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十年,平實設計讓美好的事情發生

BDD View

10年前的4月6日,雷軍與夥伴們每人喝下一碗小米粥,開啟了小米公司的創業征程。10年,對決心打造百年基業的這家創業公司來說,僅僅是一小步。

上週一,在小米公司創立十週年之際,創始人雷軍邀集夥伴們一起重走了小米創業路——從中關村銀谷大廈起步,經望京的卷石天地、清河的五彩城,最後抵達去年剛剛落成的小米科技園。事後,他在自己的公號上深情撰文《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小米10年再出發!》,提醒夥伴們要保持 “夢想的重量和創新的渴望”, 創業是一條沒有止境的道路。一定要有莫名其妙的自信,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小米要繼續向著夢想的方向奔跑。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圖源:小米公司

此前一週,小米集團發佈了2019年財報,以總收入2058億元、比上年增長17.7%的超市場預期實現了逆勢成長。我最關注的IoT與生活消費品,毫無疑問已是小米公司排在智能手機之後、佔年營收30%的第二大業務板塊。而2.35億臺已連接設備、410萬個擁有5臺以上小米IoT設備用戶,令小米的AIoT平臺持續領跑全球智能生活的迅猛拓展,穩居世界第一大消費級物聯網。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圖源:小米公司2019年財報

更重要的是,小米公司2019年的近半總收入來自境外市場,說明世界各地都有“米粉”。由於大量獲得國際設計獎的小米高性價比“好設計”產品,已成為中國製造和中國設計的名片,這也是小米公司在全球化拓展中極具成長力的重要因素所在。

小米是一家消費品公司

去年5月,蘋果CEO庫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巴菲特之所以大舉投資蘋果,是因為巴菲特把蘋果視為消費品公司。他說:

巴菲特觀點非常鮮明,他不投資科技公司,也不投資他不瞭解的公司。我們認為科技應該在幕後(background),而不是在幕前。蘋果雖在科技行業,但想開發可以豐富用戶生活的產品,所以必須致力於融合科技和人文學科,消費者是公司所有工作的重心。 這個觀點100%適用於小米,甚至小米比蘋果更像是一家消費品公司。因為在涉足消費品研發與製造的品類、品種等各方面,MI比APPLE拓展的更寬。而且,從 “小米為發燒而生” 到 “和用戶交朋友,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從“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 到 “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這些隨小米發展而被米粉耳熟能詳的品牌主張、願景與使命,迭代的是文字,不變的是初心——“以用戶為中心”已是小米永恆的品牌基因。而這一特徵也可從小米模式“旋風圖”中鮮明看到:以用戶為中心而構建、具有鮮明ToC特性的硬件、軟件、服務生成的商業生態系統。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圖源:小米生態鏈的極致產品法則 / 蘇峻

回顧小米十年,會清晰看到其與用戶相伴、一起成長的軌跡:2011年,小米手機問世,成為剛剛走出大學校門不久、囊中羞澀的“理工男”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佳選擇;2014年,步入談婚論嫁年齡的小米用戶需要考慮選購更多可與智能手機關聯的消費品,小米生態鏈順勢而為,進軍智能家電等各類消費品產業;2019年,“三十而立”、進入中產的小米用戶嚮往更加前瞻、更高品質與品味的“黑科技”,小米公司及生態鏈企業不約而同出現了品牌升級、產品升級的新發展態勢。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圖源:小米設計委員會

創業第7年突破年營收1000億,9年躋身世界500強。對小米公司創立以來不斷刷新的全球科技公司成長記錄,雖有很多媒體由科技、經濟、市場等不同視角做過不少深度解讀,但對2014年1月小米創立生態鏈以來,如何把設計思維融入商業模式創新,用好設計觸達用戶痛點,打造一個個爆款產品的本質挖掘卻不多見。而且,在小米生態鏈把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傳遞給100多個行業、聚集了眾多志同道合的創業者,一起去提升幾億中國年輕人生活品質的過程中,小米模式也成就為中國少有的“設計與商業雙贏”創新範式。

在今天,“凡‘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必把創新設計視為品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這一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同。蘋果如此,小米如此,相信今後更多致力於打造優質消費品的中國企業也必然如此。

“MI Look” 的本質是什麼?

