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撫順地標建築,當地人稱之為“大坑”,你知道他的由來嗎?

說起各地的地標建築,那可以說是種類繁多,諸如鄭州神似“玉米棒”的千璽廣場,也有仿若一團火焰的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這些建築無論是從耗資還是外觀上來說,都是可以稱得上是大手筆了。但是今天咱們要介紹的這個地標與之前說過的可能有點不同,它既沒有華美的外觀,也沒有耗費大量金錢專門去加以建設,但卻實打實的稱為當地的一種標誌。

遼寧撫順地標建築,當地人稱之為“大坑”,你知道他的由來嗎?

這就是位於遼寧撫順的西露天煤礦,當地人習慣將它稱之為“大坑”。說起這大坑的形成,那著實有點故事。據當地人介紹,這個大坑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為了加快帝國主義建設而開採的礦坑,不過當時在遭到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後,日本當局變本加厲,加快了開採節奏,最後使得撫順的地面塌陷,最終形成現在的礦坑。難以想象如果當時沒有開採這座礦坑的話,現在的撫順該是怎樣一番繁華的景象啊。

遼寧撫順地標建築,當地人稱之為“大坑”,你知道他的由來嗎?

然而撫順大坑並不太符合現代人對“地標”的審美,但其作為一個體量巨大的人造景觀,作為地標來說也是綽綽有餘了。雖然這座礦坑雖然只是一個人工條件下開採的煤礦,但是其規模和深度確實擔得起“地標”的稱號。該礦坑最長處有7公里,最短的地方也有3公里左右。而最讓它出名的地方應該就是它的深度了,據瞭解它的最深處有400來米,海拔也有負300米以上,是目前中國人工造就的最低的地方了。


遼寧撫順地標建築,當地人稱之為“大坑”,你知道他的由來嗎?

不過關於這座大坑,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故事,當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人佔領東北以後,東北地區的一支游擊隊就對這個煤礦進行了襲擊,而惱怒的日本人對游擊隊員們搜尋不著,只好找藉口對當地的平山村進行了大屠殺,致使幾千條無辜生命無端終結。這就是當時震驚國內的平頂山慘案。所以從某種方面來說,“大坑”不僅僅是地勢結構的與眾不同,它更是當地人對日本所犯罪行的一種銘記。

遼寧撫順地標建築,當地人稱之為“大坑”,你知道他的由來嗎?

作為一座承載了太多歷史的大坑,足以從中窺見到撫順百年多來的興衰榮辱歷史,這座城市曾因大坑興盛,也曾因它而破敗,從大坑頂部向下看去,彷彿都能看到近代以來撫順人民負隅頑抗的景象,所以用這樣一座有濃厚歷史感景點用來作為當地的城市名片簡直再合適不過了,你覺得呢?這樣一個冷門而不那麼好看的“地標”,你會為它去打卡嗎?

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