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身為一個成長於星球大戰 (Star Wars),終結者 (Terminator),黑客帝國 (The Matrix) 時代的宅男如我,自然是一個科幻電影迷。隨著終結者第一部的卡司阿諾施瓦辛格,琳達漢密爾頓 (Linda Hamilton) 的迴歸,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看到第三四五集拍的亂七八糟而決定自己操刀(本片實際是由提姆米勒 Tim Miller導演,卡梅隆監製),加上網上一片的情懷呼聲,於是早早在11月1號首映日搶了頭香,先睹為快。”終結者6:黑暗命運“雖然還是一部緊張,節奏夠快的好爆米花電影,但是和第一集的大感新奇,第二集的暴爽來比,身為終結者死忠粉絲的我還是挺失望的。(以下內容有劇透,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終結者6:黑暗命運(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阿諾,琳達漢密爾頓,詹姆斯卡梅隆(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我幾乎是隨著這部電影長大的。在大學時代看的第一集,簡直被這部電影腦洞大開的設定徹底征服的五體投地,連當時玩的RPG都把自己取名叫Terminator。從未來派一個機器殺手來現在殺掉未來救世主的母親,現在看起來還不如穿越劇,可是在35年前是絕對是一個耳目一新的創意! 看第二集時我在美國唸書。永遠記得阿諾扮演的T-800終結者出場時,全場老美鼓掌歡呼的場景。更折服於新一代液態終結者T-1000的設計,以及一次次兩個機器人互搏,那種機械撕裂,撞擊,痛扁的快感。坦白說第三四五集實在乏善可陳,到今天我也記不太得裡面所呈現的史觀或是畫面。終於盼到了卡梅隆自己拍的第三集,但是我覺得失望的地方在於 -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終結者1 , 終結者2: 審判日

缺少新的創意帶來的驚喜

在第一集除了故事本身的設定,未來人類救世主約翰康納 (John Connor) 竟然是莎拉康納 (Sarah Connor) 和從未來派來救他的戰士凱爾XXOO的結果…. 加上一次又一次打不爛的終結者,讓整部電影看完之後回味無窮。第二集更是科幻電影的巔峰之作,隨著情節的起伏,導演編劇給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驚喜:T-800 從殺人惡魔變成保護小主人的天使;T-1000 過不了鐵柵欄竟然變成液態直接穿過,或是打破直升機玻璃然後變化成駕駛員,或是被冰凍而變脆被打暴攤了一地…. 一次次地出乎意料之外的創意,讓第二集高潮迭起欲罷不能。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終結者1劇照 (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終結者2 劇照(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而這一集呢?最大的驚訝大概就是一開始約翰康納就被幹掉了!什麼?人類的救世主康納,一出場就領便當了?啊, 是的… 雖然知道原來演康納的小帥哥長大長殘了, 也知道導演絞盡腦汁想讓後來的故事有邏輯性,但是約翰康納, 這個偶像般存在在終結者系列電影中長達35年,所有人都拼死保護他的人類最後希望,居然一開場就莫名其妙被崩了…. 這也太太太太突然而讓老影迷們錯愕不已吧…. 除此之外,我也想不起來有什麼其他的場景能讓我覺得有心頭洗三溫暖那種刺激的感覺了。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愛德華福隆,扮演約翰康納的演員1991年和現在的近照 (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歷代約翰康納 (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缺少長留人心的經典瞬間

好可惜啊,這次T-800 的 I won't be back 應該是要賺人熱淚的,特別是像我這樣的死忠粉絲。但是,阿諾就這樣輕輕說了一句,完全沒有被震撼到。其實很多橋段,比方說最後生化人格蕾斯獻出能源棒的犧牲,阿諾和反派機器人Rev-9的同歸於盡,都沒能感動人心的原因在於缺乏一些在第一二集中創造出幽默,卻又深植人心的橋段。比方說第一集中莎拉康納逃入警局,阿諾追入卻被擋在衙門外面。觀眾還在想這下莎拉應該安全了吧。阿諾戴著墨鏡把警局的窗口打量了一圈,然後說了句 I'll be back, 沒想到下一幕他居然是直接開著車把警局大門撞個稀爛,然後把一整局的警察痛虐了一把;第二集他學習和小康納擊掌的畫面,或用重機槍幹翻一票警車卻毫髮無傷人類的性命,讓觀眾在覺得會心一笑之餘,也牢牢地記得阿諾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機器人,那麼當他自我犧牲還要舉起拇指鼓勵康納時,自然是賺飽觀眾的眼淚了。但是這一集每個人都太嚴肅啦,缺乏那種對每個角色個性的深入刻畫,自然也很難在影迷腦海中留下經典的畫面了。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終結者1 劇照(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終結者2 劇照(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終結者2 劇照(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科技發展帶來的邏輯性 vs 打鬥動作片

最後一點我想說的是,這35年科技實在進步太快了,尤其是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進步。這集還是專注於主角,機器人之間的肉搏,但是很多地方忽略了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不合邏輯。比方說,在主角們逃到美墨邊境時,Rev-9 可以直接透過網絡召喚無人機攻擊,那麼在主角們兩次乘直升機或運輸機逃走,Rev-9 為什麼不像蜘蛛俠英雄遠征裡的神秘客 (Mysterio) 一樣, 直接調動一隊無人機把主角幹掉就行了,還要大費周章,自己表演特技飛身肉搏?我想導演還是專注於動作片近身格鬥所帶給觀眾的視覺刺激,而忘記了像復仇者聯盟那樣緊密結合科技的邏輯性。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蜘蛛俠英雄遠征裡的神秘客劇照(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也許對於第一次看終結者電影的年輕影迷來說,這還是一部夠水準的動作片,情節緊湊,目不暇接,畫面震撼而刺激。但是和名留青史,讓影迷們津津樂道的第一二集,我只能說終結者,阿諾,卡梅隆,以及我,大家都老了!

看完《終結者6:黑暗命運》- 阿諾,卡梅隆,我們都老了

阿諾和琳達漢密爾頓(圖片來自於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