過去三年來,伴隨眾多小米公司旗下以“MI”與“米家”品牌現身的數百件好設計在全球各大設計獎屢獲重量級獎項,越來越多參與評審的歐、美、日等國家的評審委員、著名設計師對小米系的參評設計由陌生到熟悉,已能較準確地判別具有高度統一特性的小米公司產品設計。遠遠看到一件外形簡潔、光潔平整、安靜雅緻、無任何裝飾、或白或黑的消費產品時,感性化的口語自然流出——MI Look。而在把產品拿上手,翻來掉去觸摸質感,審視工藝細節,測試按鍵反饋,挑剔螺釘螺母以及安裝配件後,往往都會給出“Perfect”的評價。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2018 G-MARK 獎小米部分獲獎設計 / 圖源:BDDWATCH

初起時,大多數不瞭解中國設計發展的一些評委甚至懷疑:這是中國設計與中國製造嗎?而小米公司與上百家生態鏈企業正在用逐年增多的實實在在設計成果,令國際設計界對中國創新設計水平的認知快速提升,並輻射至廣大市場消費者。

但“MI Look”的本質是什麼?人們除習慣性將其歸類為一種“極致簡約的風格”外,並沒做進一步深究。而在當代國際化設計語境中,追尋以中文表述的“極致簡約”源頭——

極簡主義(Minimalism),也會發現是將其定義在一種感官上簡約整潔、品味和思想上更為優雅的“設計風格”。我認為,用“MI Look”或“極致簡約”這類偏視覺化、風格化的術語描述小米的設計建樹顯得有些偏狹與表面,所以在前段時間使用一個不帶感性色彩的“米設計(MI Design)”來表述。 14年前,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曾與英國設計師賈斯珀·莫里森(Jasper Morrison)有過一次觸及設計本質的對話,就莫里森提出的一個設計理念“Supernormal(譯為“平常至極”或“超級普通”)分享了各自的理解。兩人還聯手選擇了一些典型的Supernormal產品,舉辦了一個主題展覽。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左:賈斯珀·莫里森;右:深澤直人 / 圖源:網絡

莫里森認為,Supernormal是指那些符合生活品質的標誌性物品。這種品質不在於外觀形式,而是關係到人們在使用過程中對它們的感知。這些真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一般的尋常之物,往往是最不引人注目的,設計時並不在意努力抓取人們的注意力。而一旦這些與我們的生活水乳交融的產品消失了,我們將無所適從。所以設計師應思考追尋“設計的本質應該是什麼?”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Supernormal 展 / 圖源:網絡

但當時的不少設計作品卻偏離了設計的初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並努力改進這個人造的環境。眾多設計師只關心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挖空心思尋找所謂“設計個性”,而不是堅持以“好用”、“易用”原則去解決人們的平常尋求。因為設計師怕人們用“平常(normal)”來評價他們的作品,認為“平常”等同於無味、意味著“無聊(boring)”。所以設計師們為設計而設計,為更新換代而更新換代,而企業則總是不停頓地給一個本質相同的產品更換不同的外衣,反覆上市。

在 Supernormal 展覽中有很多佚名的日常生活用品。深澤直人認為,這些在生活中往往讓人視而不見的物品,意味著其創造者並沒有努力去“設計”和“表達個性”。這些通常是“由內而外”設計出的產品,在你不用它的時候感覺不到其存在;但當你需要時,它會馬上現身為你提供服務。而當我們想努力從它們身上去發現一些“設計”時,看上去就是一個“物件”,稀鬆平常! 但圍繞著它的形狀,一種與人的關係已經建立起來了。

莫里森總結說,當你在使用這種Supernormal物品中突然意識到它如此“平常至極

”時,這種感覺就超越了視覺,成為一種因使用而獲得的有趣體驗。

在我看來,“米設計”之所以能打動眾多設計獎的評委及數以億計的“米粉”,並非僅因其外貌,而是因其鮮明的Supernormal“平常至極”共性,以解決大眾“廣譜剛需”的生活痛點問題為目標,用看起來不那麼“設計”的平常物品洞穿了設計的本質。所以,當我在網上看到抗擊新冠肺炎的圖片中,有防疫人員踩著小米9號平衡車噴灑消毒劑時,會覺得極為貼切——這款產品生來就該這樣用。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圖源:網絡 /作者整理

平實設計,才能讓美好事情發生

在Supernormal 提出的時代,80、90後尚未成為市場潮流的主宰。深澤直人與莫里森對設計界發出的擯棄“為設計而設計”、為更好生活而創造“平常至極”物品的呼聲,不僅未轉化為眾多設計師的行動,還成為了一波新的“設計風格”標籤。

