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越大,朋友越少?成功人士將這三點做到極致,生活從此改變

年紀越大,朋友越少?成功人士將這三點做到極致,生活從此改變

我有一個朋友,與我相交二十餘載。工作後,分別在一個單位的兩個車間。

二十年前,我們兩個無話不談,同住一個宿舍,吃飯用同一個碗,最喜歡一起在小酒館裡來瓶二鍋頭。

隨著我們各自結婚、生子,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現後來竟想不起上次喝酒是什麼時候了。

今年,湊巧,他竟然來到我們車間,我以為我們之間的友情會像陳年二鍋頭,越放越陳。

不曾想,見面後竟然一時無話可聊。

尷尬的空氣了充盈著生分。

年紀越大,朋友越少?成功人士將這三點做到極致,生活從此改變

在年紀閱歷成長的歲月裡,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是什麼讓這份友誼變成淡漠?

如何才能維持我們當初的友情?

1,同愛好。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師,他的琴術很高明,鍾子期則善於欣賞音樂。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

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鍾子期,鍾子期感嘆俞伯牙的音樂“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

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

兩人要互相欣賞,懂得彼此,才能歷久而彌新。共同愛好就像一道橋樑,橋不毀,終究有通過的一天。

年紀越大,朋友越少?成功人士將這三點做到極致,生活從此改變

伯牙子期

2,同患難。

古語,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當范仲淹捲起鋪蓋離京時,眾人紛紛避而遠之。正生病在家的王質,聞訊後,立即抱病前去相送,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

王質真誠待友,臨危不懼,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對范仲淹與王質來說,患難相交,方顯友情之可貴。

年紀越大,朋友越少?成功人士將這三點做到極致,生活從此改變

范仲淹

3,同利益。

管仲與鮑叔牙,二人一窮一富,先後輔佐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在爭奪齊國王位時管仲向公子小白射箭,企圖殺死他。

未成。

公子小白就是著名的齊桓公。齊桓公即位後,將管仲監禁起來準備殺死。

鮑叔牙極力舉薦管仲做齊國宰相,才使齊桓公放下報射箭之仇的想法。

最終二人一同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

身份、地位如此懸殊的二人,本要成為仇敵的二人如何能攜手治國?

因為鮑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而管仲知道鮑叔牙的器量,能使他們一起合作的正是因為他們有相同的利益目標。

年紀越大,朋友越少?成功人士將這三點做到極致,生活從此改變

管仲與鮑叔牙

之所以將同利益放在最後,實在是因為這才是維持友情最強辦法。

我們生來資源不均等、天分不相同,我們在無意識的用70%的時間和精力去與90%不重要的人群交往。

隨著社會資源的不停流動、自身目標的不斷改變,我們的社交價值一直都在發生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自身需求的衡量。

年紀越大,朋友越少?成功人士將這三點做到極致,生活從此改變

需求越大,慾望越強,利益關係越重。

所以我們不停的計較,猜疑。可是,當我們獲取同樣的利益時,所有看似負面的人性,都變成了維繫利益的催化劑。

生活看起來很美,可是剖析起來就是這麼殘酷。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認清這個現實社會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

又想起那句話,小孩子的世界裡才論對錯,成年人的世界裡只講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