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說到《西遊記》,當屬86版最讓人印象深刻。


這個版本承載了無數人的童年回憶,成為一部神級創作,地位可想而知。


時至今日,這部神劇還經常在暑期檔復播依舊。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而這部劇除了唐僧與師徒四人外,還有一個一直默默奉獻的角色——白龍馬。


當時的白龍馬朝氣蓬勃,靈氣逼人,深受觀眾喜愛。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在拍完《西遊記》後,所有的演員星途璀璨,卻只有白龍馬下場悲涼。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楊潔在自述中曾很傷感地用篇幅很長的文筆描寫了現實生活裡的“白龍馬”。


尤其對於白龍馬晚年的遭遇,更是惋惜至極。


楊潔的敘述感情色彩過濃,甚至不免有煽情之嫌。


但人和馬是相通的。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庾信《枯樹賦》曰: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楊潔以馬自況,也許想到了自己的境遇。


可謂“馬猶如此,人何以堪”。


實在讓人唏噓···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我們都知道,白龍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的化身。


其實白龍馬也是唐僧取經路上的第4個徒弟,卻沒有一句臺詞,沒有過多戲份。


當時《西遊記》的攝影師在之後接受採訪,他說:

“白龍馬是《西遊記》中第5號人物,它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師徒四人,在拍攝期間還換過演員,光唐僧就換了3個,而它基本是從始至終的。”


劇組在拍攝前就曾走遍全國各地找尋最合適的一匹馬,因為這匹馬是要給主角唐僧當坐騎的。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但其實這個過程十分艱難,當時是決定在當地隨便找一匹馬。


在海南拍攝時,劇組借到一匹棕色的馬,美工師把它渾身塗滿白色塗料。


但是馬很不舒服,猛然狂蹦亂跳起來,瞬間跳到水田裡,遇上水,身上塗的料都掉了。


顯然這個方法行不通。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之後又開始了“尋馬之旅”,當時的副導演更是下了死命令:

“不管到哪裡,3天之內必須找到白馬!”


之後聽說在湖南與湖北交界處有白馬,大家毫不猶豫奔赴湖北。


可是再看到白馬之後,卻無比失望。


這馬又矮,皮包骨頭,有些雜毛,垂著頭,根本沒有一點白龍馬的氣勢。


沒辦法,拍攝還得繼續,就將近著用吧!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可是這匹馬太過瘦弱,唐僧根本就沒辦法上馬行走,只好一直牽著走。


而拍攝時也是困難重重,儘量避免拍攝全景。


那時的楊潔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買一匹白龍馬!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之後經過多方打聽,劇組瞭解到錫林郭勒也許會有白龍馬,於是攝影師王崇秋和導演楊潔等人來到了錫林郭勒。


當時那裡有兩匹白馬,樣子十分威武,精氣神十足。


大家看完頗為滿意,終於找到心中真正的“白龍馬”。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楊潔導演當下就決定帶走一匹。


但是由於馬是有軍籍的,要想帶走就必須經過領導批准。


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的將白龍馬收下。


當時的白龍馬才4歲,此後便跟著劇組跋山涉水,轉戰南北整整6年。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對於劇組來說他們找到這匹軍馬,不僅能勝任拍攝要求,還極具靈性,富有表演天賦,給大家帶來了很多驚喜。


然而為了拍攝這部25集的電視劇,白龍馬也經歷了無比艱辛的路程。


在長達6年的拍攝過程中,白龍馬南下熱帶雨林、西進荒漠戈壁,進深山、走草原,迎著朝霞,送別晚霞。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據說有一次在蘇州拍戲時,白龍馬就曾一腳踩空跌落水渠裡,受傷嚴重。


在九寨溝時,也曾在上山時失足踩入石溝裡,幸虧當時被藏當地牧民發現才得以倖存下來。


在都江堰,也差點跌落懸崖,步步驚心。


楊潔導演此後回憶起這些,也是百感交集。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她說:

那次馬鞍卡在水溝裡,無法站起來。白馬無助地倒在那裡。

我心疼地蹲在它面前,安慰它:“你疼嗎,你怎麼不小心些?彆著急,他們就來拉你起來的……”

這時,我居然看到它的眼睛裡流出了淚珠,真的,一大顆淚珠!

它就像聽懂了我的話,傷心得流淚了。我也幾乎要哭了。

因為我感覺到它心裡有許多說不出來的話,這種無法表達的痛苦不是我們人類所能理解的。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不得不說,白龍馬是《西遊記》裡的功臣。


它風裡雨裡,翻山越嶺,多次出生入死。


王崇秋說:

“軍馬的素質和一般的馬是不一樣的,就像人的氣質一樣。”


本以為在劇組拍攝完畢之後,好日子就要來了。


可是,沒想到,這卻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白龍馬被送往無錫的一處影視基地。


人們把它當成“搖錢樹”,利用白龍馬的名氣收取費用供遊客參觀。


甚至只要遊客加錢,就能騎上白龍馬遊幾圈,日復一日。


1995年,楊潔導演專程前往無錫看望白龍馬。


當她看到白龍馬的時候,感覺無比心疼。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那個朝氣蓬勃的白龍馬此時早已不見往日威風。


它的眼裡再也沒有了光,只剩下滿眼絕望。


它被永遠的關在這個陰暗潮溼、臭氣熏天的馬棚,日漸消瘦。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白龍馬望著楊潔,似乎認出了她,它一動不動的望向她,最後長嘆了一口氣。


那一聲嘆息包含了多少的悲苦?


楊潔導演心中也是深深自責,可是卻只能藏在心裡。


她在離開時要求工作人員要對白龍馬多加照顧,對方也只說了句:

“它活不了多久了。”


就在第二年,白龍馬死了。


它被埋在一個基地,一個無人知道的角落。

淚奔!西遊記白龍馬後淪為賺錢工具,慘死景區,楊潔為此自責半生


後來,楊潔導演在自述的《我的九九八十一難》中,專門寫了一篇《龍駒悲歌》來紀念白龍馬。


楊潔導演在文章最後寫道:

“我想起當年在內蒙草原拍攝馬群時,那可愛的白馬英姿挺拔,它和朋友們一起在草原上盡情馳騁,抖著長長的鬃毛,迎風長嘶!那時的它,多麼年輕,多麼快樂!是我把它從朋友那裡奪了過來,使它過上劇組的生活,讓它和我們一起,辛辛苦苦,走南闖北,,當上了“白龍馬”!但這對它有什麼用呢?這並不是它自己的選擇。它再也沒有了朋友,它是那樣孤獨……”


這樣的結局讓所有人悲痛萬分,那個意氣風發的白龍馬永遠不會再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