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的20萬元今天一文不值,下面這本書會告訴你財富自由的祕訣

春節期間,我突然發現很多公眾號開始販賣財經課程,我試著進入了其中一個由吳曉波頻道打造的理財訓練班,我的人生彷彿·被打開了一扇窗戶,記賬、理財、投資、基金、股票、財富等一系列名詞自此在我腦海裡時時閃動。

正是在這種情景下,有朋友推薦給我《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叮囑我一定要看,這是一本被封為理財聖經的小冊子。

67年前的20萬元今天一文不值,下面這本書會告訴你財富自由的秘訣

這本書我其實並不陌生,早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就有學長向我推薦這本書。然而當時鬼使神差地,我天然抗拒這本書,也就沒有去翻開過他。

人生真是無常,多年以後,被生活糟蹋得七零八落一事無成之後,我終究是打開了這本書。

1999年,羅伯特·T·清崎在美國出版《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半年銷售達到100萬冊。這本書很快就風靡全世界,20年過去了,這本書仍然被無數人奉為理財聖經。甚至今天我讀到這本書,仍然對我造成了巨大的觸動,書中很多理念乍一聽感覺匪夷所思,但是仔細想想,似乎是不經意間就揭開了被無數人忽視的人生陰暗面。

67年前的20萬元今天一文不值,下面這本書會告訴你財富自由的秘訣

羅伯特·T·清崎

01 財富觀:學會不為錢工作

1、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2、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


3、窮爸爸說:“順著公司的梯子,一步步往上爬。”富爸爸問:“為什麼不當梯子的主人?”


4、窮爸爸教我怎樣寫一份出色的簡歷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富爸爸教我寫下雄心勃勃的事業規劃和財務計劃,進而創造創業機會。


5、富人關心的焦點是他們的資產而其他人關心的則是他們的收入.


6、要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這就是財商。

財商,這個詞語一下子道出了這本書的精髓。

我們都聽過智商,情商,很少會談到財商。

智商關乎你認識事物的能力,情商關乎你為人處世的能力,而財商則是關係到你處理財富的能力。

我們中國人幾乎所有人都夢想著賺錢,每個人都在拼命奮鬥,期望實現財富自由。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人民的的荷包的確鼓起來了,但是沒有與荷包一起鼓起來的就是處理財富的能力。

有的人變成了變色龍式唯利是圖的小人,有的人變成了葛朗臺式惜財如命的老頭,有的人辛苦半生結果遇到一個不成器的兒子一下子敗光了家產,有的人則為了賺錢荒廢了整個人生。

如果你的整個人生都是為了錢而活著,這樣的人生該多麼可悲呢?

在書中,羅伯特設定了自己的兩個爸爸,一個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一個博士畢業的高材生,一生都在政府機關工作,可是他的一生卻都在為金錢奔波;另一個富爸爸,是自己的好朋友邁克的父親。兩個父親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最終作者選擇了富爸爸的建議,從此踏上了不為錢工作的路。

窮爸爸告訴他,“兒子,我希望你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這樣你就能在大公司裡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而且會收入不菲。”但是富爸爸卻對他說,孩子,你要去研究錢的運動規律,好讓錢為我們所用。

一系列經典的對比,我們清晰地看到了兩個人在財富觀念上的巨大差異,也導致了兩個人一生的財富差異:富爸爸學歷不高但是手底下一大堆高學歷人才為他服務,窮爸爸一生都在政府工作,每個月都在為收入精打細算。

67年前的20萬元今天一文不值,下面這本書會告訴你財富自由的秘訣

儲蓄的另一面

我們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儲蓄國家,大家都喜歡存錢。

喜歡存錢不愛花錢,這是中國人民的美好品質。

一方面是為了應對風險,另一方面大家都認為節儉是一種美德。

然而,喜歡存錢,很多時候卻會讓你喪失掉很多機會。

前幾天看到新聞,一個男子拿出家裡的兩張20萬元存單,都是自己的父親1953年的時候買的,到現在已經67年了,可惜,兩張存單,銀行表示基本不值錢,送到收藏機構去,收藏機構更是說10塊錢都不值。

想一想,1953年的萬元戶,至少相當於現在的幾千萬身家了,可是存了67年後,卻幾乎一文不值了。

67年前的20萬元今天一文不值,下面這本書會告訴你財富自由的秘訣

而如果你懂的駕馭財富,懂得讓財富在它能得到最大利用的地方發揮作用,那麼,你的財富就會變成源源不斷的流水。

中國股市1990年從100點開始,最高點漲到了6124點,現在也有2700點,假設這筆錢1990年投入到股市,到現在也會翻了無數倍。而放在銀行儲蓄,它只會永遠在那裡不動,頂多只有每年一丁點利息,通貨膨脹最後會讓這點利息連本帶利消耗殆盡。

