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暗示一年左右結束加息,如何影響你我的錢袋子

11月28日隔夜,全球市場彷彿打了一劑強心針——美聯儲加息可能沒有想象得那麼激進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演講中提及,目前利率略低於中性區間,加息影響可能需一年左右體現。上個月他的說法還是——利率距中性可能還有“一段長路”。這一轉變也推動美股大漲,道指飆升600點、美元下挫。

所謂“中性利率”,是一個既不會對經濟產生刺激作用、也不會抑制經濟增長、而是保持恰到好處的利率水平,美聯儲稱之為 “長期中性利率”。眼下,美聯儲預計長期中性利率為2.9%,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區間為2%-2.25%,也就是說還有不到1%左右的加息空間。各界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12月加息一次,明年加息2次。但在美股巨震後,市場甚至預計2020年美聯儲會降息。

那麼鮑威爾的這種表態如果是真,到底將如何影響你我的錢袋子?這對於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互動有何影響?哪些貨幣有望脫穎而出?亞太股市是否真的將迎來資金流入的拐點?

美股:不要像在牛市那樣交易熊市

11月29日收盤,美國三大股指創3月份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標普500指數漲幅2.30%,報2743.78點;道指收漲2.50%,報25366.43點;納指收漲2.95%,報7291.59點。

本週,美股的反彈在意料之中,一是此前美股回調近10%,二是年底基金存在衝業績的需求,這也將帶動美股走高。然而,機構已經開始呼籲——美股中長期而言將轉入震盪熊市,切忌像在牛市那樣交易熊市。

截至上週,經歷了“黑色10月”的洗禮,標普500指數的12個月遠期市盈率從去年12月的峰值到10月低點已下降18%,摩根士丹利此前就認為,認為90%的估值破壞已經完成,未來的風險更多存在於個股層面,尤其是一些估值與盈利不匹配的股票。

但對於2019年,機構認為需要謹慎的原因在於——2018年接近20%的美股都下跌了近兩成,且市場交易的方式也像是在熊市,2018年是2002年來首次“買跌:策略不奏效的一年,這種市場行為是很罕見的,這也與過去的熊市、蕭條週期一致。未來,回購力度的下降和盈利見頂預期是美股的主要風險。

亞太等新興市場存機遇

對於亞太市場而言,美聯儲放慢加息速度或縮短加息週期無疑是利好。11月29日,亞太股市開盤全線上漲。

從週期角度而言,若要獲得更可持續的資金流入,鑑於由於亞洲的週期比美國稍晚,如果美國結束貨幣緊縮甚至轉向寬鬆刺激、美元走弱,資金就有機會再度迴流亞太等新興市場。但在此之前,美聯儲還在加息階段,市場的波動加大,亞太股市整體很難吸引明顯的資金流入,配置上要比過去多增加一些防禦性的資產,美元短債、新興市場美元債,甚至一些黃金,去對沖波動風險。

目前,機構雖不認為會出現徹底全面反彈,但新興市場的估值處於歷史低的區間,且整體風險已經在價格中得到體現。

以今年下挫近三成的A股為例,也有機構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提及,目前A股性價比較高,已增加了不少A股頭寸,尤其是在細分領域找到了眾多龍頭,例如對製造業、消費領域的中小盤公司做了大量佈局,核心邏輯是這些股票比起市場持股過度集中的大盤股性價比更高。

瑞銀資管中國股票副基金經理張宇對記者表示,中國近來的政策動向形成股市拐點,當前環境也是長期投資者增加中國股票配置的一個機會,“社保稅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稅等政策已出現重大變化,這些是政策組合拳的一部分,以加大支持經濟和股市的力度。政府出臺的這些政策尚未被市場充分理解和消化,但這些政策終將提振2019年的投資者情緒。”

數據顯示,10月外資通過陸股通在A股市場淨減持105億元,但11月第一週,陸股通錄得單週346億元的流入規模歷史新高,招商宏觀認為這與此前政策暖風頻吹以及“減稅”預期有關。過去兩週,北向資金的日均淨流入量放緩至10.31億元。而從11月外資的行業配置情況來看,食品飲料、金融、醫藥是其青睞的前三大行業,其中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五糧液、恆瑞醫藥均獲得外資積極增持。

瑞銀證券估算,食品飲料依然是過去兩週境外投資者淨買入量最大的板塊,共獲得20億元的淨流入;緊隨其後板塊是銀行、交通運輸、製藥和硬件,分別獲得了9億元、8億元、7億元和6億元的資金淨流入;淨賣出方面,材料、軟件、保險和電信位居前列,被分別淨賣出了23億元、3億元、3億元和2億元。

未來外資加大A股配置的趨勢將會強化。瑞銀認為,目前中國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為0.7%。若納入因子由5%升至20%,到2019年8月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有望增至2.8%,預計僅大盤A股因子上調一項就將為A股市場帶來56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若2020年5月按20%因子納入中盤A股,屆時整體A股權重將進一步增至3.4%,或為A股帶來140億美元的外資淨流入。此外,富時羅素已宣佈將於2019年6月開始將中國A股納入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有望為A股帶來100億美元的被動管理資產淨流入。

美元見頂與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反彈

受到鮑威爾演講的影響,人民幣中間價報6.9353,較上一交易日大幅調升147點;美元指數重挫,跌破了97大關。截至北京時間中午,美元指數報96.705,美元/人民幣報6.9429。此外,南非蘭特、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等新興市場貨幣大幅反彈。

11月以來,人民幣維持在6.86~6.98的區間內波動,但美聯儲預計仍將持續加息,美股近期的波動很難撼動加息進程,而中國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人民幣未來仍將受到一定中美利差擴大的壓力。機構也預計,未來人民幣反彈的力度可能弱於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不過,市場並不預計人民幣會出現持續大幅度貶值。中國銀行發佈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提及,需防止形成人民幣單向貶值預期。

2019年的美元走勢也頗為關鍵,機構普遍認為美元見頂的可能性較高,但仍預計會出現“前高後低”的可能性。

“前高”則是因為美聯儲仍處於加息階段、經濟仍然穩健,在貿易不確定仍存的背景下,美元的避險屬性仍將發揮作用,明年初期美元可能仍將攀升;而“後低”的判斷則是因為,1 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措施使得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接近 3.0%,但後期隨著財政刺激逐漸消退,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將會放緩。此外,美國加息週期最多也就未來的12個月,加息後半段,往往美元走弱多於走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