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退稅一時爽,違法違規淚兩行,個稅彙算請勿輕信“退稅攻略”

近日,很多納稅人通過個人所得稅APP辦理了個稅年度彙算。但有少數納稅人因不熟悉操作或輕信非官方渠道的“退稅攻略”,錯誤辦理退稅。當前稅務部門已陸續聯繫此類納稅人進行了更正申報。小編梳理了幾種常見虛報或易發生錯誤的情形,有這些錯誤的納稅人一定要及時進行更正。

情形一:錯誤刪除收入數據

陳某年度彙算本無需補稅也沒有退稅,但陳某在辦理年度彙算時對2019年1月實際取得的工資收入10000元發起了申訴,並刪除了3月份取得的36000元收入,合計少申報收入46000元,最終虛假申請退稅4600元。

異議申訴及收入刪除功能使用需要慎重。建議納稅人先與扣繳單位聯繫,確認相關收入情況,對確實屬於被冒用的再進行申訴或刪除。如果納稅人取得了該筆收入,僅是對相關金額有異議,可聯繫支付單位更正。納稅人如果進行虛假申訴或刪除導致少繳稅款,將會影響其納稅信用,情況嚴重的,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情形二:未查詢導入勞務報酬所得

蔡某2019年度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1萬,勞動報酬收入30萬,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1.5萬,沒有專項附加扣除、其它扣除及准予扣除的捐贈額。蔡某所有收入在預扣預繳環節,均按規定足額預繳了個人所得稅,但在年度彙算時,因沒有查詢、導入勞務報酬所得,而少申報勞務報酬收入30萬,少申報應補稅額2400元。

如果您在2019年度有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的,需通過查詢導入等方式申報相關收入。具體方法如下:在手機APP收入勞務報酬或稿酬明細收入頁面,點擊【新增】,選擇【查詢導入】或【手工填寫】,在查詢結果界面勾選相應收入或填寫相關收入後進行申報。


情形三:錯誤新增“三險一金”專項扣除或“年金”等其他扣除

林某2019年度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06166.65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1233.33元,享受住房租金、繼續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合計21600元,無其他扣除,應納稅所得額3333.32元,應納稅額100元。林某已預繳稅款100元,在年度彙算階段不需補稅也沒有退稅。但林某通過修改其11月、12月基本養老保險和年金,增加專項扣除和其他扣除合計3333.32元,申請了100元的退稅。

如您需新增“三險一金”和“年金”等相關扣除數據,請務必先通過扣繳單位等渠道確定是否已足額繳納並扣除,以免影響您的納稅信用。

情形四:重複填報或虛增專項附加扣除

案例一:陳某與妻子方某育有一女,就讀高中,符合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條件。陳某與方某均分別按照每月1000元的扣除標準享受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經稅務機關輔導,陳某進行了更正申報,補繳了稅款。

納稅人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除子女教育外,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贍養老人等政策也需要家庭成員間提前就政策享受情況做好溝通交流,確保商定的扣除比例符合政策規定,以免因誤申報影響後續政策的享受。

案例二:納稅人於某在辦理年度彙算時偽造了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產生了360元的退稅,經稅務機關核實,於某最終重新如實辦理了申報。

情形五:錯誤申報捐贈扣除

王某2019年度取得工資薪金收入433,907.44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51,250.16元,專項附加扣除24000元,全年應納稅額42,074.94元,已預繳稅款42,074.94元。王某在進行年度彙算申報時,新增填報了“准予扣除的捐贈額”,申請退稅42,074.94元。稅務機關經查詢王某填報的捐贈明細發現,其填報的捐贈額為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發生的捐贈,納稅人應當在2020年度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階段申報稅前扣除或在2021年辦理2020年度彙算時扣除,不能在2019年度彙算期間進行扣除。經稅務機關輔導,王某辦理了更正申報,並向扣繳單位提供了捐贈票據的複印件,在2020年個稅預扣預繳階段進行了扣除。

納稅人享受個人所得稅捐贈扣除政策的,應留存相關捐贈票據備查,留存期限為五年。同時,應在申報時一併填報受贈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受贈單位名稱、捐贈憑證號、捐贈金額、扣除比例等捐贈明細信息,稅務機關將對相關情況進行核實。

情形六:虛報減免稅優惠

莫某2019年度僅取得工資薪金收入,預扣預繳環節已正確繳納稅款4148.11元。在年度彙算時莫某填寫了4148.11元的減免稅額,並申請退稅4148.11元。莫某不存在個稅減免事項卻錯誤進行了填報,屬未能如實彙算申報。

情形七:虛增已繳稅額錯誤退稅

蔡某2019年僅取得工資薪金收入,並未取得勞務報酬收入,也未就勞務報酬預繳稅款。在辦理年度彙算時,蔡某通過虛增78000元的勞務報酬收入和2271.81元的已繳稅款,共申請退稅1,977.39元。


虛假退稅一時爽,違法違規淚兩行。

虛假退稅一時爽,違法違規淚兩行,個稅彙算請勿輕信“退稅攻略”

納稅人應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涉稅事項,弄虛作假的,將會影響個人納稅信用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納稅人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顯錯誤,經稅務機關通知,居民個人拒不更正或者不說明情況的,稅務機關可暫停納稅人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如果納稅人已經進行虛假申報或錯誤申報,需儘快通過個稅APP或其他途徑,進行更正申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