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員工彈劾CEO,“內鬥”背後的內憂外患

百威員工彈劾CEO,“內鬥”背後的內憂外患

近日,啤酒巨頭百威英博的亞太子公司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內部出現“內訌”,網上出現了疑似百威亞太員工“彈劾”CEO楊克的聯名信。信中主要提出三點訴求,一是解除楊克亞太區總裁及CEO職務,二是取消授予楊克的1420萬期權和714萬限制性股票,三是公開除楊克外,其他獲得公司期權和購股權的人員以及授予的數量。

據瞭解,事件的起因是百威亞太在3月底發佈了一份《授出購股權及受限制股份單位》公告,根據公司酌情長期激勵計劃條款,向公司一名合資格董事、若干名高級管理人員及合資格僱員授出合共4972.07萬份購股權,其中,楊克被授予 714.6728萬個受限制股份單位。聯名信發起人認為,在當前業績和疫情期間,公司員工大力付出卻沒有加薪的情況下,這種分配方案有失公平。隨後,楊克發表了一封內部信,宣佈員工漲薪計劃。該回應被認為是對“聯名信”的回應,帶有平息事端的意味。

小編以郵件方式向百威亞太求證該消息的真實性,但未得到回應。

儘管“聯名信”看似是分配不均引發的“內訌”,但究其根源,百威亞太員工和高管之間的分裂其實與業績下滑和競爭對手的擠壓不無關係。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就指出,百威亞太出現內部矛盾主要原因還是業績沒達到預期,隨著各企業和品牌在中高端加碼佈局,百威亞太在中高端市場的份額受到進一步擠壓蠶食,這也是導致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的主要原因之一。儘管目前看,內部矛盾貌似已解決,但也凸顯出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

百威亞太近來的業績只能用“慘淡”來形容。今年2月底,百威亞太發佈的上市以來首份年報顯示,2019財年實現收入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股權持有人應占利潤8.98億美元,同比下滑6.2%。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財年,百威銷量下滑了3%。威亞太解釋稱,下滑原因主要是韓國市場競爭嚴峻,加之去年下半年中國夜生活渠道疲軟,也有部分銷量下滑被印度及東南亞市場的增長所抵消。

單從中國市場看,2019財年,在每百升收入增長約為6.4%及銷量下降約為3.0%的推動下,百威亞太在中國收入增長約為 3.2%。第四季度收入下降 3%。

百威員工彈劾CEO,“內鬥”背後的內憂外患

近年來中國市場消費升級不斷提升,中高端消費市場不斷釋放紅利,但這波紅利百威似乎並沒有享受到。2019財年,儘管百威持續佈局高端化產品,但收效甚微。單品百威只帶動了1.8%的收入增長,而以百威為主的整個高端產品組合在2019財年只錄得個位數下跌。

內憂之餘,更有外患。

國產啤酒如今紛紛加碼高端市場,和進口啤酒正面“硬剛”。小編在走訪部分商超時發現,青島啤酒、雪花啤酒等國產啤酒品牌的高端產品銷量走高,部分產品還出現了售罄的情況。同業競爭對手的擠壓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百威亞太今年恐怕更加不大好過。

百威亞太已宣佈進一步調整2020財年一季度預期,預計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市場的收入將減少約2.85億美元。由於目前尚無法判斷疫情蔓延程度和時長,百威稱,難以估算該事件對未來數月的全面影響。


馮若男/文並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