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讀書那些事

聊一聊讀書那些事

算起來我也是屬於喜歡讀書的人,雖然不是那種飽讀詩書的類型,但是也確實讀過了不少書籍。我讀的書類型有些複雜,有時候是一些人物傳記,有時候會有一些著名的小說,還有時候可能一些知識類的數據,更有時候則是一些天馬行空的詩集,姑且算是興趣廣泛吧。

雖然在身邊的人們看來我確實是非常用功的人,在結束工作後的業餘時間裡,在通勤時的碎片實踐中,甚至於夜深人靜時獨處的時候,都能看到我認真讀書的身影,但實際上我卻並沒有太多的變化,並沒有因為閱讀而成長進步了許多。就像有一句俗語說的,明明知曉了許多道理,但是依然活不好人生!明明知道了很多的新的知識,但是似乎總是最終並沒有換來自己的明顯變化,綜其原因,我想應該有幾個方面的問題吧。

第一,太過於隨性。說實話,我一直沒有養成很好的讀書習慣,而決定我今天是否會去閱讀的最大原因則是心情。如果心情愉悅的時候,我大抵會一連好幾天都在閱讀,高效的利用各種碎片時間,恨不得把每一秒的閒暇時間都用在閱讀中。如果心情不愉悅的時候,則是會許久不會花時間去閱讀,我會給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其名曰無法靜心,影響閱讀。可能一連幾周都不會碰任何書籍,於是乎當我再次拿起書籍閱讀的時候,前面的內容早已忘到了九霄雲外了。

第二,目的不明確。有的人閱讀是想學習到書籍中的知識或者是知識體系,通過這些掌握的新知識或知識體系,讓自己變的更加優秀。有的人閱讀是為了解答心中的一些疑問,與睿智的作者們做朋友,借用他們的智慧,讓自己成長。而我閱讀卻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如果說硬要找一個目的的話,應該是打發時間吧。

第三,不夠深入。雖然我看過許多書籍,但是大多數的時候都只是走馬觀花般的閱讀,並沒有對一些不知曉的概念或者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也沒有做筆記的習慣,更沒有把這些讀到知識點轉換成自己的語言表述。僅僅是閱讀過了,但是並沒有在腦海裡留下太多的記憶。

終上所述,雖然閱讀了數量可觀的書籍,但是並沒有太多的進步,甚至於還有些退步,因為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間裡,原地踏步便意味著退步,正所謂不進則退!幸好,我終究是發現了問題的本質,也知曉了這些年來困境的最深層次的原因。幸好,我終究沒有沉醉在所謂的自律之中,也發現了自己其實一直還呆在舒適區內,只是和別人的舒適局不同罷了。幸好,我終於決定了要改變現在的狀況,讓我曾經所謂的閱讀變成真正的閱讀,讓所有接觸到的知識或者知識體系,都變成自己的思維,變成自己的力量。我想,應該還不算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