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紅樓夢》後40回的章節,說到黛玉臨終前,囑咐紫鵑把生平所有詩稿都拿出來。最初,紫鵑以為黛玉只不過是想再讀讀。誰知道黛玉接過去之後,全部丟到了爐子裡,將畢生心血都付之一炬。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要知道,黛玉一生似乎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愛好。女兒家的女紅手工,雖然能做也所作不多,至於其它什麼妝奩之物,黛玉似乎從不在意。即使林如海去世後再次來到賈府,隨身所帶的,也就是滿滿的幾大箱子書而已。

可見,黛玉這短短的一生裡,“收藏品”也就是自己的詩稿為最。如今卻在臨終前忍心將其全部焚燒,是想表面什麼呢?

要知道,按照我國人的傳統,所謂“立言立德”。以黛玉的年齡,雖然不至於達到立言立德的高度。但每一個喜歡文學、尤其是喜歡詩詞的人,誰不想自己的作品能廣為流傳?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所以說,如果黛玉臨終前真的將自己的詩稿全部焚燬,那麼,必然是心裡有了極大的決定。那就是不想自己在這個世間留下任何的痕跡。就像從來就不曾來過一樣。

但是,年輕的黛玉,為何對這個世間會有那麼大的反感?唯一的可能,也就只有因為和賈寶玉之間的感情才有可能。

寶黛之戀,註定是一場悲劇。從幼年的同食同住、青梅竹馬,到逐漸長大後的寶黛釵三角之爭,寶黛之情雖然未變,但他們的婚事,卻一直是迷霧重重。好幾次似乎看到點曙光,卻又峰迴路轉一落千丈。乃至到最後,連賈母都未曾明顯推動了。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後40回設計黛玉早逝,這個情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對黛玉焚稿的做法,我倒認為不大可能發生。

儘管寶黛二人,這麼多年來就是在吵吵鬧鬧中度過的,按照賈母的說法,那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吵吵鬧鬧的歡喜冤家。但即使吵架,總是以互相“探底”為目的。

畢竟,在那個年代,男女之間的愛戀,唯有含蓄地表露,不能直接地坦白。一旦在婚前發生如今一樣的海誓山盟,那可是有違禮法的私相授受。

所以,寶黛二人的爭執,必然不足以成為寶黛反目成仇的誘因。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有人說,到了後期,尤其還是黛玉病重之後,不但寶玉從未過來探望,就賈母這個外婆也沒有前來噓寒問暖。在黛玉的心裡,對榮國府失望透底也是情有可原的。

殊不知,自從黛玉和寶釵互剖心計、義結金蘭之後,黛玉對寶玉的感情,其實已經昇華到一種“不相忘、永相知”的境界。

早在寶玉捱揍時,黛玉前去探望,那寥寥幾句“從今以後就全都改了吧……”、“你的話不說我都知道”之類,足以說明寶黛之間已經深有默契。默契到外力已經無法干擾到他們的信任。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既然寶黛之間的信任已經不大受外人左右,那麼,黛玉焚稿這樣大煞風景的事,極大可能是不會發生的。

在我看來,黛玉焚稿,唯有一種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那就是寶黛之間發生“割袍斷義”。也就是說,只有兩人面對面地發生了不可調和的、徹底分道揚鑣的事情,才有可能讓黛玉將自己所有的詩稿燒掉。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要知道,黛玉的詩稿,儘管大多都是結合自身情況的哀嘆,比如葬花吟、桃花行等等。但這些詩詞,其實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而寫——對自己和寶玉之間的婚戀未來不確定而致。這也是所有詩詞作者的通病。感情不細膩、思維不敏捷的人,何以寫出優秀的、催人淚下的詩詞?

但是,既然在黛玉死前,寶玉從未見過黛玉(當然,彼時的賈寶玉正是失心瘋呢),又哪來的割袍斷義、恩斷義絕的場面?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

所以,在我看來,黛玉臨終前的焚稿場面,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續書作者設計這個情節,或許也是為了營造一種寶黛恩斷義絕,金玉良緣順理成章的氛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