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千億上央視“帶貨”,變局之下李書福點睛“危中有機”

身價千億上央視“帶貨”,變局之下李書福點睛“危中有機”

身價最高的帶貨主播是誰?

不是李佳琦也不是薇婭,更不是前段時間直播“交朋友”的羅永浩,而是數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掌舵吉利控股集團的李書福。

4月15日,央視財經《對話》欄目對話了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直擊吉利復工復產一線,並探討了疫情影響之下,汽車工業可能發生的變革和吉利的應對之策。

全面復產加大科技投入

在復工復產方面,吉利集團總部園區已於2月10日起陸續復工。整車製造工廠於2月15日起陸續復工復產,生產能力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整車製造板塊之外,目前吉利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也均已經完成復工,產能與銷量均有所回升。

李書福表示:“吉利國內供應鏈風險已得到全面有效的管控,吉利正在積極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將維護吉利全球產業鏈穩定作為疫情期間的重要使命。”

身價千億上央視“帶貨”,變局之下李書福點睛“危中有機”

不過由於國外疫情的蔓延,吉利海外的工廠目前基本處於暫停狀態。據李書福介紹:“在美國的,在英國的,在比利時,還有瑞典,這些汽車廠也都暫時停下來了。”

中斷生產是疫情給汽車製造業製造的第一道難題,緊隨其後的是,在疫情防控要求下,消費者對汽車有了除安全、顏值、動力之外的新要求,即保護健康的要求。

對於目前出現的新的消費需求,吉利早在2月9日便官宣將研發國內首個“真正N95口罩級標準” IAPS車載淨化系統,以期使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汽車具有淨化空氣、防病毒等智能功能,打造“全方位健康汽車”。

而如今,這項技術已經被應用到吉利汽車之上。李書福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這種防毒功能達到了N95的口罩一樣標準,我們已經得到了中國、德國一些醫學機構的認證。並且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大批量生產,吉利車主都可以到4S店去更換N95標準的過濾裝置。”

身價千億上央視“帶貨”,變局之下李書福點睛“危中有機”

在談及未來汽車時,李書福暢想,汽車一定能夠幫助主人解決很多的困難和問題,會自由飛翔,垂直起降,可以成為一個人的秘書、保鏢,還可以幫助你消費、賺錢、聊天,自己去洗車,自己去保養。

“去全球化”的冷思考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營,吉利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實現了疫情之下兼顧生產的目標。而新的挑戰接踵而至。

由於汽車產業本身的全球化特性,如今海外其他國家疫情的升溫給中國汽車產業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除了海外工廠的關停之外,最為關鍵的是海外市場的零部件供應也成了問題。

李書福表示:“吉利這個國內的供應鏈風險基本上已經得到了有效的管控。供應商已經全部的反崗復工了,產能也穩步的爬升。但是國外像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國家的一部分零部件還有一些原材料,在供應商確實出現一些困難。”

目前吉利的部分零部件依然還是採用進口的方式,能否在短期之內找到替代產品亦是吉利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

身價千億上央視“帶貨”,變局之下李書福點睛“危中有機”

而零部件供應的問題也給了吉利與眾多車企一大警示。李書福表示:“以前基本上都是按照經濟全球化、投資貿易自由化這樣的戰略思考,去推進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但是通過這些疫情以後,我看世界各國,尤其是汽車行業可能會有一些戰略上的考量。”

國際市場零部件的供應問題是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巨大問題。零部件供應的短缺給目前復工復產和車輛質量的保障出了一道大難題,但危中有機,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倒逼了中國汽車工業掌握零部件核心技術、實現本土化提供了機遇。

正如李書福所言:“當世界經濟運轉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如何實現零部件本土化的及時調整,尤其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必須要加大研發力度,要確保市場供應,讓消費者受益。”

如今各國紛紛調控疫情防控等級,為了防控疫情各國之間均阻斷經濟、旅行的交流,這除了導致汽車產業零部件供應短缺的問題之外,更釋放了“去全球化”的信號。

有觀點認為,如今疫情的防控將全球化按下了暫停鍵,各個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大幅縮小,全球之間無法像之前一樣進行資源匹配和經濟交流。

