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 深度阅读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波罗果夫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从某种意义上说,书可以改变人生。

博览群书 深度阅读


书籍是提高个人素质的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对一个教师而言,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那就要读学术著作。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

他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爱好读书应该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学生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沉迷于游戏和花花世界的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肯定是缺失的。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不难想象,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如果厌恶读书的话,那实在是可悲的。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那就要让他们去大量阅读!” 德育心理学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的自我教育往往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为了解决青少年阅读难的问题,有卷读书通过6大模块开启沉浸式阅读体验,解决孩子阅读量不足,专注力、理解力差、共情能力差等问题,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真真正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