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二手車電商行業面臨“生死劫”

降薪、裁員、交易量走低

本報記者 冷萬欣 於曉源 報道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在這個4月,莎士比亞的這句話是二手車電商行業的真實寫照。

“其實降薪調整,我也能理解,業務量確實少了,但是畢竟我還要生活,最近正在考慮離職尋找其他工作。”北京豐臺某知名二手車線下店工作人員張浩(化名)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進入4月,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可以說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畢竟沒有徹底消失。人們的出行意願並沒有太大的回升跡象。因此,二手車市場也步入行業陣痛期。中汽協數據顯示,1~2月全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105.59萬輛,累計同比下降47.34%。交易金額為633.67億元,累計同比下降50.65%。

生與死:二手車電商的“調整風波”

疫情之下 二手车电商行业面临“生死劫”

張浩的情況可以說不是電商行業的個例,而受到影響最大的,可以說是二手車電商行業了。《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梳理此前的公開報道和各大信息平臺消息,截至目前,不完全統計,包括優信、瓜子二手車,大搜車等在內的二手車電商行業內的頭部企業,相繼採取了裁員、降薪等舉措,更有某大型二手車電商被曝出“資金鍊斷裂”“跑路”傳聞。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注意到,2月28日,車好多集團宣佈對崗位施行階段性薪酬和假期調整方案,調整暫定涉及2020年2月、3月兩個月的薪酬,其中集團P序列、M序列降薪30%,補償假期13天,集團總監層降薪40%,集團VP層降薪50%。

稍早前,有消息稱,大搜車線下團隊裁員比例70%。對此,大搜車創始人兼CEO姚軍紅回應外界傳聞稱,這是對公司戰略調整的誇大,這次的人員問題只是大搜車的一次局部優化,該優化僅佔總量約13%-14%。

對此,《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也分別向優信二手車、大搜車、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諮詢。不過大搜車的採訪郵箱一直處於退信狀態,車好多集團諮詢電話不曾接通。

優信二手車方面回覆《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的提問稱,優信對部分員工薪金進行了暫時性短期調整,對一些崗位採取靈活用工方式,取得了絕大多數員工的支持和理解。一般員工的降薪幅度在20%-30%之間,高管降薪幅度高於40%;降薪時間到5月份。對於靈活用工員工,只要疫情特殊時期稍有好轉,他們即安排回崗工作。

去與留:斷臂求生的“下一站”

疫情之下 二手车电商行业面临“生死劫”

此外,對於二手車電商而言,在疫情之下維持現金流,是尤為重要的事情,即便為此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今年3月24日,優信集團發佈公告:持續聚焦主營業務“全國購”,公司將B2B拍賣業務剝離給58集團,用1.05億美元增量資金升級消費者服務體驗。至此,優信主營業務就只剩全國購。

而此前,對於此次業務剝離,優信回覆《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B2B業務是優信探索中國二手車電商化的起步點,而隨著優信向個人消費市場的擴張,集團戰略重心發生轉移。優信更專注聚焦2C業務“全國購”,這是基於“全國購”交易量的增長趨勢和市場分析、以及優信的優勢與發展前景而做的決策,屬於優信集團戰略升級,因此剝離B2B業務,升級“全國購”服務體驗也是我們的既定計劃,當然充裕的現金流也將有助於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不過被業內人士所關注的是,這不是優信第一次剝離相關業務,而且優信在2017年的廣告費用一度超過10億元,而優信拍1.05億美元的賣價,還不及當時一年的廣告費。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查閱其財報數據發現,優信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前9個月,優信虧損金額已達10.13億元。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優信始終處於虧損狀態。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又查閱優信其他幾年的財報,2016年至2018年,優信分別淨虧損13.93億元、27.48億元、15.38億元。

而且,記者還發現,優信2016年資產負債率高達85.68%,2017年更是上漲至95.5%,2018年該數據有所改善、降至67.73%,但2019年前三季度又再次上漲至78.5%。

截至記者發稿時,北京時間4月10日中午,優信股價報收1.54美元,相較於當初上市9美元的發行價,少了8成多。

除了優信外,其他二手車電商頭部企業針對近期不同程度的裁員和降薪調整,也有公開的回覆。

大搜車對於近期的調整給予的公開回應是一次局部優化,瓜子二手車在疫情期間,向員工發佈的人力資源信件中充滿希望稱:“我們預判,此次疫情會激發用戶線上購車的意願,私家車的消費需求也會大量釋放。”

此外,在相關採訪的回覆中,優信方對於二手車電商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優信回覆《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的問題認為,二手車電商應該依託科技的力量,繼續推進二手車交易在線化,不僅解決二手車交易的“效率”問題,讓市場交易更快速、更繁榮,也能解決“質量”問題,即提升二手車的信息化、透明化,讓消費者買車更放心。

不過,對於疫情過後二手車電商的發展趨勢,來自網經社的分析文章則指出,受疫情影響,人們購買汽車的慾望不高,線上汽車業務難以開展,進一步加劇汽車電商們的資金週轉壓力。二手車商們的“斷臂求生”以求自保,或成疫情後的一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