而且,受限於多年來形成的消費品生產製造、流通渠道、市場銷售產業鏈系統模式制約,包括兩位極有遠見的設計師自己的作品在內,絕大多數被譽為“極致簡約”或Supernormal的著名設計都因售價不菲、難於以十萬、百萬、千萬的量級惠及大眾,成為僅供中、高層消費群體購買使用的“小眾”產品,未能對消費品市場產生足夠的變革影響力。

因為在大眾消費者看來,解決尋常生活問題本質的物品,不應該賣得太貴。即使出自名設計家之手 “Supernormal”標籤的產品,也應該是人人買得起、用得起才對。但對於設計與創造過程中企業用於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物流運輸、銷售服務的各類成本投入與收益回報,消費者不瞭解也不關心。這就形成了一種美好的設計初心與現實的市場認同之間的嚴重錯位。解決這一矛盾,必須跳出傳統的設計與商業思維。

“米設計”恰恰是為了破解這種矛盾而生。解析小米公司自己總結的三個重要關鍵詞“高顏值、高品質、高性價比”與品牌承諾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的涵義與踐行,或可讓我們易於理解其獲得 “設計與商業雙贏” 的成功密碼與內在邏輯。

對 “高顏值、高品質”這兩個特性,很多有品牌理想的企業都能做到。而且所有現代設計史中的“極致簡約”、“Supernormal”經典都會因優良功能、風格化外形、精美工藝與細節考究,“感動”到每一位看到它的消費者“人心”。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走進一些重設計的奢侈品牌店、設計專營店時,因高顏值與高品質而感到的購買衝動尤為強烈。但絕大多數人看過價格標籤後都會悻悻放手,因為當時的收入水平承受不起。

所以,高性價比——精美外觀、過硬品質與平民價格之間的比值所賦予的“價格厚道”,才會讓大量消費者果斷解囊下單,把他們由看到“MI Look”轉化為“MI User”。沒有“高性價比”與“價格厚道”,再好的“高顏值、高品質”與“感動人心”都無實際意義。 至於小米如何做到的?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很多經濟媒體都有過深度文章剖析——“重構人、貨、廠、場關係”,整合供應鏈、降維打擊、擠掉中間環節、由工廠直送消費者、小米眾籌…… 而所有的商業模式創新,其實都在踐行小米的弘願——

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我們能夠看到,從淨水器到空淨器、從電飯煲到吸塵器、從螺絲刀到門把手、從平衡車到旅行箱,眾多“平常至極”的優良設計小米產品,在以巨大量級融入千家萬戶的同時,提升了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品質。而在此消費變革過程中,不經意間,小米公司成了“設計民主化”的強力推動者與踐行者——好設計不再僅是高高在上的昂貴奢侈品,而要惠及大眾,讓多年來設計界孜孜以求的“設計改變世界”夢想成真。 回首BDDWATCH研究發表的 46個設計驅動型品牌案例,與小米有關的佔21個,佔總量近46%。其中11個品牌屬於小米生態鏈企業,10個品牌的產品在小米有品平臺銷售。彙總這些品牌創始人、CEO、CDO、設計VP們分享設計理念與實踐感悟時 “剋制設計”、“忘掉設”、“隱科技” 等精闢觀點的解析,我認為可以用一個更本質的術語來解讀 “米設計”:平實設計

Normal & Real Design

這種 “平實設計” 具有5個鮮明特性:

1、 它指平常至極、實際可用的生活器物設計;

2、 它有平整簡潔、毫無粉黛與雕飾的真實幾何形態外貌,以及淳樸素雅的黑、白、灰色調;

3、 它以平和舒適、融入環境的真情實感與人相處,雖功能強大卻以簡單易用、好用耐用服務於人;

4、 它雖平淡如水、貌似普通,卻內隱了毫無虛妄的先進技術、頂尖工藝,並以高質量材料打造,具有用過方知的精湛細節;

5、 它用平價售賣、可讓眾多平民百姓“用好物”的夢想變成現實,在日常生活中真正體驗到設計的美好。

因此,只有高效可靠的 “平實設計” 才能驅動美好的事情發生。而當這些平實設計的器物以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伴隨用戶成長之後,即會深度植入記憶,成為銘記時代進步、文明發展的標誌物。

設計師的創業搖籃

每個設計師都懷揣設計改變世界的夢想,但絕大多數人都難如願以償。在BDDWATCH團隊與許多小米生態鏈的創業團隊訪談交流中,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小米公司是“