身價千億上央視“帶貨”,變局之下李書福點睛“危中有機”

李書福也注意到了當前國際形勢的轉變。在採訪中李書福表示:“2020年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非常困難的一年,這個我去年的時候就說過了,當然這個時候疫情還沒有產生,現在疫情產生了就更難了,但是經濟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兩種不同理念的對沖,我覺得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李書福認為,全球格局將會因此而發生巨大的變化。這種巨大的變化當然有巨大挑戰,同時因為挑戰的存在,也會產生一些機會。

對於吉利而言,在疫情發生之前,其一直以全球化的思維來制定企業發展方針,先後收購了沃爾沃汽車、英國錳銅部分股份、戴姆勒部分股權、寶騰路特斯、美國的飛行汽車公司以及沃爾沃集團的8.2%股權。

除了收購汽車品牌之外,吉利也致力於全球化工廠的打造、全球化設計研發中心的建立等。

身價千億上央視“帶貨”,變局之下李書福點睛“危中有機”

李書福表示:“我始終是一個開放的全球主義者,我支持全球自由貿易,因為只有自由貿易才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福利。反對狹義的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贊成中國汽車工業要更加開放,鼓勵中國汽車工業更好地走向世界。”

而面對當前敏感的國際形勢,李書福也表態稱:“我們一定要很認真地去面對這種變化,能夠在全球化,逆全球化這樣兩種不同理念的對沖過程當中找到自身發展空間。”

十年聚變而初心不變

吉利過去全球化戰略的思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今年是吉利併購沃爾沃第十年,十年來,沃爾沃的全球銷量相比2010年翻了一番,在中國市場銷量是原來的5倍。

“有人說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公司就是一個奇蹟,其實我想說,這也不是什麼奇蹟,看準了方向,尊重客觀規律,然後紮紮實實地去推進,結果是自然而然的。”李書福表示。

身價千億上央視“帶貨”,變局之下李書福點睛“危中有機”

在中國市場,沃爾沃用了十年時間,建立了一個大氣磅礴的體系格局,擁有三家整車廠和一家發動機工廠,員工數量從188人增長至超過8000人;從2010年前的在中國供應商可以忽略不計,到今天超過了1700家,本地採購佔全球採購總量超過30%。

渠道方面,截至2019年底,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共有銷售展廳261家,全網完成87%的升級,沃爾沃全球標準零售體驗店(Volvo Retail Experience,簡稱VRE)達到226家。並將在2020年全部升級為VRE 展廳,讓用戶體驗更佳。

當絕大多數的豪華品牌還在講述“在中國,為中國”的國產戰略之際,沃爾沃則率先踐行了“在中國,為世界”的全球化維度的新戰略,在全球一盤棋的大方針下,中國製造成為了豪華品牌全球產業鏈的關鍵性一環。

沃爾沃汽車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將產品出口至歐美髮達成熟市場的豪華汽車品牌,目前已佔到中國汽車工業出口歐美市場總量的50%,開創了中國汽車工業全球化生產和出口的先河。

身價千億上央視“帶貨”,變局之下李書福點睛“危中有機”

吉利收購沃爾沃的這十年,也是中國自主品牌高速發展的十年。李書福表示:“如果沒有自主品牌,這個汽車價格是降不到今天這樣的。”

憑藉著這十年以及以往幾十年來對中國汽車製造的投入,李書福也多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單,成為中國少有的身價近千億的富豪。

不過李書福在採訪中卻直言自己不在意富豪榜單的排名。李書福表示:“我追求的一種科技的突破,用戶的滿意,以及我們對產業報國的理想實現,我們沒有考慮其他,我們從進入經濟活動這一天開始到今天,我沒有從公司裡面分錢,變現,我們不想這些事情,我們就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商業理想和產業報國。”

在這一初心的驅使下,面臨汽車產業和國際經濟的聚變,吉利將始終堅持科技為本、合作共贏、人才培養和市場導向四大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