恨情仇,再也不是隐藏在政治思想中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登月第一人》:将传奇拉下神坛,他只是个失魂落魄的男人

正如达米恩•查泽雷在媒体中阐述的,影片是"以一种非常亲密的方式讲述这个史诗般的故事。有时候它只是很主观地从思想上去弄清楚,如果是尼尔和珍妮特在这一刻,他们会看到什么。"

而这种亲密的方式其实是蕴含着一种情绪在里面的,这种情绪甚至有些落魄,"尼尔是一个经历了巨大痛苦的人,他失去了一个孩子,但即便他遭受了如此多的黑暗,也从未完全失去眼睛里的那种孩子气的光芒"正是这种感情基调,让整个影片充满了感情色彩。也让观众看到一个伟大的英雄,也会有失魂落魄的时刻。

02.最严重的危机不是空难,而是失去女儿,情绪上的"情景选择",让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太空

所谓的"情景选择"是指,当我们情绪极度失落,且不能立即解决目前的问题时,内心里想离开让我们痛苦的场景的心理现象。

《登月第一人》:将传奇拉下神坛,他只是个失魂落魄的男人

影片一开始描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试飞事故。尼尔通过高超的操作技术和冷静的处理,最终化险为夷。但是随后尼尔却面临着自己人生最大的危机,这次危机是他所无法掌控的。他的小女儿凯伦,因为身患癌症不幸后去世。这给尼尔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一直困扰着他,尼尔一直没有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从尼尔保留凯伦的手链可以看出来,这是他的执念,他一直没有放下。

尼尔拉上窗帘独自一人在房间里面哭泣的场景,让人看到了一个无助的父亲,也正因为这种悲痛,让他选择了NASA。这种选择其实是带有一定私人色彩的。他需要一种精神的放逐,他想逃离悲伤地,于是他选择了飞往太空。也只有太空中那种宁静,可以给他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疗伤,而月球其实就是他情景选择的场地。

女儿是尼尔走上太空的原因。正如同他拉上窗帘才会让自己彻底哭泣,他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空间,只有自己和心中的女儿。虽然女儿的去世不是因为他,但是他对女儿的去世有着深深的愧疚感,他需要给去世的女儿寻找一片安详之地。

03.女儿给了他奋勇向前的理由,这不是一种情怀,而是一种"注意转移"

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罗伯特•利珀

《登月第一人》:将传奇拉下神坛,他只是个失魂落魄的男人

尼尔飞上太空的路并不平坦,同事因为飞行事故意外身亡,这是影片中他第二次参加葬礼。在葬礼上尼尔恍惚中看到了自己死去的女儿。这让他非常不安,于是他扔下自己的妻子珍妮特独自返回了家中。回家后的尼尔再一次拿出了天文望远镜观测起月球。

其实这时候他不是真正的在观测,只是需要一种情绪上的"注意转移"。正如注意转移的定义,尼尔通过改变我们的注意焦点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尼尔其实是因为内心的胆怯而害怕看到女儿,他对自己动摇的行为感到羞愧,而这种羞愧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偏执。尼尔回到家执着地用望远镜看着月球,其实他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是惧怕感受到自己的内心。

他将实现飞天的理想等同于要完成和女儿的约定。他认定月球上会是女儿心灵的栖息地,一种只属于女儿和自己的一种心灵天堂。而这种想法越来越让他充满偏执,他头破血流地去完成各种飞行试验,已经达到了忘我的状态,这种偏执已经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正如达芬奇所说的,"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而这一刻,尼尔确实是在践行着这句话。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而他固执的要去完成它。

04.扔出手链的一刻,既是心愿的达成,也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心理学家拉撒路

《登月第一人》:将传奇拉下神坛,他只是个失魂落魄的男人

达米恩•查泽雷在媒体采访中,对于尼尔成功登陆月球之后有一段感慨:"一旦你完成了一件大事,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进去,你怎么在这之后再找到前进的道路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一切又回到了平衡,有时很难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尼尔最后登上月球的那一刻,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已经停滞,他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在梦里幻想过太多遍,这是他和女儿约定的空间。脑海里和小公主在一起的画面和月球的景色融合在一起,那一刻在尼尔的心里,这就是小公主的天堂。他独自站在环形山上,把女儿的手链丢进了巨坑里。

这一刻,他不仅代表了全人类的进步,也是对自己情绪的一种彻底解脱,导演通过尼尔扔出女儿手链这一动作,让停留在他心底的心魔彻底释放,这是一种工作和生活的双重胜利,代表了一种情绪的平衡。也暗示了负面情绪通过"情景选择"和"注意转移"两种手段释放之后,你一定会走出自己的"失魂落魄",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有着很深的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