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讀的一首早春詞“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 小豔疏香最嬌軟”


值得讀的一首早春詞“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 小豔疏香最嬌軟”

《洞仙歌·雪雲散盡》

李元膺(ying)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於人便青眼。

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

相映遠,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

小豔疏香最嬌軟。

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

已失春風一半。

早佔取韶光共追遊,

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譯文】


雪後陰雲散盡,拂曉時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放晴。楊柳綻放著嫩芽新葉,遇人便露出了喜悅媚眼。更有風流多情,是那一點梅心,遠遠地與楊柳相映,隱約地露出淡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


值得讀的一首早春詞“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 小豔疏香最嬌軟”

一年春光最好處,不在繁花濃豔,那梅柳初綻的清豔花朵和疏淡芳香最是嬌媚溫柔。到了清明時節,繁花盛開一片紛亂,現在極盛衰微的徵兆,已喪失了春光美景的一半。及早地佔取那短促的韶光。共同遊樂追歡,莫管料峭春寒,醉酒紅顏渾身自然溫暖。


李元膺,東平(今屬山東)人,生平未詳。紹聖間,李孝美作《墨譜法式》,元膺為序。又蔡京翰苑,因賜宴西池,失足落水,幾至沉溺,元膺聞之笑曰:“蔡元長都溼了肚裡文章。”京聞之怒,卒不得召用。據此,元膺當為哲宗、徽宗時人。


【詞牌簡介】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原用以詠洞府神仙。敦煌曲中有此調,但與宋人所作此詞體式不同。有中調和長調兩體。


【作品簡介】


《洞仙歌·雪雲散盡》由李元膺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詞的上片寫春回大地時的情景,充滿意趣,如柳葉以青眼待人,梅花輕顰淺笑的描寫,盡顯作者輕倩詼諧的筆風。下片寫賞春須早,莫待濃芳馥郁之時的主張,深含作者對於盛衰轉換的參悟,扣合主題,讓人在愜意舒松中獲得啟示。全詞以梅柳為主要狀物對象,巧妙運用比擬的手法,寓理於景中,歌詠初春時節的美好景緻達到極致。



值得讀的一首早春詞“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 小豔疏香最嬌軟”


【賞析】


上片分寫梅與柳這兩種典型的早春物候。隆冬過盡,梅發柳繼,詞人巧妙地把這季節的消息具體化一個有池塘的宅院裡。當雪雲剛剛散盡,才放曉晴,楊柳便綻了新芽。柳葉初生,形如媚眼,故云:“楊柳於人便青眼”。人們喜悅時正目而視,眼多青處,故曰“青眼”。這兩個字狀物寫情,活用擬人手法,意趣無窮。與柳色“相映遠”的,是梅花。“一點梅心”,與前面柳眼的擬人對應,寫出梅柳間的關係。


值得讀的一首早春詞“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 小豔疏香最嬌軟”


蓋柳系新生,梅將告退,所以它不象柳色那樣一味地喜悅,而約略有些哀愁,“約略顰輕笑淺”。而這一絲化微笑中幾乎看不見的哀愁,又給梅添了無限風韻,故云“更風流多處”梅不柳。


“一年春好處”句,即用韓愈詩句“最是一年春好處”意,挽合上片,又開下意:“至鶯花爛熳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小豔疏(淡)香”上承柳眼梅心而來,“濃芳”二字則下啟“百紫千紅”。清明時候,繁花似錦,百紫千紅,遊眾如雲。“花正亂”的“亂”字,表其熱鬧過火,反使人感到“無復新意”,它較之“爛熳”一詞更為別緻,而稍有貶意。


因為這種極盛局面,實是一種衰微的徵兆,故道“已失了春風一半”。這春意闌珊之際,特別使人感到韶光之寶貴。所以,詞人篇終申明詞旨:“早佔取韶光共追遊,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這裡不僅是勸人探春及早,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蓋春寒料峭,雖不如春暖花開為人喜愛,但更宜杯酒,而一旦飲得上了臉,也就寒意盡去了。


值得讀的一首早春詞“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 小豔疏香最嬌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