儲蓄不是壞事,但是會讓你喪失無限種可能,你的機會成本是無數種可能性。

稅收的真相

今天,全世界的國家政府都離不開稅收。

最開始的時候,英國和美國是沒有稅收的,只有為了戰爭臨時加收的稅。

1874年,英國規定納稅是國民的義務,美國還曾經因為過重的茶稅導致發生波士頓傾茶事件,最終導致爆發了獨立戰爭,1913年通過了《憲法修正案》,通過了徵收所得稅。

稅收,最開始是為了懲罰富人,補貼窮人,然而,現在,稅收卻成為了那些投贊成票的中產階級和窮人的噩夢。

富人有太多的辦法去躲避稅收,最常見的就是書中提到的《國內收入法》第1031款,它允許銷售者對為購買更貴的房地產而賣出現有房地產時獲得資本利得延遲納稅。

今天,美國前面2%的人掌握著這個國家80%的財富,而這些人納的稅少的可憐。

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到處呼籲給這個國家的富人多徵稅,然而,富人群體中,也只有他們兩個,其他的都是類似貝索斯這種,納稅額幾乎為0 。

67年前的20萬元今天一文不值,下面這本書會告訴你財富自由的秘訣

積累資產,減少負債

我們今天很多人都喜歡提一個詞語“睡後收入”。

意思是,睡覺以後,還能源源不斷給你帶來收入。

想要變得財富自由,絕對不是你突然中個彩票,一下子得到了大筆財富就是自由的。

財富自由,是一種狀態,是一種你能夠完全駕馭財富,不用投入大量的時間來換取財富,財富始終保持一種穩定增長的狀態。

用羅伯特的話說:

不需要我到場就能正常運作的業務,我擁有他們,別人幫我經營和管理。如果我必須在那裡,那就不是我的事業,而是我的職業了。

哪些能夠稱為資產呢?

1、股票

2、債券

3、能夠產生收入的房地產

4、票據(借據)

5、版稅,例如音樂、手稿、專利

6、其他任何有價值、可產生收入或有增值潛力並且銷量很好的東西。

多積累資產,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你的人生就能夠始終保持一種進步的狀態。

就像股票,隨著國家發展,你的股票價值一直在升值。

如果你是存在銀行,那麼你的錢只會隨著通貨膨脹不斷貶值。

02 人生觀:讓人生多一種可能

羅伯特·T·清崎是一個理財大師,也是一個營銷大師。

記得書中有一個情節:

一個美國英語文學碩士的畢業生文章寫得很好,可是她自己寫的書卻少有人問津。她去請教清崎,該如何才能夠成為一個暢銷書作家。

羅伯特告訴她,自己在新加坡的一個朋友開辦了一所學校,專門教授銷售技能。

女士聽完十分憤怒:“我有英語文學碩士學位,為什麼非要去做銷售呢?”

羅伯特指著自己的書說:“我是一個暢銷書作家,而不是最好的作家。我只是個平庸的作家,而你是一個優秀的作家。”

為什麼那些有才華的人卻只能賺到很少的工資呢?

羅伯特說,那是因為他們只有一種技能,所以賺不到大錢。

這句話發人深省。

羅伯特自己就是一個始終踐行這一點的人,那就是不成為專業人士,而是成為一個通才。

羅伯特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高中畢業以後,羅伯特在紐約接受教育,大學畢業後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作為軍官和艦載武裝直升機駕駛員,被派往越南戰場。他先後在加利福利亞標準石油公司、施樂公司工作,每次都在個人業績突出的時候離開,就像在施樂做銷售的時候,業績已經處於前五,毅然選擇離開。

只是因為他工作的目的是掌握多種技能,就像做施樂公司的銷售,只是為了掌握銷售技能。去參軍,也只是為了學習飛機駕駛技術。

有一句話說得好,我們經歷的事情才構成我們的人生。

你經歷了什麼,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溫室裡面養不出參天大樹,在風雨中磨礪的人才能變成英雄豪傑。

67年前的20萬元今天一文不值,下面這本書會告訴你財富自由的秘訣

羅伯特在軍隊和在職場上的豐富經歷,每一次選擇他都不是為了錢去做出選擇,而是出於對人生的整體規劃去選擇。這樣的人生非常大膽、自由、豪氣,他的成功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現實中,太多太多人,被恐懼和貪婪折磨一生。

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所謂的錢多事少離家近,然而,得到了報酬之後,他們又希望擁有更多的好東西。貪婪驅使著他們每天都陷入了起床、上班、付賬的工作模式之中去了。

很多人想要改變,想要變得富有,但是恐懼讓他們不敢輕易做出選擇,他們害怕失敗,害怕失去手上的籌碼,當你選擇了偏安一隅,不敢去嘗試,你看似沒有失去什麼,真正失去的卻是變強大的機會。

這本書是一本理財的指南針,但是從中,我們卻讀到了一種人生生活方式,那就是隨著自己的心靈去自由成長,不讓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讓自己成為財富的主人,過好自己的人生。

當你掌握了財富的秘密,即使你並沒有變得富有,但是你的人生肯定也會非常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