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扶貧產業鏈 打造香椿大產業

延伸扶貧產業鏈 打造香椿大產業

□特約通訊員 賈明高

4 月 15 日,在射洪市金華鎮東山村,貧困戶王開志一早就來到香椿基地裡採摘椿芽。

從建設香椿基地起,他就成為了最早一批到基地務工的 貧 困 戶 。“2017 年 掙 了8000多元,2018年掙了將近10000元,去年掙了11000多元。”王開志說,這筆家門口的收入,讓他十分滿意。

“2016年,根據東山村深丘地形地貌和典型旱片死角的實情,金華鎮黨委、政府要求該村建立集體與群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以‘糧經複合套種’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談到香椿基地的建設初衷,該鎮黨委書記謝均己說。

於是東山村以耐旱作物為突破口,引進四川其作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全村耕地面積的30.2%用於種植香椿。

“看到王開志掙到了錢,我們也陸續都到基地來務工。”貧困戶羅會根說,逐年增長的收入讓大家信心倍增。

然而,農業產業始終存在市場風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外地多處香椿就“遭遇”了滯銷。

如何降低香椿產業的市場風險?東山村逐步在延長產業鏈上做文章。

在東山村辦公室,該村第一書記潘飛正和鎮村幹部一道忙著設計香椿系列產品——椿芽鵝蛋面的包裝。

“鮮香椿的保存時間不長,如果遇到市場行情不穩定或者交通不暢等問題時,容易造成價格下滑或者滯銷。”潘飛說,疫情發生以來,鎮村提前研判疫情可能帶來的椿芽滯銷問題,委託四川農業大學制定專業配方,研發出椿芽鵝蛋面,通過延長產業鏈,解決了香椿的滯銷,目前香椿鵝蛋面已經完成前期質量檢測等,即將上市銷售。

“全村有30多戶群眾常年在基地務工,其中一半都是貧困戶。村集體通過利用產業扶持基金入股香椿合作社,讓村集體有了分紅收入。”東山村村幹部卿波說,許多貧困戶也掌握了香椿種植和管理技術,成為了“產業工人”。

“隨著香椿進入盛產期,開發椿芽鵝蛋面只是第一步。”潘飛表示,下一步,村裡還將繼續加大產品深加工力度,開發麵條、醬菜等香椿系列產品,通過延長產業鏈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將東山香椿品牌做大做強,同時和有關部門積極對接,力爭搭乘“遂寧鮮”農產品區域品牌這艘大船,讓東山香椿走出四川,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