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宏大的"婚禮" 背後是一種細緻的合作

作者 | 張戈 (公眾號ID:TechECR)

沒人統計,每年會舉辦多少場ICT生態"婚禮"。微笑、握手、簽字、再握手。當然,此時更不能缺少閃光燈,以及現場熱烈的掌聲。而這正是本文的主題:生態確實不能沒有儀式感,但合作不能只剩下儀式感。在任何形態的合作中,沒有猜忌的溝通才踏實,三觀一致的日子最舒服。


每個人都各司其職

言歸正傳。我從未見過,真的從未見過如此規模宏大的戰略簽約,而且現場沒有儀式感,只有直奔主題的務實。雙方32位嘉賓出席,分別來自金融、運營商、互聯網、政企、能源、交通、醫療、健康監管、教育等不同領域。期間沒有一人是在站臺捧場,也沒有一人會被感到冷落。"接口人"迅速地找到共同話題,也迅速地各司其職。

IPF2020|一場宏大的

浪潮集團副總裁、渠道管理部總經理王峰(左)與神州信息集成戰略本部總裁閆光明(右)

時間回到3個月前。1月8日,浪潮與神州信息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神州信息是金融科技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商,也是中國最大的IT服務商之一。2019年,公司實現營銷收入101.46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792.26%。

而浪潮此時的市場地位,似乎也不必多做介紹。其服務器市場佔有率"中國第一、世界前三",人工智能服務器中國市場佔有率保持在50%以上。更重要的是,浪潮是業內少數具有人工智能全棧能力(AI計算平臺、AI資源平臺、AI算法工具平臺)的企業,其正在通過"元腦",打通人工智能生態。

簡述上述背景,並非渲染氣氛,只是想得出結論之一:如果兩家企業建立穩定高效的合作,神州信息將更可在市場中如魚得水。而浪潮在金融、政企、能源、交通等領域,也將具有足夠打動用戶的應用場景說服力。


細緻而關注本質的合作

當然,市場數字與理論上的合作背景,仍不能解釋兩家企業的"二次簽約"。其實,他們的合作由來已久,此前已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北京銀行、上海富友支付等多個項目,有著默契的合作。而且在2017年之後,雙方又已圍繞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深入完成了產品創新和方案整合。

而如何理解"二次簽約"?對此解釋,需回到"生態時代"的合作本質。"渠道時代"的合作,講求門當戶對,但細節未免粗線條。其場景常如抖音上的相親段子:"你有房嗎?你有車嗎?"。

如此直白而現實,合作雙方未免各有"小算盤"。例如藏些私房錢;再例如你買了名牌包包,我也要買新款運動腕錶;還例如在利益的誘導下,與友商搞些小曖昧。究其本質,雙方經常在日常摩擦中,損耗了合作激情,並未通過透明的交流坦誠相待。

"生態時代"的合作開場白,如果也是"你有客戶嗎?你能墊資嗎?"這肯定沒有任何喜感,而且令人生厭。只盯著對方錢包的"精明",只佔便宜不吃虧的"聰明",只能令人不敬而遠之。

由此,重新理解浪潮與神州信息的"二次合作"模式,並關注細節。細節之一:雙方聯合組建營銷團隊,這不僅實現了精神上的融合,也實現了技術、業務、營銷中的協同;細節之二:聯合解決方案,雖不是新鮮產物,但深入算法合作的"智"同道合,此前確實很難做到;細節之三:合作雙方共同制定總體目標,並將目標分解到各細分市場,又進一步分解為具體項目,這已經表明雙方已達到相當高水平的默契度。畢竟在"渠道時代",開放客戶資源,始終是合作禁區之一。


透明的浪潮

繼續這一相對有意思的話題。其實,在2018年前後,浪潮已開始對渠道政策進行升級,尤其在開放、透明等方面,變化尤為明顯。例如,浪潮向合作伙伴釋放了半數以上的NA客戶;全線產品向渠道夥伴開放;售前技術體系向渠道夥伴開放;所有渠道夥伴可通過商務系統直接向浪潮下單。

