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早發現的巖畫是僰人所繪?

四川最早發現的巖畫是僰人所繪?

四川最早發現的巖畫是僰人所繪?

宜賓珙縣、興文等地,壁立千仞的懸崖上,數百具棺木高高擱置在半腰位置,這便是神秘的“僰人懸棺”。在珙縣懸棺的核心區麻塘壩,站在絕壁之下仰望,會看到幾十米甚至百米之上的地方除了懸棺,還有許多紅色、白色顏料繪製的圖形,它們被稱為“僰人巖畫”。迄今為止,初步統計的僰人巖畫多達200餘幅。

“僰人巖畫在近百年前就已被發現。”中國巖畫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考古系原主任李永憲教授介紹。1935年,當時在華西協合大學供職的美國學者葛維漢曾赴珙縣調查。他在《川南的“白人墳”》裡記錄下自己的發現,“另一使作者感到極大驚奇的,是在非常接近白人墳的巖面上有許多巖畫”,他認為“它們似乎不是美術作品,可能是放棺的人所畫的”。自此,僰人巖畫開始進入學界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