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白紙開始你的創意


從一張白紙開始你的創意

根據《文案發燒》整理

創意從誕生到落地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你的面前只有一張白紙,那麼不妨“找對問題,對症下藥”。

你要解決的其實只有客戶和你自己的問題,所以:

  1. 把要解決的事變成問題提出來
  2. 不要怕問傻問題
  3. 問問你自己,是什麼促使你去買這個商品
  4. 找出商品的核心點
  5. 體會一下競爭對手的產品
  6. 誇大商品的利益點
  7. 突出無可置疑的要點

一但你抓到某一個事實,就大膽地去利用它。當你可以向人們宣佈“這個產品已有20年的歷史”時,別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呢?要講實在的,不要編造一些空虛的廢話,如“我們一直講究質量”之類。

藝術家內森·奧利維拉說過;“所有的藝術都是從第一條線衍生出來的,最難的事是畫下第一條線,但是你必須從這裡開始。”以下這些辦法。可以幫你畫上這第一條線:

  1. 先寫得實,再寫得妙
  2. 修飾戰略
  3. 允許自己狂想
  4. 也允許你的搭檔狂想
  5. 多給初生的創意喂些牛奶,定時把嗝拍出來
  6. 想法共享,不成熟無妨
  7. 離開搭檔,自己先思考
  8. 善於運用潛意識
  9. 試著從商品的類別方面思考
  10. 認真觀看那些使你有感覺的照片
  11. 找出對手
  12. 講真話
  13. 媒體對你的廣告的信息報導準確嗎
  14. 激起一些爭論

讓圖像為你說話

也就是讓圖像承擔描繪商品的重大責任。不能把主要的銷售信息埋在內容說明裡。如果讀者在視野裡得不到你想要說的信息,他就不理這個廣告了。因此,你需要注意:

  1. 圖像為主,文字簡潔
  2. 耐心地從商品中找出一個畫面
  3. 捨得丟棄老掉牙的畫面
  4. 展現出來,不要寫出來
  5. 說和展示不是一回事

不要為不同而不同

你可以反向思考你的產品,也可以把放開思路想像和嚴謹細緻分析相結合,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用不同的心理分析法去解釋問題。可以適當使用“隱喻”,用機智的方式引發受眾的參與,不要故作滑稽,而要力求有趣。

伯恩巴克說:“我們的任務是讓客戶的商品暢銷......而不是賣弄我們自己。讓那些不讓商品出眾卻讓自己輝煌的小聰明創意統統見鬼去吧。”

不要為廣告而廣告

不要讓讀者一看就知道是廣告。廣告的形式也不單限於平面,不必全都登在雜誌上,你的創意甚至不必用廣告的形式。

簡單才是最好的

簡單不僅使信息更突出和可信,也比較容易記憶,可以衝破“廣告的混亂”。你大可大刀闊斧地刪減,直到抓住精髓。

“能想出大創意”和“能意識到是大創意”都是需要好好培養和修煉的能力。

天馬行空讓人心爽,每個人必須走這一步。但是到了一定的時候(你會逐步摸索出什麼時候最合適),你必須去剪裁,因為時間有限,你需要拿出一些時間在最好的創意上做大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