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作家》創作前3個準備工作,助你完成天才作家夢

愛迪生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而決定成功的往往是後百分之一。”

這句話一度令我們這些普通人沮喪,彷彿沒有那1%的靈感,再努力也無法成為天才,沒有辦法到達成功的彼岸。

但《成為作家》作者多蘿西婭·布蘭德卻告訴我們,原來經過訓練,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天才的可能。

《成為作家》創作前3個準備工作,助你完成天才作家夢

多蘿西婭•布蘭德與《成為作家》

多蘿西婭•布蘭德(Dorothea Brande),出生於芝加哥,美國女作家,曾在紐約做編輯,後在芝加哥大學、芝加哥劉易斯學院和密歇根大學任教,教授創意寫作。

《成為作家》是她1934年在芝加哥任教時所寫,自出版後,風行美國文學界近80年。

本書不是寫作技巧方面的書,而是在學習技巧前應該閱讀的書;它解決的不是如何寫作,而是普通人如何像作家一樣思考,如何成為作家。

《成為作家》中文版,譯者刁克利,自2011年第1次出版,到2019年4月已經歷經14次印刷,可見這本書的魔力。

在《成為作家》面世前,教授寫作的書基本以技巧為主,本書的出現,解決了在正式學習寫作技巧之前的心理建設及前期準備工作,教會普通人像“天才”作家一樣擁有雙重人格,並靈活運用到寫作中。

寫作需要天才嗎?需要!

但這裡的天才,我認為不是指天賦,而是指才能,能力,是人人只要堅持就可習得的一項技能

《成為作家》創作前3個準備工作,助你完成天才作家夢

但在習得這項技能之前,需要先判斷自己是不是適合作家這個職業。

一、2個測試,看你是否適合成為作家

  • 1. 早起,無意識寫作

布蘭德主張,要想寫作,首先要進行“無意識地、純粹地寫作練習”,比平常早起1小時,在意識還處於朦朦朧朧半睡半醒之時,不要看書不要刷手機,拿起筆立即寫。

寫什麼都行,想到哪寫到哪,不要管語句通不通順,文筆優不優美,只管寫寫寫!寫完後不要回頭看,擱置一邊。

這是一種寫作的鍛鍊,同時也是素材的累積。

  • 2. 按時寫作

如果說清晨的寫作是無意識寫作訓練,按時寫作則是有意識寫作。

根據自己的時間,定時寫作,到點兒立即坐到書桌前開始寫作,屏蔽一切干擾。

世界上成功的作家,都有他固定的寫作時間。

英國作家狄更斯,一直在每天早9點到下午14點固定寫作,雷打不動,任何人,包括他自己,都不能打破這個規律,哪怕沒有心情。

想成為作家,就要先從行為上向作家看齊,如果這兩項訓練做不到,感到痛苦,那麼說明自己不適合寫作,還是放棄轉到別的行業吧,別再浪費精力在不適合的事情上。

《成為作家》創作前3個準備工作,助你完成天才作家夢

如果經過一段時間測試,發現自己可以做到這兩點,那恭喜你初步邁入寫作者行列。但要成為作家,還需要進一步訓練,學會作家的“天才”技能。

二、4步訓練,助你成為天才作家

  • 1. 保持頭腦安靜

每天練習一次,清除一切雜念,將俗世拋之腦後,讓頭腦安靜下來。哪怕剛開始只有幾秒的時間也不要氣餒,每天進步一點點,積跬步才以至千里,積小流才可成江海。

  • 2. 控制練習

若實無法安靜下來,可利用外物控制:挑一個小東西,如灰色橡皮球,顏色不要明亮鮮豔,拿在手裡集中精力去看,當你走神時就利用小球把‘它拉回來,重新回到安靜狀態。

  • 3. 構思故事或人物

當經過訓練能安靜下來後,學著構思一個小故事,或想象一個人物形象,或將現實人物代入到名著當中,想象一下以其性格特點,會將故事引向何方,情節如何發展。

  • 4. 誘發“藝術家的迷醉”

