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記事:劉鴻聲

梨園記事:劉鴻聲

劉鴻聲,京劇老生。一作鴻昇,又作鴻升、鴻生,字子餘,號澤寶。北京順義縣人。
原在北京刀剪鋪學徒,人呼其為“小刀子劉”,因酷愛京劇,經常出入翠峰庵票房走動。大家見他嗓子好,鼓勵他拜師深造。後經人介紹拜入常二莊門下學習花臉,邊學邊實踐,常隨其師搭班“效力”,得以接近當時的花臉名家何桂山、金秀山和劉永春。光緒二十一(1895)年成為職業演員,先後在同春、四喜班為譚鑫培、孫菊仙當配角。改搭玉成班後,主演《八本鍘判官》,聲名鵲起。宣統元(1909)年赴滬搭“新舞臺”,曾以《牧虎關》獲得“第一花面”的美譽。
後來因患惡疾不能登臺,以致貧病交加。經好友賙濟,代為延醫治療,並住在一位票友家中休養,才逐漸得以恢復。因他在上海演戲很受觀眾歡迎,就再去上海,仍然演花臉戲。由於他大病之後腿已跛,遂不受人重視,甚至班主不付包銀(月薪),幾乎困住。幸好譚派老生貴俊卿的跟包(給演員管理服裝的人)黃某代為策劃,遂改老生。可他只會一出《失街亭·斬馬謖》,但試演卻一炮而紅,連演6天,天天爆滿,遂改演老生。民國初年(1912),在北京廣和樓自組鴻慶社挑班演出,其氣口、運腔極其講究,高調闊翻江海,聽來一氣呵成,以此形成獨特的“劉派”風格。


梨園記事:劉鴻聲

辛亥革命後,回京在廣和樓組建鴻慶班,自任主演。他的演唱嗓音響亮、清脆、甜潤,行腔挺拔、剛勁、流利,多用京字、京音。以《斬黃袍》、《斬馬謖》、《轅門斬子》和《四郎探母》著稱。成名後有時還演出花臉戲《探陰山》和老且戲《釣金龜》等。他曾繼譚鑫培之後任北京正樂育化會會長。

袁世凱登基前曾做一件繡錦龍袍,沒敢穿上。有一次壽辰,劉被請去唱《斬黃袍》,袁聽得很高興,就把這件龍袍贈給了劉鴻聲,此後他演《斬黃袍》時,就穿此龍袍上臺。《轅門斬子》本是梆子戲,譚鑫培把它翻成西皮,並滲入小生腔以討俏,遂成京劇常演劇目之一,自從劉鴻聲唱紅後,譚鑫培竟不再演唱此戲。劉在此戲中創新,如“見老孃是一禮躬身下拜”,融入娃娃調,獨創新回龍腔,旋律優美動人。當年劉鴻聲在北京第一舞臺演大軸《打竇瑤》之柴榮,獨具一格,楊小樓之《長坂坡》亦排在倒數第二。劉鴻聲當時唱《探陰山》一出,包銀為五百元。民國七(1918)年,他繼譚鑫培任北京正樂育化會會長。
民國九年(1920),劉再次至上海大舞臺演《失空斬》,由他飾孔明,白玉昆飾王平,陳月樓飾趙雲,馬俊山飾司馬懿,應寶蓮飾報子,殷虎臣飾紀謖,趙如泉、姚俊卿飾考勤軍,龐少卿飾張郃,王福卿、李素雲飾琴童,趙福忠飾司馬昭,袁奎官飾司馬師,滿臺名角,大顯身手,一時傳為佳話。這是劉鴻聲最後一次到上海演出。


劉鴻聲初演銅錘花臉,宗穆風山一派,後改唱老生。他嗓音極高,音質純淨,具備腦後音、虎音、炸音,並有較難得的水音。氣力充沛,運用得法,又善使氣口。習用“樓上樓”的行腔方式,逢高必拔,拔必到頂,能適應各種板式的演唱,以西皮腔最為見長。唱唸用北京字音,宗張二奎,唱腔亦近奎派,又吸收孫菊仙的唱法,但改變了二者平直樸素的風格,有大量的創新,如將《斬黃袍》中“孤王酒醉桃花宮”的二六板唱詞,由14句刪為6句,每句都唱的新穎、華麗。

梨園記事:劉鴻聲

劉派的戲路很寬,不僅擁有奎派各劇,其他如孫、譚各派的劇目,一經移植,也都能賦予劉派特色。劉鴻聲跛足,又無幼工,故基本沒有靠把戲、武老生戲及特殊的表演技藝,以唱功戲為主,演唱中喜用大量唱詞,如《上天台》中的“一百單八句”和《逍遙津》中得數十個“欺寡人”等。念工戲亦佳,又兼演老旦。劉唱銅錘花臉,因嗓音高而音域窄,乃形成一種獨特唱法,別具韻味。劉派常演劇目極多,代表劇目最突出的有“三斬一探”——《斬黃袍》、《斬紅袍》(即《打竇瑤》)、《轅門斬子》、《四郎探母》及《上天台》、《逍遙津》、《空城計》、《斬馬謖》等,此外還有《敲骨求金》、《黃金臺》、《完璧歸趙》、《御碑亭》、《蘇武牧羊》、《烏龍院》、《法場換子》等。演唱風格高昂清越,剛爽甜脆,對當時及後來的一些老生流派發展有極大的影響。但劉派的演唱對演員的嗓音條件要求極高,劉鴻聲又中年而逝,故臨摹劉者雖眾,傳人卻不多。劉派的唱法僅有《斬子》、《斬黃袍》、《空城計》、《御碑亭》、《完璧歸趙》、《探母》、《烏龍院》、《敲骨求金》、《罵楊廣》、《蘇武牧羊》、《法場換子》、《探陰山》、《鍘美案》(後兩段系銅錘花臉)等十數張唱片行世。


他的唱腔體系世稱“劉派”,形成略晚於“後三傑”——孫(菊仙)、譚(鑫培)、汪各派,而在民國初年大為流行,是劉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亦奎派的唱腔為基礎,吸收譚、汪各派老生的唱法,進一步變化發展,融會而成的,以唱工獨具特色為主要標誌。
民國十(1921)年劉鴻聲在上海大舞臺演出,第七天夜場演《完璧歸趙》、《雪杯圓》雙出,扮好《雪杯圓》的莫懷古,還未出場就猝死於後臺。這位上承孫菊仙、下啟高慶奎的一代名流,就這樣以四十六歲風華正茂的黃金年齡與世長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