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瀕危動物,別讓它們說再見

珍稀動物是指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每年的4月8日被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圖為兩隻飛翔在天空中的黑鸛,但是在很多繁殖地,如瑞典、丹麥、比利時、荷蘭、芬蘭等國黑鸛已經絕跡。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保護瀕危動物,別讓它們說再見

很多動物受自然環境影響,繁殖率極低導致物種瀕臨滅絕。圖為一隻站在水面上的勺嘴鷸,由於繁殖,越冬的棲息地的喪失等因素都受到干擾,汙染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幼鳥成活率一直很低,迫切需要採取行動防止這一物種滅絕。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保護瀕危動物,別讓它們說再見

人類的大量捕獵也使得很多動物陷入瀕危的境地,圖為一隻草叢中的鯨頭鸛,主要棲息在河流上游或熱帶人跡罕至的湖泊、沼澤地帶,隨著近年人類大量的砍伐樹木和填湖造地,鯨頭鸛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的破壞,人為干擾和大量捕獵也使得他們的數量急劇減少。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保護瀕危動物,別讓它們說再見

保護珍稀動物人人有責,世界各國都在不斷努力。圖為一種名為獵隼的鳥類,它是我國二級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為保護獵隼種群,許多國家政府已加大打擊非法偷獵行為力度。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保護瀕危動物,別讓它們說再見

儘管國家呼籲人們保護環境,但是仍然有許多動物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圖為一隻在沙土中的澳洲毛鼻袋熊,由於棲息地有小規模火山爆發,以及棲息地為森林區被不斷砍伐,其棲息地遭受嚴重破壞,導致它的數量減少。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保護瀕危動物,別讓它們說再見

自然災害對物種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還記得去年那場山火嗎,除了考拉、袋鼠等多種生物物種遭嚴重破壞外,鴨嘴獸的數量更是急劇減少。圖為一隻趴在草地上的鴨嘴獸,鴨嘴獸是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亞獨產的動物,這次的自然災害對鴨嘴獸的生存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保護瀕危動物,別讓它們說再見

近幾年海洋生物物種也在急劇減少,圖為一隻露出海面的鼠海豚,它萌萌的外表深得人們喜愛,所以捕撈鼠海豚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成為一種商機,近年來,對鼠海豚威脅最大的事變成了海洋汙染。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保護瀕危動物,別讓它們說再見

從鯊魚到鰩魚,越來越多的海洋物種瀕臨滅絕,已有超過10萬個物種被列入紅色名錄。圖為一隻海底的犁頭鰩,由於過度捕撈犁頭鰩幾乎滅絕,它離滅亡只剩最後一步了。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保護瀕危動物,別讓它們說再見

更多正版圖片,請關注微信公眾平臺:高品圖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