洗個澡,在昏暗的房間,選擇一個最舒適的姿勢躺下來,身體與大腦都安靜下來,保持半夢半醒狀態,等到你有要寫作的衝動,立刻起身開始寫作。

其實這類似於開始講的無意識寫作,但那種無意識是利用早起的朦朧狀態,這種無意識卻是刻意創造的,是由寫作者向作家的一大轉變

《成為作家》創作前3個準備工作,助你完成天才作家夢

到這一步,通過測試及訓練,達到了成為作家的工作狀態,就可以選擇那些寫作技巧方面的書,進一步提高寫作技能。

無意識寫作

《成為作家》中,作者布蘭德從始至終都在講無意識寫作。什麼是無意識寫作?據百度百科:

無意識寫作(automatic writing)即從潛意識中產生的隨意文學流。這種潛意識是法國超現實主義文學運動所要探索的東西。法國超現實主義文學運動是從達達派的巴黎派系演變而來,後來又在視覺藝術、戲劇及電影領域確立起來,成為本世紀一個巨大的國際現代潮流。

但本書所講,似乎又有所不同。書中的無意識,更多的是指在某種狀態下,如清晨睡意朦朧中,利用作家雙重人格敏感非理性的一面進行的一種前期創作。

不管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其實只要能在自然輕鬆狀態下寫作,而不是時刻處於一種緊繃的狀態,我認為就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找到了作家的工作狀態,就該開始寫作前的準備工作了。

6項準備工作,完成初稿不是夢

  • 1. 從凌亂中找素材

在進行前期的測試訓練時,我們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素材。在這些由無意識寫作創作的凌亂素材中,發現寫作的“思想的萌芽”,可以寫成故事,散文,當然能寫成小說最好。

  • 2. 認真考慮細節

這節作者沒具體講,我認為是列好大綱,細緻到每章寫什麼,有哪些需注意的細節。

  • 3. 前期準備工作

用作家理性的一面分析細節,參照參考書補充事實,對主人公等每一個人物,都要做一個人生簡歷。

獲得偵探小說界愛倫坡獎的終生成就獎和鑽石匕首獎的勞倫斯·布洛克,在創作硬漢偵探《馬修▪斯卡德》系列時,預先把主人公馬修▪斯卡德的背景習慣,甚至生活方式等都列了出來。

如果可能,儘可能多的地把小說中人物都寫好小傳,列個人物關係圖等。

做好這一切準備後,不要急著創作,先停兩天,徹底將故事忘掉,放空思想,到期寫作。

  • 4. 充滿信心快速寫作

在開始寫作前,先確定好故事的第一句話和最後一句話。

第一句話是故事的開始,最後一句話引領故事走向結局。

確定好後,快速寫作,先不要留意過程,一氣呵成,減少重讀。

  • 5. 作品寫完後先擱置

創作完成後先不要急著修改,先擱置一段時間,至少放置一晚上,第二天再看,再修改。

自媒體寫作亦是如此,文章寫好後不要著急修改發表,放一晚上,第二天再看,或者會有新的觀點。

  • 6. 批評式閱讀

用感性的自己進行無意識進行寫作,用理性的部分對手稿進行批評閱讀,把能找到的錯誤明確標出來,儘早學會駕駛自己的寫作特點。

這時的手稿或許不完美,卻是你向成為作家踏出的第一步。通過這一步,你或者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針對不足進行下一步的閱讀學習,提高文字運用能力及創作技巧。

《成為作家》創作前3個準備工作,助你完成天才作家夢

到這裡,讀完《成為作家》後,我所總結的從測試到通過訓練成為“天才”作家,再到初稿完成的方法,已經講述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另外,看完本書,作家布蘭德的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模仿。

自媒體的寫作過程中,聽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模仿,模仿文章結構,模仿用詞造句等等,特別是頭條青雲計劃一出,眾多模仿青雲文章的文章層出不窮。

布蘭德也主張模仿,但她提出,所謂模仿,只是模仿技巧,學習作者如何安排字數,學習新鮮生動的詞語。

因為“被模仿的永遠是過時的”,模仿目的在於提高自己的技巧,學會作者的長處為自己所用,而不是模仿別人的思想,要用自己的眼光視角,有自己的思想,寫出獨具自己風格的作品。

那些作家的優點恰恰在於,他們拒絕像他們的模仿者那樣謙卑地人云亦云。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視角,都傳達出了自己對世界的描寫,他們的作品直接來自於沒有偏離自我,沒有經過扭曲的人格,像所有偉大的作品一樣,直率而充滿力量。

心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廣。以作家的高標準對自己嚴要求,你的作家夢終有實現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