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在中國的齊魯大地有一個充滿傳奇色彩、富甲一方、為我國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自民族革命戰爭以來為國捐軀近萬人,僅淮海戰役就犧牲了666位先烈的家族——

牛山孫氏

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牛山孫氏宗祠

嶧陽牛山孫氏宗族是棗莊市乃至蘇、魯、豫、皖臨界區域較大的族群之一,其始祖於明永樂初(1403年至1416年間)由山西平陽府(現臨汾市)遷居山東嶧縣牛山南麓(現棗莊市薛城區周營鎮牛山村),至今已逾600年,繁衍24世,族眾48萬餘人。

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保碑

牛山孫氏歷史文物保護成就斐然

“孫氏宗祠”是魯南蘇北唯一保存完整、規模較大的古代宗法章制建築。宗祠始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初為草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為廟,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擴建為規模祠堂,依從太原中都(平陽)孫氏堂號為“映雪堂”。孫氏祠堂雖歷經戰亂,經世代族人守護仍完整如初。2006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牛山孫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倡導族人對宗祠進行保護性修繕,修整恢復了宗祠廣場、祖林牌坊等多項歷史遺蹟原貌,成為當地古蹟遊覽景點之一。

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孫氏宗祠(老照片)

牛山孫氏歷史文化積蘊深厚

數百年來持續開展以修譜為主體的族群建設活動,年年進行以宗祠祭祀為主體的文化道德教育活動。家乘初創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歷史上曾七修譜牒,先後排定從12世至51世的40字輩序,使全族世系分明,族脈清晰。每年春舉行祭祖大典,宗祠成為傳承孫氏文化、維繫宗族團結統一的中心。世代族人謹遵祖德祖訓,以勤奮耕讀為本,以仁義孝悌立身,公正和諧處世,湧獻出諸多報效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更有獲清乾隆親賜御碑表彰者、“任大夫之職者,羅將軍之封者”。乾隆四十三年,嶧縣令張玉樹為宗祠題贈“恪遵世德”的匾額,以褒揚良好家風。尤其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的鬥爭中,牛山孫氏宗族作出卓越貢獻,僅淮海戰役一役,牛山孫氏奉獻祖林古柏樹760餘株5000立方,搶架韓莊運河大橋,666位牛山孫氏烈士銘刻淮海戰役烈士紀念碑。

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乾隆聖旨碑

牛山孫氏一世泗祖明初由山西曲沃遷至嶧縣牛山,初始務農。二世貴祖;三世圯祖均善置產業,泗祖卒時,已經比較富裕。祖塋的選址、營造很有講究,塋取壬山丙向,座枕聖土山脈黃峰嶺,東連牛山,西接巨山,兩端相照應,綿延一脈,勢成半環,結穴於祖塋地。祖塋的大規模營造,當開始於四世祖逵祖後期。因孫氏家族當時沒有高官顯宦,僅為平民土葬,所能做到的就是劃出林地栽植樹木。初定林地三十八畝,新栽樹木盡為側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擴為五十八畝,除繼續栽植側柏外,又栽了二十二棵毛楊樹。因為列祖均為平民,墓中沒有重器,又兼每年三月三日祭祖的定例從未間斷,所以雖然明清朝代更迭及後來的兵匪禍亂祖塋墓和樹木一直未被損壞。1936年六修族譜時特拍了一幀照,留下一份珍貴的資料。七百六十四株柏樹,樹齡最長的四百多年,最少的也在三百年左右。樹徑最粗者4人合抱,虯枝伸展,松濤颯颯,周圍數里柏香幽隱。二十二株青楊挺拔傲岸,運河沿岸、微山湖畔都能看到其高大的身影。

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孫氏祖塋(老照片)

淮海戰役中,牛山孫氏子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展開了決定中國命運的淮海戰役。1948年11月,嶧縣、棗莊、薛城、韓莊、臨沂、臺兒莊、郯城等廣大地區已經解放,國民黨軍隊敗逃到韓莊運河以南,與解放軍隔河對峙。國民黨軍隊潰逃時,將韓莊鐵路橋燒掉,當時解放軍所調集的軍用物資和數以萬計的支前民工,齊聚運河北岸。而韓莊運河只有一座用門板搭成的臨時浮橋,難以承受浩大繁重的運輸任務。當時韓莊隸屬於陰平區,嶧縣縣委派孫景德去韓莊兵站工作,韓莊兵站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架設韓莊鐵路橋以保證淮海戰役物資人力需要。魯南一帶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清末民初軍閥混戰不斷。1938年的臺兒莊戰役和1946年到1947年國民黨的重點進攻,使本來已十分貧困的魯南一帶更是雪上加霜。架鐵路橋物質極度匱乏。中共嶧縣縣委決定採伐牛山孫氏祖塋上的林木以供架橋之用。歷時一個月才伐完,取材五千餘立方。同時還伐了宗祠前的兩株大楊樹。用木輪車運送,從孫氏祖塋至韓莊運河北岸,運木材的車隊首尾相接二十多華里。

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祠堂裡面的銀杏樹

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牛山孫氏先祖

孫景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一直在陰平一帶堅持對敵鬥爭。老林樹被伐,在族內引起震動。二十多名族人找到他,見面後全都跪下了,說:『咱老林上的樹不能伐呀!』孫景德曉之以大義說:『我們牛山孫素來愛族更愛國,這是咱為國家做貢獻的最好機會。淮海戰役是咱們同國民黨反動派生死存亡的大決戰,用咱老林上的樹修這座橋,千人走萬人行,勝利了,咱們牛山孫氏多光榮!咱們的老祖宗九泉有靈也會高興。』在場的首長曆本元見此情景說:『國民黨傾家蕩產要消滅共產黨,咱砸鍋賣鐵給他拼,你們連老林樹都貢獻上了,橋修了,大軍和支前物資運過河去,咱們的勝利就算有保障了。』

淮海戰役勝利後,支前司令部欲表彰牛山孫氏家族的犧牲精神,被孫氏家族謝絕。生長四百多年的老林樹也為民族解放事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淮海戰役中,牛山孫氏子弟壯烈犧牲六百六十六人,自民族革命戰爭以來為國捐軀近萬人,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牛山孫氏祠堂丨淮海戰役奉獻祖林古樹修建運河大橋支前

牛山孫氏族譜

後附牛山孫氏12世至51世40字輩序

毓肇葆承茂,景晉鍾啟延。

秉則淑以慎,昭虔尚新傳。

桂蘭德裕厚,光輝業繼先。

繁盛恆思本,運華樹正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