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群書 深度閱讀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波羅果夫說:“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從某種意義上說,書可以改變人生。

博覽群書 深度閱讀


書籍是提高個人素質的學校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集體的智力財富之源首先在於教師的個人閱讀。真正的教師一定是讀書的愛好者。對一個教師而言,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讀書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那就要讀學術著作。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是滄海之一粟。

他建議教師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使之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它們請教。那麼,“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變得更豐富”。工作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裡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讀書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愛好讀書應該是每個人必備的素養和習慣。如同軍人喜愛武器、孩子喜愛玩具一樣,學生的第一至愛應該是書籍,沉迷於遊戲和花花世界的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培養肯定是缺失的。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而其中最重要的習慣應該是讀書的習慣。學會讀書,愛好閱讀,是“學會學習”的最主要內容。不難想象,一個學生在離開學校後如果厭惡讀書的話,那實在是可悲的。而要讓閱讀成為學生的自覺習慣和精神需要。

“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如果閱讀對於學生成為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學習發生困難和形成差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書,拼命使用他的記憶機器。正因為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閱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那就要讓他們去大量閱讀!” 德育心理學認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兒童的自我教育往往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了教育目的。”一個人在少年時代和青少年時期讀過哪些書,會影響甚至決定人的一生。

為了解決青少年閱讀難的問題,有卷讀書通過6大模塊開啟沉浸式閱讀體驗,解決孩子閱讀量不足,專注力、理解力差、共情能力差等問題,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真真正正的贏在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