也就是說,浪潮的合作伙伴可在完全開放透明的平臺中,完成項目報備、資源申請等全部商務流程,而沒有任何被暗箱操作之憂。此正是浪潮"合作伙伴生態 2.0"的精神本質,而浪潮與神州信息的合作,也可視為此策略的延續。


從短期變為長期

由此,回到此前話題。開放透明才是浪潮與神州信息,深化合作的基礎。而為何"渠道時代",很難實現完整透明的開放?答案或許是,沒有必要。

以產品為合作紐帶的"渠道時代",ICT廠商可提供產品,但產品又並非是稀缺資源。當然,ICT廠商為表達合作誠意,也會在項目折扣中做出讓步,可項目折扣也只助於雙方完成短期業務目標,對於長遠發展的價值確實有限。

"生態時代"則明顯不同,"生態式"合作改變了此前所有業務邏輯和業務定位。舉例說明,浪潮的業務定位已經升級"平臺+生態"。其中,平臺既包括ICT基礎設施平臺,也包括雲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平臺。

當然,神州信息的能力也已經迭代,其優勢體現在"科技+場景+數據"。其中,科技能力是其起家的資本,應用場景理解能力是其立足市場、服務用戶的基礎,而對行業數據的服務能力,則是其發展的方向。

將上述兩種業務定位,進行重合分析,交集則在於平臺,而且是與應用場景緊密貼合的人工智能平臺。目前,神州信息已將金融整體解決方案的構建能力,與浪潮的人工智能算法開發能力,進行深度融合。雙方共同推出新興銀行數據中心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推動金融平臺的智能化迭代。

而在此模式中,人工智能向上聯接神州信息所擅長的應用場景,向下對接浪潮所專注的大數據平臺、雲計算平臺、ICT資源平臺,這不僅是在滿足用戶現有需求,更可為用戶創造價值,符合生態中多方利益。


"元腦生態"的價值

當然,這仍不是全部,因為PaaS層的能力級合作,顯然比場景級的應用合作更穩固。由此,回到浪潮的具體業務思路。2019年,浪潮發佈"元腦",並推出"元腦生態"計劃。其中,"元腦"是由AI計算平臺、AI資源平臺、AI算法工具平臺,共同構成的全棧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而"元腦生態"既包括具備AI功能開發核心能力的"左手夥伴",也包括具備實施AI整體方案交互能力的"右手夥伴"。當然,並不能將"元腦生態"理解為,左手和右手握在一起的淘寶平臺。因為,在"元腦"中確實可以淘寶,但每一項能力、每一個解決方案,都是通過"元腦"的二次技術加工增值。

有何價值?在此分析中國IT服務商(ISV)群體業務現狀,國內80餘家IT方案商(ISV),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應該說,進入"10億俱樂部"的企業,均有較強的應用場景理解能力,均已形成成熟的軟件開發能力。

同時,IT服務商(ISV)也在積極進入人工智能領域,甚至其開始自建"算法超市"平臺,將算法與應用場景進行對接,以降低解決方案中算法優化、參數調優等環節的時間成本。當然,薄薄的一層"算法超市"平臺,也很容易被繞路而行,即用戶可能直接與算法開發商對接合作。

但浪潮"元腦"的出現,改變了此前的狀態,而神州信息也將通過與浪潮的合作,使其平臺變得厚重,而不可取代。基於AI Station資源平臺,神州信息可幫助用戶構建人工智能PaaS平臺,實現人工智能原生應用的敏捷開發,其業務黏性也將因此大幅度提升。


生態共同體

由此,已可基本理解神州信息與浪潮合作的全貌,開放透明的政策支撐和溝通體制,使雙方有信心互為開放資源,細化合作顆粒度,而基於"元腦"和"元腦生態",神州信息既聯接了人工智能算法服務商,也厚重了其人工智能PaaS平臺,增加了其業務黏性。

而此後,左手和右手,以及浪潮將形成共同體,在共同服務客戶的過程中共同成長。因為,他們並不是在滿足用戶的現有需求,而是共同為用戶創造價值。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裡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為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