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民生工程為百姓幸福生活“加碼”

在我市渦陽縣,西苑河畔安置小區正在施工中。這一棚戶區改造項目完工後,將極大地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棚戶區改造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去年和今年都被列為我市的民生工程。今年,全市將有22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基本建成。

  去年,我市棚戶區改造超額完成,公共租賃住房實現有效供給。今年,我市將繼續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今年,全市棚戶區改造目標任務為新開工37個項目28224套。截至4月底,全市已開工10761套(貨幣化安置4958套,實物建設5803套),開工率為38.13%。

  今年,全市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目標任務為22個項目共15753套(含18個貨幣化安置項目7258套、4個續建項目8495套)。截至4月底,基本建成7574套(貨幣化安置4958套,續建項目2616套),基本建成率為48.08%。

  今年,全市公租房分配率達99%以上,年內新增分配3730套。截至4月底,全市政府投資50187套公租房已分配入住47262套,其中年內新增分配入住1271套,分配入住率為94.17%。

  棚戶區改造項目是我市今年實施的33項民生工程的其中一項。與去年相比,今年我市新增6項民生工程,即智慧學校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就業創業促進工程、“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工程、水環境生態補償、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程。調整內容實施1項,即把困難人員救助工程,調整為困難人員救助暨困難職工幫扶工程。合併2項後實施1項,即將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與公共文化場館開放項目,合併為文化惠民工程。5項民生工程退出,繼續實施25項民生工程。

  我市將強化精準實施,特別是在工程類項目規劃設計、招標採購、建設監理、竣工驗收和補助類項目審查把關、評審認定、補助發放、報銷補償等方面提高精準度。嚴格落實每月一調度、每月一通報、每月“一封信”、每季一督查的“四個一”工作機制,強化精細管理。強化基礎工作規範,實行“問題清單制”和“問題銷號制”。強化督促機制,實施分級約談制度。加強建後管養,開展調查研究和創新經驗的推廣運用。豐富和創新民生工程宣傳方式,進一步提升宣傳效果。

  我市將強化資金保障,整合財政資金,優化支出結構,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民生的關鍵處。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管,強化績效考核,健全完善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社會組織第三方評估、社情民意調查等體系。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抓好監督、評價和考核,強化公示公開和結果運用。強化責任落實,明確各個層面責任單位、責任環節和責任人,構建完整的責任閉環,確保民生工程惠民心,托起群眾“幸福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