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小鎮,那個夏天,時光靜好

站在窗前,低頭是昏黃路燈下空曠的街道,抬頭是灰朦朦的天空。感受著這種肅殺的靜,襯托著已宅多日的無奈心情,使我更加想念那個夏天,和那些靜的純粹的夜晚。

那個小鎮,那個夏天,時光靜好

01 星空下的靜謐

新修的柏油馬路散發著白天積蓄的熱量,路兩邊是墨綠色的莊稼。沒有路燈,沒有行人,沒的車輛。我在路邊找個稍有上坡的地方順勢躺下,仰望天空。

"你幹嘛?"同行的同事覺得莫名其妙。

"我想看星星。"我回答。

"看星星?仰頭看、坐著看都行啊,為啥要躺著看?"同事問。

"舒服!"我回答。"要不你也躺下來感受一下?"

"我不,像神經病一樣!你自己看吧!"說著同事向前走出了二三十步,坐在路邊,抬頭看夜空。

風是清爽的,夜是靜謐的,人是安靜的。

星河如見底小溪般清澈,似每粒塵埃都可見,密密麻麻的星星清晰的分佈在天際上,沒有光暈,只覺得乾淨。多顆星星聚在一起勾勒出了輪廓,構成了星座。對星座毫無認知的我,在這片星空下,也能分辨出哪個是大熊,哪個像金牛。

那個小鎮,那個夏天,時光靜好

02 初見小鎮

十幾年前,我受公司派遣,來到這個千里之外的小鎮。小鎮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與遼寧接壤,以大黑山森林公園為分界線,黑色路面到大黑山下戛然而止。工廠在小鎮與森林公園之間,距離森林公園不足五公里,在這段路上,只有我們一家企業。

第一次到工廠正置盛夏,越野車穿越過森林公園,行駛在305國道的這段土路上,車後塵土飛揚。隱隱可見山間裊裊炊煙和山角下的羊群,恍如回到小時候的家鄉。到工廠時越野車上已蒙上厚厚的塵土。

說起這塵土,還有一個小故事。同事騎摩托車外出採購,回來的路上,一輛貨車一直在他旁邊行駛,他慢貨車就慢,他提速貨車也提速,結果他們同時進工廠。這輛貨車是給工廠送貨的,司機認識同事,跟他開個玩笑。待貨車停下,同事要跟司機理論,這時,他的眉毛甚至睫毛上都沾滿了塵土,如果站立不動,還真有點兵馬俑的風範。

受森林公園的影響,即使是烈日當頭,撲面而來的也是徐徐涼風,毫無悶熱之感。

在海拔只有幾百米的小鎮,滿臉高原紅的人卻很是常見。這裡的盛夏夜晚更是涼爽至極,像極了家鄉的初秋。

那個小鎮,那個夏天,時光靜好

03 一條路改變了小鎮的面貌,也改變了我們

工廠投產沒多久,政府出資鋪設黑色路面。路上沒了塵土,這個小世界更加清亮。我們去鎮上買東西不再用公司派車,改成三五成群的散步。即使什麼都不買,我們也願意步行到鎮上,看看廣場舞,踢踢毽子,再頂著滿天星斗步行回來。

大黑山山路崎嶇,這段305國道沒有路燈,幾乎沒有司機會選擇在漆黑的夜晚過大黑山,所以到晚上,廠區前極其安靜。遠遠望去,只能看見工廠門房頂上那兩盞夜燈。

如果同行的人數不多,我會在距離廠區不遠的馬路邊上躺下看星星。路面散發著微微熱量,臉上掠過清涼的風,享受這清爽的盛夏夜晚。

同事會主動離我遠一點,戲說不願與神經病在一起。其實是怕前路來車,保護我的安全,更多是不想打擾我。我注視清澈的天空,賞心悅目的同時心靈被洗刷的很乾淨。

我在小鎮工作了兩年,不理會辦公室政治,不懼權威,不用有色眼鏡,只專心做好自己的工作,雖辛苦卻坦然。

那個小鎮,那個夏天,時光靜好

後記

後來工廠因公司戰略轉移轉讓了出去,我也離開小鎮有幾年了,仍然懷念那青翠的山,清爽的風,清晰的夜空,靜謐的夜,和那個靜靜的我。

那個小鎮,那個夏天,時光靜好。


作者簡介:70後大齡寶媽,以後餘生,要用文字來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