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引發的深思,女性,到底該如何生活。

幾年前,我剛上大學,無意間聽到了隔壁學校的故事。一個女生跟一個男生分手了,男生氣急敗壞,找了兩個兄弟,三個人,就在路邊的草叢裡把女生強了,甚至還錄了視頻,傳到了我們學校。仔細想想,確實,社會現狀對女性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一件事情引發的深思,女性,到底該如何生活。


在你小的時候,你遵守紀律、聽話、乖巧,人們會說“女孩都是這樣”。如果你不遵守紀律,不聽話,不乖巧,人們會說你“一點兒女孩樣都沒有”。而一個男孩遵守紀律、聽話、乖巧,會被評價為“特別難得”。一個男孩不遵守紀律,不聽話,不乖巧,又會被“男孩兒都這麼淘氣”輕輕帶過。

你小時候成績好,人們會說“女孩學習成績都是後勁不足,以後男孩就追上來了”。你長大以後成績還好,人們會說“女孩讀書好又有什麼用?還不是照樣單身?”

你小時候成績不好,你長大以後成績不好,人們都會說“將來找一個有本事的老公就行了”。

你過了25歲開始找工作時,人們開始因為你可能會生孩子而不聘用你。你有了一個孩子時,人們因為你可能會要二胎而不聘用你。你有了兩個孩子時,人們因為你的精力可能都放在孩子身上而不聘用你。

你喜愛工作,不想要孩子,人們說你是變態。是的,你並沒有在公眾場合下暴露下體,你並沒有跟蹤、尾隨他人,你並沒有襲擊他人下體,人們卻會說你要麼是心理變態,要麼是身有隱疾。

你談戀愛,沒有人關心你在戀愛中得到了什麼,學會了什麼。人們只關心發沒發生性關係。如果沒發生就萬事大吉,如果發生了而你又沒和對方結婚,你從此就被綁上了恥辱柱。

男孩無論是否早戀,人們都只會想到“怎樣男的也不吃虧啊”。

在面對性時,你最容易接觸到的書籍、電影中關於女性的描寫充斥著被迫感,發生關係需要是半推半就,彷彿不推那半下就是不道德的,恥於談論自己的需求,恥於得到快感。而又要在被迫中感到快感。

是的,你需要經歷很負面的聲音與自我質疑才能慢慢地明白,性並不是可恥的,在成人、私密、自願的前提下,性是你與生俱來的權利。

人們說,你三十歲還嫁不出去這輩子就嫁不出去了。人們說,你和他分手也不一定就能找到更好的。人們說,你離了婚再找一個還不是一樣湊合著過一輩子。

彷彿女性的人生除了戀愛、結婚之外就沒有更多的意義了。

自由呢?享受生活呢?工作中的成就感呢?為什麼這些男人畢生追求的東西彷彿在女人這裡遠不如戀愛、結婚、帶孩子重要?

既然戀愛、結婚、帶孩子這麼重要,不如大家換一換啊?

一件事情引發的深思,女性,到底該如何生活。


人們希望你第一次戀愛就走向婚姻。人們希望你純潔、忠誠。

然而沒有人告訴過你,你可以坦然地離開你並不愛的人,你也不需要對一個傷害你的人忠誠。

太多人在說,女人不需要找一個自己愛的人,而是要找一個愛自己的、照顧自己的人。彷彿女性從未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可以對自己負責的個體,而永遠是一個需要被照顧、被保護起來的弱小孩童。

我知道,可能會有人說,難道照顧、保護女性也是一種錯麼?

讓我來解釋一下這件事。愛、照顧與保護,是雙方面的。不只是男性會這樣對待女性,女性在感情關係中,同樣會愛、照顧和保護自己的另一半。不然你覺得LGBT群體怎麼組建感情關係?

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需要被照顧、被保護而維持一段關係,那是一種對自己的出賣。女性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好自己,而法律與執法機關應該保護每一個公民的人身安全。

現在這種女性被傷害、被汙辱的現狀,問題的根本是沒有健全的人身保護機制。這其實是整個現狀的問題,只不過女性天生在體能上的弱勢使得這種問題集中體現在女性身上。

我不希望將來的女孩們長大時,面對的還是那些認為她的優秀時暫時的,即便她的優秀是永久性的也沒有結婚、生子來得重要的人。

我不希望她們長大時,面對的還是那些會因為適齡女性有生育的可能就不被聘用,因為性別原因無法升遷的職場現狀。

我更不希望她們長大時,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與侵害時無法可依,被人以“這都是家務事/你們自己協商解決一下/你們這種情況我們也沒辦法”搪塞了事。

是,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好多女孩子,有著令人羨慕的愛情,有著美好的婚姻,她們是幸運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但我並不希望所有的女孩們長大後,難道她們都要渴求著,希望這自己能有這樣的幸運,並靠著僅有的“幸運”生存下去麼?

即便有好多女孩複製了這種運氣,那麼這個世界上的其他女性呢?那些未出生便被拋棄的,那些出生後被拋棄的,那些在命運中被捨棄的,那些在生活中被犧牲、被傷害、被殺死的女性呢?

一件事情引發的深思,女性,到底該如何生活。


我還會繼續談論女性權益。我希望有一天,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幸福、安全地生活不用僅僅是因為運氣好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