設計師的創業搖籃”。及至深入進去,逐漸感悟到小米系統所具備的設計賦能科技、商業創新之能量,已經鮮明凸顯出來。它體現在4個方面: 1 、設計師融入組織管理。在小米的企業組織管理架構中,從創始人團隊到供應鏈管理平臺,從小米有品電商系統到生態鏈企業創業團隊,都可看到眾多優秀設計師位居重要的決策管理崗位,確保了“平實設計”的小米創新本質、產品追求能夠不受阻礙地高效執行。雖然國內很多大公司都在做內部組織創新、設計驅動型團隊孵化,但都未能達到這樣的程度。

而伴隨小米的成長,這些優秀設計師的整合創新領導力、學習理解科技與商業知識的能力、天賦同理心的用戶思維決策均獲得了快速提升與釋放,轉化為大量爆款產品的產出與市場成功。

2、 設計師獲充分決策授權。小米生態鏈管理平臺上有“工業設計”、“UX設計”與“平面設計” 3個重要的設計管理部門,被充分授予了管控硬件產品、交互軟件、包裝與視覺物料的設計品質與拍板決策是否可投產、採用的權力。更重要的是,這種專業決策權是任何職級高於設計部門的行政、業務領導都不能插手干預的。這種決策授權模式,同樣是在國內企業、甚至很多國際企業中都極少見到的。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圖源:BDDWATCH

正是由於這種對設計師部門高度信任與決策授權,才會讓我們可以看到出自150多家小米生態鏈企業的數百項爆款產品,都能保持高水準設計品質與和諧統一的平實設計調性。而且,這種由頂層構建的設計系統創新成效不僅體現在硬件產品設計上,也通過小米UX設計部門的 “米家APP”、 平面設計部門的“包裝結構設計”獲得2019年日本G-MARK BEST100設計大獎,呈現出系統級的設計創新對小米業務鏈全覆蓋的程度。評委們對兩項設計所處的視野高度、推廣應用所帶來的可持續經濟效益潛力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米家APP / 圖源:GOOD DESIGN AWARD 官網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包裝結構設計 / 圖源:GOOD DESIGN AWARD 官網

3、 設計驅動品牌持續升級。2019年以來,在小米公司及生態鏈企業的品牌升級態勢中,設計驅動帶來的新變化日益鮮明。這些變化不僅體現在智米科技、純米科技、小猴科技、小貝科技、素士科技、璽佳科技等由設計師作為公司創始人、聯合創始人,帶領團隊打造的行業爆款與全系列產品高設計水平,為MI、米家品牌的形象塑造做出了重要貢獻,併成為各自所在行業企業學習、追趕的標杆;更體現在純米科技年初推出高度融合硬件、軟件、內容與服務的全新自主品牌 “TOKIT”、智米科技創始人年末領銜創建的美學家電新概念品牌“JYA”,印證了 6年前小米公司在創建生態鏈平臺時“投資不控股”的模式,為日後“小米品牌群”的現身埋下了多麼高明的伏筆。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圖源:TOKIT 官網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圖源:Jya 官網

4、 平實設計成為創新文化。平實設計聚焦於物品最佳使用性的創造與提升用戶生活品質,已成為小米平臺的創新文化。這種文化更注重團隊的協同創新力,而不刻意強調設計師個體的功名。它不僅可在上述這些設計師領銜創業的產品公司中可以看到,在專注於創業孵化的穀倉創業學院、太火鳥科技中看到,在一些非設計師背景的生態鏈企業中看到,甚至在一些離開小米平臺的設計師發起的新創業公司中也會看到,說明 “平實設計” 或會作為一種深刻影響中國設計發展的創新文化,沉澱為賦能未來的中國設計深厚基因。

期待下一個十年,平實設計將驅動更多美好的事情在世界發生。

回顧

  • 雷軍:創辦小米前後我的一些思考

  • 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離職:告別這滾燙沸騰的十年

  • 點贊!小米多模態交互AI產品的UI設計

  • 小米設計總監南迪爾:用小愛音箱論證智能產品體驗鏈條的核心

文章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sutqeOMntuqFCDmnjoRiWw

學設計,上美啊!

小米十年,平实设计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Office改版背後,藏著的這套超全面的寶藏設計系統

AI技術帶給設計的轉變,到底意味著什麼?

4個要素,5個原則,4個步驟,9種方法!服務設計一鍵入門

美哭了!100位藝術家用畫筆改變一個農村!

20個用戶體驗設計法則&定律

2020年,智能產品如何“出圈”|IXDC2020工作坊選課攻略

爆料!2020年用戶體驗研究現狀

B類動態營銷字體誕生記-1688知行體

今年全球品牌LOGO升級,每一家都觸動心絃!

讓這25個動畫圖標給你的設計帶來靈感!

學習更多小米設計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