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郵輪旅行鄙視鏈底端”的乘客,都是哪些人?

艙房擁擠,四人間堪比雙人間,自助餐平平無奇,白吃白玩項目不如大郵輪多……低價出境郵輪旅行看上去並不完美,為何還是有人去呢?

首先要聲明一下,本文所說的千元低價郵輪,並非指大郵輪拋售的尾單,而是指郵輪本身船票的正常價格,單價就在一兩千元之間(一般郵輪單人均價在3000-8000元較多見),往返於中日、中韓(現在沒有韓了)之間。

處於“郵輪旅行鄙視鏈底端”的乘客,都是哪些人?

星夢郵輪就是典型低價路線

有許多分析文章稱,一批低價策略的郵輪,導致大量中國大媽上船,免費餐廳成飢餓遊戲現場,甲板上成了廣場舞教學基地……以至於有些走高級路線的郵輪黯然退出。那麼事實上,低價郵輪上的乘客究竟是哪些人,什麼人適合選擇低價郵輪呢?

國慶前夕碰巧乘坐了一次單價不足2000元的郵輪,5天4晚(一天上岸日本),旅程中也切切實實接觸到了中國大媽(大叔)們更真實的一面。

處於“郵輪旅行鄙視鏈底端”的乘客,都是哪些人?

被各大旅行社、航空公司“嫌棄”的高齡老人

老人出門旅行的煩惱,年輕人有時是不太能體會,比如國內各大旅行社、航空公司對於高齡老人的婉拒,就是常態。家中有80+老人一位,想去很多地方,可即便提供健康證明,也經常被旅行社退單。這次乘坐郵輪,本人家中多名老人年紀在60-80歲,但郵輪公司均未要求老人提供繁瑣的“健康證明”。

出行中遇見了一件事——住同樓層隔壁房間的一位老伯,在走廊上小心翼翼問我,能否幫他看看房間裡的陽臺窗為何不能打開(把手壞了)。

等我來到老伯房間,發現窗邊坐著一名更高齡的老奶奶,有可能是老伯的母親。老母親已經不太能走路了,就想坐在房間裡看看海,我幫著老人們找了服務員修了把手。

或許,對於老伯來說,郵輪就是讓老母親安靜地看看海,吃吃飯,散散心,在大廳裡看看熱鬧的表演,物美價廉,就足矣。

處於“郵輪旅行鄙視鏈底端”的乘客,都是哪些人?

這裡再次需要申明的是,本人都是通過郵輪公司自身的官網下單,並未通過旅行社代理,旅行社代理銷售郵輪產品時,有可能會對老人的出行做一些限制(比如要求必須提供健康證明,或有子女隨行)。

行動不便,但又希望出門旅行的人

這次出行,在船上還看到了集體乘坐輪椅出行的“輪椅旅行團”——一溜十幾臺輪椅每次劃過大堂,甚是壯觀,看得出來,這批乘客由於種種原因都無法行走,必須依靠輪椅。

在他們上下電梯、上下船時,船上畢竟會派出多名服務人員協助,而且這種服務在郵輪上是隨時隨地的,比其他形式的旅行要便利不少。

處於“郵輪旅行鄙視鏈底端”的乘客,都是哪些人?

選擇“窮遊”、“淺遊”的年輕人、工薪階層:郵輪比往返出國機票便宜

給你2000塊,在國內能有怎樣的旅行呢?

恐怕管吃管住管服務外加每天不間斷安排節目表演的,不多吧?

這筆賬,家裡的年輕人其實是算過的。

以一趟2800元的7日6晚國慶平價郵輪為例,登陸日本三個不同的港口。如果換做是乘飛機自由行,那麼在日本的住宿、飲食、交通將是一大筆開銷(日本這三樣事情都貴),絕對不止2800。

由於日本的港口城市都比較小,所以上岸之後,基本都能通過公共交通到達市區進行遊玩。比如我的一些朋友通過郵輪去沖繩之後,就能立即找到當地的輕軌來個一日遊。這種模式無法滿足一些諸如要玩離島遊、潛水的深度遊玩家,但走馬觀花是絕對足夠的。

總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出門旅行,有人偏愛五星級酒店,也有人如家漢庭也覺舒坦,各取所需。唯一一點,雖然郵輪本身有大小,但海上風景不變,服務人員的熱情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