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聊一聊「跨領域」的智慧(Wisdom)

為了說明【跨領域】的智慧,俺舉幾個例子:

◇舉例:間接路線戰略


  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李德·哈特寫了一本《戰略論——間接路線》。這位老兄被譽為“軍事理論教皇”,其影響力堪比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而此書又是他的【代表作】。所以,這本書顯然符合俺前面章節提到了【二八原理】。
  作者在書中介紹並分析了很多軍事史的案例/戰例——這些例子屬於前面所說的 knowledge;
  最終,作者從這些歷史上的例子,總結出【間接路線戰略】的運用——這就屬於前面所說 wisdom。

◇舉例:熵


  【熵】這個玩意兒,洋文叫做“entropy”。他是一個很典型的【跨領域】的例子。
  什麼是熵?通俗地說,就是指系統的無序程度(紊亂程度)。
  熱力學的熵
  【熵】的概念最早出自於“熱力學第二定律”。該定理有兩種表述方式,分別出自兩位科學大牛——
克勞修斯(Rudolf Clausius)指出:對於某個【孤立】系統,熱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轉到高溫物體。
開爾文勳爵(Lord Kelvin)指出:對於某個【孤立】系統,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熱使之全部轉化為做功,而不產生其它影響。


  後來又出了一個科學大牛玻爾茲曼(Ludwig Boltzmann),他指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本質】是:對於孤立系統,其微觀層面(微觀粒子)的無序程度在不斷增大。
  可能某些同學會納悶:俺為啥要花這麼多口水聊“熱力學第二定律”?
  從上面這三隻大牛的不同表述,你會發現——前面兩隻大牛,他們的表述只停留在【表象】,而第三隻大牛才真正道出了“熵”的【本質】。
  一般來說,越接近【本質】,也就越接近 wisdom 層面。
  (俺費了很多口水聊熱力學,就是為了引出上面加粗體的這句話)
  信息論的熵
  【熵】是“信息論”最核心的幾個概念之一。最早是數學大牛香農(Claude Shannon)建立了“信息熵”的理論——香農因此被譽為“信息論它爹”。
  對“信息熵”的理解,有助於你理解 IT 領域的很多東東。
  比如說:理解了熵,可以幫你理解“數據壓縮”的原理。而理解了“數據壓縮”的原理,你就能明白——真正隨機的數據是【不可能】壓縮滴。無論未來出現多麼牛逼的壓縮算法,也無法壓縮完全隨機的數據(關於這點,可以從數學上給出證明)。

  密碼學的熵——關於密鑰生成
  【熵】在密碼學中也佔據重要地位。
  比如說:密碼學中的“密鑰生成函數”需要引入【足夠高】的熵,從而使得攻擊者難以預測密鑰的分佈。
  在密碼學的這個分支,熵成為某種【好】東西 :)
  管理學的熵——大企業的僵化
  有很多優秀的初創公司,當它們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弊端),變得僵化、失去活力。
  這裡面當然有很多原因,而其中一個原因可以歸咎於【熵增大】。
  當一家公司規模較小(只有幾十個人)的時候,你要想讓公司整體保持在【低熵】水平,還比較容易;但在規模擴張到幾萬人之後,再想保持原有的【低熵】水平就變得非常非常困難。
  從理論上講,公司可以通過“換血”的方式,降低整體的熵。這很類似於熱力學系統中,把“高熵”的物質移出系統,並移入“低熵”物質,以此來降低系統整體的熵。可惜的是——很多事情,從理論上講很簡單;而一旦應用到【實踐】層面,就很難操作。聊到這兒,想起某個 IT 大牛說過的名言:

  In theory,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in practice, there is.
  歷史學的熵——治亂循環
  我國的古代史,大體上是朝代的循環史。史學家稱之為“治亂循環”。
  導致這種“治亂循環”的原因當然有很多,而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體制本身的崩潰”。
  官僚系統一旦變得龐大,就會傾向於變得更加龐大。就如同掌握權力的人,通常就會渴望更多的權力。請注意:權力是很容易上癮滴!關於這點,已經被無數的歷史故事所驗證。
  一方面,官僚系統越大,就會越僵化、越低效;另一方面,官僚系統越大,消耗的社會資源就越多(請注意:官僚本身是【不】直接創造社會財富滴)到了每個朝代末年,“體制”被自身的重量壓跨了。
  宇宙學的熵——熱寂
  宇宙本身可以視作【孤立】系統,因此也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用某些物理學家或宇宙學家的話說——宇宙最終也將歸於【熱寂】。
  考慮到“宇宙學”是一個很小眾的領域,感興趣的讀者應該很少。所以俺就不展開討論啦,在這裡只推薦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一個短篇《最後的問題》(注:阿西莫夫自己認為——這是他最好的一個短篇)

聊一聊「跨領域」的智慧(Wisd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