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親子關係"的覆盤:能在無聊中作樂的父母,更有幸福感

疫情期間,為了在預防工作上達到更好的效果,大傢伙都宅在了家裡,減少外出的次數。

而宅在家裡的期間,為了打發時間,很多人都充分的利用各種道具找樂子。

其中最熱門的兩種"行業"應該就是"發明家"和"烹飪師",通過不同的視頻軟件平臺都可以看到,不同地區的人們宅在家裡真的是玩出了各種新花樣,在各種才藝展示內容的視頻中網友們開玩笑的說:"終於知道為什麼古代的俠客們要閉關了,因為閉關能開發人的潛能啊!"


疫情期間

而在千千萬萬的家庭中,家裡有孩子的家庭,更多的還是圍繞著孩子轉。

孩子天性好動,待在家裡一天兩天的,依賴電視手機等電子娛樂產品還能打發一段時間,可是時間長了還是會心生不耐,就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了,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我們大人也真的要憋出病來了。

在我們的育兒交流群裡,家長們也都有每天聊天,分享疫情宅在家的各種事情,有幾個家長就給我很深的印象,因為她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受到區域的限制而變得單調乏味,恰恰相反,在家裡陪伴孩子的時間多了,這幾位家長總是有各種有趣的新點子去和孩子一起互動,上傳的照片分享中可以看出小孩臉上的笑容燦爛,幸福感十足。

在這裡,也是給各位家長一個建議:

宅在家的這段時間,和孩子的接觸機會多了,家長們不妨藉此時機進行一次"親子關係"的覆盤,要知道,能在無聊中作樂的父母,更有幸福感。

一:疫情期間的親子關係覆盤

為什麼有的人抱怨宅在家裡很無聊,就是因為生活內容過於的單調乏味,我敢很確定的是,不僅是孩子,就連很多家長們宅在家這麼長時間,肯定每天的生活內容也都是千篇一律的,也覺得沒意思。


疫情期間

其實,家長們應該藉著這段時間,和孩子多一些互動和交流。

我們平時工作忙碌,孩子呆在學校的時間比較多,相比之下,親子時間真的很少,可能有許多矛盾積攢,那麼不妨在疫情期間進一次親子關係的覆盤,通過一些方法,來對過去和孩子孩子之間的相處進行總結和分析。

有的家長就問,有什麼方法建議,可以幫助進行復盤,並且減少宅在家的煩悶感麼?

當然有,各位家長們可以從儀式感、學習和遊樂方面對問題進行解決。

二:不要忽略儀式感

從源頭上來說,儀式感是通過改變身處的小環境,來調動或者激發一些情緒、情感。

在日復一日的"枯燥"環境下,人們的生活需要偶爾的調味劑。


疫情期間

而儀式感就是"調味劑"的一種,就像是久旱之後的甘露一樣,放大人們的情緒體驗,讓情緒充當行為動力或者是意志上更加堅定某種信念。

而眼下宅在家中的情況,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枯燥單調"生活,家長們就不應忽略儀式感。

李思園的《生活中需要儀式感》這本書中所說到的:"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當日子清苦而平淡時,儀式感能讓你心懷期望,消除困頓;當日子奢華而濃烈時,儀式感能讓你心有所定,化解沉迷。"

儀式感不僅可以讓生活變得多彩,把本來枯燥的一天,變得有趣。

也同樣可以讓孩子得到情感上滿足,讓孩子也成為一個具有儀式感的人。

1.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儀式感並不僅是舉辦派對或者儀式,在生活中,儀式感可以體現在很多小細節上。

比如,每天早上互相道一聲"早安"或者做父母的給予孩子一個親吻在額上,在用餐擺盤上花一些心思,在孩子取得成就和進步時家長的誇讚…這些都是儀式感,都能讓孩子從一些小細節上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


疫情期間

2.讓生活變得充滿樂趣

儀式感就是需要我們更加仔細的對待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抱著重視的態度去對待小事情。

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儀式感可以讓生活變得充滿樂趣,比如全家人一起約好明天看一部電影,一起進行繪畫創作,並且把各自的作品裝訂好進行收藏,這些都是儀式感的體現,都能讓單調的生活變得讓人充滿期待感。

家長們重視儀式感的對待生活,孩子也會受到影響變得具有儀式感這對其成長髮展是起到積極作用的,也可以幫助解決眼下孩子煩悶急躁的生活態度,更有利於覆盤行動的開展。

二:和孩子一起學習

成長本就是一個不斷學習進步的過程,也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孩子們開學返校的時間被不斷地延遲,孩子在家也不要忽略學習,相信各位家長也不願意看到孩子的學習被耽擱。

我從各個家長那裡也有被問到:孩子在家學習沒有自覺性,總是三心二意,就是學不進心裡去怎麼辦?

其實就是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氛圍營造的問題罷了,關於這一點,家長們完全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學習。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每天安排一個學習的時間,家長們可以也停止娛樂活動,和孩子一起進行知識學習。這樣不僅減少了外界對孩子的影響,孩子也會因為家長的學習行為而集中注意力。


疫情期間

家長們也可以採取讓孩子重述的方法,讓孩子擔當老師,分享自己一天的學習內容和心得,這樣也可幫助孩子在學習時更加專心致志,對學習內容加深印象和理解。

2.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學習的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學校安排的課堂知識接受,家長也可以創造更多課餘知識的學習,以提問和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尋找答案,當孩子得到滿足感時,自然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和學習。

在和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中,家長也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向孩子傳授生活經驗,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學習時間變得有趣,孩子的學習效率也會提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和孩子一起玩樂

在無聊中作樂,除了儀式感和學習上獲得快樂,還有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玩樂。

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家長們創造一些遊戲互動的內容,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也不需要過於大費心思,比如:和孩子一起玩玩具,一起製作手工,一起看一部孩子想看的動畫片…

要注意,在玩的過程中,互動和交流是我們應該重視的。


疫情期間

因為孩子在玩樂的時候,才更可能敞開心扉,家長也可以更加了解孩子在行為上的習慣,以及瞭解孩子的想法和選擇,幫助家長更好的解決孩子身出現的問題。

通過這三種方式,家長們如何合理正確的結合,完全可以進行一次效果良好的親子關係覆盤,同時還能將原本枯燥單調的生活變得充滿樂趣,讓宅在家的這段時間成為親子關係升溫的契機。

我是斑馬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