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地震":新冠大流行可能在某些國家引起社會動盪--IMF


世界

2020年4月14日,印度孟買,聚集在火車站外的抗議人群被警察驅散後,地上散落的鞋。


路透華盛頓4月15日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三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如果政府緩解新冠疫情的措施被視為不充分或不公平地偏袒富人,部分國家或將爆發新一波社會動盪。

2020年4月14日,印度孟買,聚集在火車站外的抗議人群被警察驅散後,地上散落的鞋。REUTERS/Francis Mascarenhas

IMF在其半年度財政監測報告中表示,各國政府已經投入近8萬億美元抗擊疫情,緩解經濟影響,但一旦危機緩解,或需要出臺更多財政刺激措施。

報告稱,支出激增將大幅擴大財政赤字,2020年全球公共債務將增加13個百分點,規模將達到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6%以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週二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經濟活動停擺,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0%,這將是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滑坡。IMF還稱,其預測具有“極大不確定性”,最終結果可能要差得多。

遏制此輪疫情的努力已經使全球大部分地區的經濟停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或受到最大打擊。

IMF財政部門負責人加斯帕(Vitor Gaspar)在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儘管在實施嚴格封鎖措施的情況下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抗議活動,但當危機似乎得到控制時,動亂可能會激增。

過去一年世界許多地區發生了大量抗議活動,為了避免出現進一步騷亂,政策制定者必須與受影響的社區溝通,以建立相關措施支持抗疫,他稱。

“這是我們已經強調過的:向因危機而變得脆弱的家庭和企業提供支持至關重要,”他表示,“目標是支持和保護受停擺措施影響的個人和企業。”

緊張局勢已經開始顯現,因封鎖措施使臨時工和許多在正規經濟領域工作的人失去了工作或無法獲得食物。

在印度商業之都孟買,數千名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週二在火車站舉行抗議活動,要求當局允許他們返回農村的家鄉,此前印度總理莫迪宣佈,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將延長封鎖措施。

民間智庫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entre For Monitoring Indian Economy)的數據顯示,自3月下旬開始實施封鎖措施以來,印度失業率幾乎翻番,達到14.5%左右。

在印度和其他地方,政府封鎖措施導致數百萬在城市從事小型工業和服務工作的工人返回農村家鄉。

世界銀行官員表示,拿日薪的工人特別容易受到影響,許多人已經只能靠少吃幾頓飯維持。

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表示,之前的危機和災難促進了團結,但這一次結果或將不同。

她對路透表示,“如果這場危機管理不善,人們認為應對措施帶來的幫助不足,或將導致社會動盪。”

她稱,為了避免未來出現抗議活動,國際社會通過優惠融資和債務減免為較貧窮國家提供支持,這一點至關重要。

報告稱,到目前為止,政府支出包括:3.3萬億美元的直接財政撥款,1.8萬億美元的公共部門貸款和股權注入,27億美元的擔保和其他2.7萬億美元的或有負債。

IMF預計產出會下降,並表示,目前預測政府收入將相當於全球GDP的2.5%,低於10月份的預測。

加斯帕表示,很難預測還需要多大規模的支出,但一旦疫情緩解,廣泛的財政刺激將成為促進復甦的重要工具。(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