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Ⅱ人性本善?惡?

對於這部電影,我想很多人都看過,評價也算不錯。不過今天我不想去評價這部電影,只是想說一說這裡面的幾個人。因為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各具特色,讓人深思。

《驢得水》Ⅱ人性本善?惡?

首先,是聚集了所有老師在貧瘠之地辦學校的校長--孫恆海。他口口聲聲為了教育,卻違背了作為老師的基本品質。他謊稱一頭驢是老師,只是為了能多申請一些教育經費。然後為了金錢和利益不斷撒謊,最後差一點連自己女兒的幸福都犧牲了。我在想,一個人有私心私利不過分,但過分的是拿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粉飾自己,還犧牲了別人的利益!

張一曼,這個學校唯一的女教師。她看似浪蕩風騷,但卻是個遵從內心,追求自由的純真之人。尤其是她一邊剝蒜,一邊唱歌那一段,讓人看到一個不夠漂亮的女人真真的是美極了。也許你會覺得她和男人的關係太隨便了,但她卻始終在儘自己所能為學校做一份貢獻。這樣的她,最後自殺而死真的讓人惋惜。

裴魁山,這個和張一曼發生過關係的男老師。在被張一曼拒絕後,又發現了張一曼和其他男人發生關係,於是心生怨懟。這樣的他,不僅心胸狹隘,過於追名逐利,而且他並不是真正的愛張一曼。他只是以愛為藉口,實施自己的私慾與報復。這種得不到愛情,便想要毀掉對方的行為,是極度自私的行為。

相比之下,銅匠的變化卻是讓人從同情到厭惡。最初,他本身是個虎頭虎腦的老實人,在被人利用和傷害後,又陷入利益的泥沼中,漸漸變得利慾薰心,不擇手段。我們不能完全怪他失去本真,因為現在的世界裡,又有多少人守住了自己的本心呢?

《驢得水》Ⅱ人性本善?惡?

最後,我要說的是周鐵男和孫校長的女兒孫佳,他們應該是相對比較純粹的人。周鐵男像現在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在一次次被現實的醜惡打敗以後,被打磨的毫無銳氣。我想這不只是他的悲哀,也是很多人的無奈吧!而孫佳,憑著自己的力量想要與現實抗爭,卻也因為自己的不夠強大而遠走延安。

這裡的每個人心思不一,性格迥異,就像個小小社會映射了我們的現實。有多少人像孫校長一樣,在仁義道德的表面之下暗藏私心?有多少人像張一曼一樣,在放蕩不羈的外表下有著純真之心?又有多少人像裴魁山一樣,以愛的名義綁架別人?或者你像銅匠一樣,本來單純的心被利益腐蝕,最後卻不擇手段;像周鐵男一樣,本來的雄心壯志被現實打磨的平庸無奇,最後只能碌碌無為;還是像孫佳一樣,雖然暫時無法與惡勢力相抗,但懂得積蓄力量,以便以後發光發熱。

我不知道人性本善還是本惡?但如《羅生門》裡各個故事的人物一樣,人心有利幾的一面,也有利人的一面。不能簡單得以善惡做評價,因為人心是複雜的組合體。

在不同的環境和誘惑面前,我們的選擇遵從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一面。

那麼最終,你最想做的是哪一面,才是你應該知曉的。我們都希望能長成自己所希望的樣子,而且是最美好的樣子。那麼,就請摒棄你心中的不美好,為了美好的自己努力吧!

《驢得水》Ⅱ人性本善?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