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從會計到CEO,為什麼一定要三五年動一動


張勇:從會計到CEO,為什麼一定要三五年動一動

(一)

先說個小會計的故事:

甲方公司進行戰略性裁員,裁員三分之一,各個部門都分攤到了裁員名額,一時間人心惶惶。當然裁員是根據相關法律給與賠償,為N+3。

其中財務部分到了一個名額。

雖然公司給了標準績效落後者淘汰,但是財務部一直是輪流來當最後一名。正在左右為難之際,一個入職三年的員工站出來說,裁我吧,但是希望背調的時候能說我主動辭職。

於是在大家的詫異聲中,這員工拿了半年的薪酬飄然而去。.

再來看一個牛逼會計的簡歷:

2002年至2005年,上海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審計和企業諮詢部門資深經理。

在此之前,他於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的上海辦事處工作達7年。

2005年至2007年期間,加入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擔任首席財務官。

2007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擔任淘寶網首席財務官。

2008年出任淘寶網首席運營官兼淘寶商城總經理。

2013年9月起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

2019年9月接替馬雲掌管阿里巴巴。

對,這是張勇的簡歷。


我們明顯可以看到 ,張勇的履歷基本上是3到5年就跳一跳,是一個典型的非典型會計。

所有公司的會計崗位,人員流失都不會太大。

尤其是中層的財務經理崗位,再到總監真的就需要苦苦掙扎了。

畢竟很少有公司有那麼多總監。

加上財務從業人員的職位特性就是小心謹慎加內斂,很少冒險。

所以張勇能走上這一步,絕對也是萬里挑一。

張勇:從會計到CEO,為什麼一定要三五年動一動


(二)

有一種思維方式,我把他叫做“突破思維”。

所謂突破思維,是指站在習慣範圍外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

他區別於常規思維,不按照普通的“1+1=2”的思路去思考問題。

很多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也在於具備這樣的思維。

在投資界案例。

比如馬雲找遍世界投資,大家聽不懂,最後只有孫正義投了。

比如馬雲投資王堅100億阿里雲,馬雲也說,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這兩個大佬都是站在習慣思維之外考慮問題。

他們從來沒考慮過1加1會不會等於2。

馬雲甚至也說,每年十億,投十年,十年以後沒出來再說。

至於負面案例:那麼多明星級投資機構都選擇了賈躍亭……

又比如騙遍了硅谷的榨汁機項目(大家小心,最近來中國了)

還比如伊麗莎白·霍姆爾斯的一滴血檢測項目。

真的無法想到,那麼多碩士博士大明星大機構所有人腦殼裡都是裝的什麼?


張勇:從會計到CEO,為什麼一定要三五年動一動

書讀到哪裡去了?

至於影視界:

《戰狼》、《哪吒》、《流浪地球》在立項之初,有幾個人看好了?

反之,大家現在應該形成了一個共識:大投資、大陣容,最後出來的通常是爛片。

華誼兄弟在2017、2018、2019年投資了不少大陣容、大流量,看看2019年末的股價吧!

記住各位要做投資的朋友,千萬不要去相信什麼什麼投資模型。

都是狗屁!


股市裡流行裡一句話“其他人貪婪的時候贏家總是選擇恐懼,其他人恐慌的時候贏家就選擇貪婪”也是“突破思維”的體現。

張勇:從會計到CEO,為什麼一定要三五年動一動

誰想到我們能五十億?


(三)

做職業發展規劃多年,會發現很多朋友在職業選擇的時候,通常會用習慣性思維來決定未來的選擇。

最近遇見一個財務口的朋友,在外企工作15年,一直沒有去考任何會計資格證。

在他15年的工作履歷裡,換了4次工作,沒有一次要會計資格證的經歷,於是在他的認識裡:我有實力,我背景好,我都是五百強出來的,我不需要證書。

後面我問他,假如外資把公司賣了?假如公司倒閉了?假如本來有一個薪酬翻倍的機會,但是就是因為證書擋住了怎麼辦?

他訕訕的笑,我不能只為錢工作呀?我要看平臺呀。一個只看重資格證書的公司我也不選擇去!

那假如以後的世界都需要這個證書勒?當然這句話我忍住了,沒有說出去!

畢竟,我是做諮詢的,話說完了就結束了。

對,張勇是註冊會計師。

張勇:從會計到CEO,為什麼一定要三五年動一動


(四)

一切問題的根源是世界觀。

所謂世界觀是指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世界觀是我們自身生活實踐的總結。

所以,假如常年處於一個環境相似或者相對封閉的環境裡,所獲得的實踐和總結都相對狹隘。

實踐經驗是從工作和環境中獲得。這些經驗只會重新去認識現有的工作,重新審視正處於的環境。

如同老牛拉磨!

換一個說法:實踐經驗是在禁錮我們!

這可以側面印證我經常提出的一個觀點: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通常會在三到五年一個時間選擇動一動。

這個動一動,可能是跳槽,也可能是自己在公司內部找到其他工作機會。

比如:張勇就能從首席財務官直接變成首席運營官兼淘寶商城總經理。


張勇:從會計到CEO,為什麼一定要三五年動一動

天知道他經歷了些什麼


拋開平臺和自我價值的提升,他們也在盡力去適應新的環境。

環境是磨刀石,每一次改變,每一次適應都是在磨礪自己。

最開始會很不適應,甚至很疼,但是最後結果是讓自己更加鋒利。

我們可以假設,如果張勇一直安於現狀,用自己所在的環境給與的習慣去認識世界,那麼淘寶就沒了,更沒有雙十一了。

世界上不少一個會計,不會多一種商業模式,更不會多一個企業家。

(五)

我們面對的世界,每天都是新的:各種商業模式、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理念認知都在不停出現,不要用常規的思維去思考。

不要用我們十多年的思維模式去面對我們未來幾十年的道路。

未來註定是比我們想象的複雜。

如果是老闆,那就被市場淘汰。

有一個著名企業家,人大代表,曾經準備在兩會上去提議打壓互聯網產業,拯救實體經濟,到了北京後企業界全部都說要做互聯網加,嚇得自己的提案都沒敢拿出手。

據說今年完成了300億銷售額。


如果在職場,那就只能被下屬所淘汰。

所以現在很多企業在選擇職業經理人的時候,都希望選擇年輕人。

具備突破思維的人才,通常具備全局眼光和冒險精神,學習能力也更強。

他們通常也具備不顧一切完成績效的執行力。

張勇:從會計到CEO,為什麼一定要三五年動一動


(六)

從事獵頭行業十多年,我所看到能夠具備突破思維的候選人基本上都能找到更好的發展機會。

我也一直在尋找這樣的人才。

前文提到那個財務部的員工,現在已經在某知名品牌公司擔任中層管理者的角色,和他同時進入公司同時,現在最高只是一個財務主管。

至於怎麼樣訓練突破思維,我想不外乎多讀書,多思考,多做案例分析吧。

多分析一下別人成功的案例,多思考一下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有一個方法論叫“歸納和演繹”,如果有興趣,請大家去自我學習,這也是訓練突破思維的方式。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不要等到考試前,才知道還有那麼多功課沒有做完。

世界不會等任何人。


張勇:從會計到CEO,為什麼一定要三五年動一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