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填扶貧紀實薄,沒有各種報表數據留痕,看工程院院士如何扶貧

瀾滄縣總面積8807平方公里,為雲南省縣級面積第二大縣,縣常住人口為49.6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39.48萬人,佔總人口的79.46%。2013年,瀾滄縣生產總值478511萬元,是名副其實的貧困縣。

2015年,中國工程院確定瀾滄縣作為院士專家科技扶貧點。

怎樣依靠科技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朱有勇專家團隊首先用半年時間走遍了各個村寨,根據瀾滄當地冬天雨水少,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結合當地一年只種一季水稻,冬天土地大量閒置的情況,確定了種植方向—冬季土豆。

當地氣候非常適宜種植冬季土豆,而且錯季上市更能賣出好價錢。

在確定了產業方向後,朱有勇團隊穿梭在瀾滄的田間地頭,和當地群眾親密交流,然後引進新品種、改進種植方式。

最終,在朱有勇團隊的努力下,當地群眾種出的土豆“比臉還大”。與全國其他夏季產區的馬鈴薯相比,產量高、品質優、價格好。僅憑冬季土豆一項,每畝可收入上萬元。

在種植冬季土豆的同時,朱有勇團隊利用當地20萬畝松林的自然資源,發展林下中藥材三七種植,併成立了“林下三七科研組”,最終將林下三七10%的成活率提高到70%。而這種無公害的三七每公斤市場價可達5000元。

朱有勇不但手把手教會了當地群眾種植林下三七和冬季土豆技術,他更看重的是扶貧扶智。從茶葉種植、早冬蔬菜、豬牛養殖…開設了24個技能培訓班,培養了1445名鄉土人才。這些學員中90%已經實現了脫貧。

在大力發展農業種養殖技術的同時,朱有勇還著力解決當地群眾對產品的銷售和品牌意識,尤其是現在流行的電商和直播帶貨。並開設了電商培訓班,讓當地農民拓展銷售渠道、培養品牌思維。首期參與培訓的有60名學員,都來自瀾滄縣20個鄉鎮,從零基礎開始學習如何開店、如何提高店鋪運營效率等電商知識,如今他們都在電商平臺上開設了屬於自己的網絡店鋪。

2018年9月25日,瀾滄縣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今年由於受新冠疫情影響,傳統銷售渠道還沒有完全恢復,瀾滄縣700噸冬季土豆等待被銷售。

4月7日,朱有勇像往常一樣,戴著草帽穿著膠鞋來到基地挖土豆。但他不光是來挖土豆的,而是要向當地農民演示怎樣在電商平臺直播賣土豆。

“瀾滄土豆‘皮膚好’‘體格大’,一個就能炒一大盤。”朱有勇在直播介紹瀾滄土豆特點時,還介紹了當地發展優質土豆的過程。短短一個小時,通過直播銷售冬季土豆25噸。

不填扶貧紀實薄,沒有各種報表數據留痕,看工程院院士如何扶貧


朱院士拿著剛剛挖出“比臉還大”的土豆

不填扶貧紀實薄,沒有各種報表數據留痕,看工程院院士如何扶貧


朱有勇院士向網友秀廚藝—青椒土豆絲

現在瀾滄縣的貧困群眾從種植、管理,到收穫、售賣,再到開設網絡店鋪、直播帶貨,一個從生產到銷售的完整扶貧閉環已經形成。而隨著瀾滄冬季土豆、林下三七等瀾滄品牌產品的推廣,瀾滄縣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末的45.85%降至2019年底的1.61%,完全達到了脫貧摘帽標準。

2019年,朱有勇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在此之前,朱有勇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植物病理學家。而朱院士最樂意的是農民對他“農民院士”的稱呼。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農民裝在心裡”,這就是一個六十多歲院士的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