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10輪上溯,去冬今春中山遭遇近8年最大咸潮

進入4月份,中山公用水務公司的智慧水務數據中心持續4個多月的忙碌和緊張情緒稍告一段落。在去冬今春約4個月的時間裡,中山遭遇了近10年來最大的鹹潮襲擊,全市水廠46%的供水能力受到影響。

目前,中山市鹹潮基本結束,全市未發生一起因鹹潮斷供停水事件。

4个月10轮上溯,去冬今春中山遭遇近8年最大咸潮

“去冬今春的鹹潮從2019年10月6日開始,到今年3月份基本結束,一度上溯至大豐水廠、稔益水廠取水口。” 中山公用水務公司供水管理部經理陳躍勇說,“上一次稔益水廠遭遇鹹潮還要追溯到2012年。”

據瞭解,去年下半年進入枯水期後,由於西江流域普遍降雨少,上游來水相對不足,2019年10月6日坦洲鎮馬角水閘出現鹹情,中山市提前進入鹹潮期。從12月4日起,來勢洶洶的第5輪鹹潮一度上溯至大豐水廠、稔益水廠取水口,持續影響中山市供水水廠取水口,南鎮水廠累計影響272小時,全祿水廠累計影響198小時。“12月7日凌晨,我們在智慧水務數據中心開會開到了兩點多,”公用水務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憶道,“我們的應對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聯通管網科學供水,採取開關供水管網閥門的方式,優化各水廠的供水範圍,充分發揮各水廠的供水能力。”

受鹹潮影響嚴重時,因無法取水,部分水廠被迫採取低壓供水,前後共計7個鎮區受到影響。其中,南部片區在去年12月11日至12月15日用水高峰時段6:00-24:00低壓供水,中心城區在去年12月9日-12月10日用水高峰部分時段有低壓供水情況,稔益水廠累計受鹹潮影響79小時,期間均為低壓供水。

為了抵禦鹹潮,中山市水務局提前提請協調流域調水壓鹹。2019年10月、11月,省水利廳、珠江水利委員會、省西江流域管理局先後三次到中山市現場調研鹹潮影響情況,並於2019年12月適時啟動流域調水壓鹹,保障中山市鹹潮期的壓鹹流量,緩解鹹潮影響。

同時,中山市“江庫聯動”抗鹹機制在鹹潮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江庫聯動”抗鹹,即鹹潮來臨前或兩輪鹹潮間歇期水庫搶淡蓄水,在鹹潮期利用水庫水作為水源來供水。據統計,2019年10月至今鐵爐山水庫補水西灌河共18萬立方米,嵐田水庫蓄淡1008.8萬立方米,古宥水庫蓄淡585.9萬立方米,有效保障鹹潮期的供水水源水量充足。

儘管鹹潮已基本結束,但鹹潮上溯導致的供水隱患仍存在。中山市水務局一份報告指出:

中山市抗鹹措施雖可以應對當前的鹹潮侵襲,但未能從根本上消除或緩解鹹潮威脅。只有解決本地水資源總量不足、水資源分佈不均、內河涌汙染影響水源水質等制約中山市供水安全的問題,才能進一步強化全市供水安全保障,提升鹹潮抗擊能力。

接下來,中山將實施南部三鎮取水口上移工程,優化整合取水口布局,將全市取水口逐步集中到磨刀門水道上游、東海水道和雞鴉水道,緩解南部片區鹹潮影響。同時通過加強備用水源水資源保護,強化巡查執法,杜絕汙染水庫水質的違法行為,合理避鹹引淡蓄水,鹹潮期嚴控水庫非供水性排水,以保障備用水源抗鹹供水水量需求。

【採寫/圖片】南方日報記者 廖瀚

【作者】 廖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