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治國思想是怎樣的?

走丟了的人250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試一披吾國四千餘年之紀載,而求其利國福民偉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

商鞅為了推行新法,徙木取信於民,是歷史上一則很有名的故事。宋代改革家王安石曾為此感賦《商鞅》說:“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情節相似者,還有《韓非子》中吳起徙東轅、赤菽立信的故事。毛澤東評價“商鞅之法”是“良法”,肯定商鞅是“利國福民偉大之政治家”,見於他在19歲當時寫的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


這篇作文是毛澤東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學校讀書時寫的。原文無寫作時間,作文紙折縫間印有“湖南全省高等中學校”字樣,作者在題下寫有“普通一班毛澤東”7字。毛澤東於1912年在退出長沙新軍後,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學校,同年秋即退學自修此文當寫於1912年上半年。這是毛澤東留下手稿的第一篇文字,時年19歲。

毛澤東從兩個方面發表評論,一方面是商鞅,一方面是民眾。他肯定商鞅是中國四千餘年歷史中“首屈一指”的“利國福民偉大之政治家”,稱他的新政為“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商鞅之法是為“戰勝諸國,統一中原”莫定基礎的“良法”。在毛澤東看來,這樣的新法理應得到民眾的理解、信任與支持,“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維持之,務使達到完善之目的而止”。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不得不通過懸賞徙木以取信於民,方可推行新法。於是毛澤東對此而慨嘆人民的素質太低:“吾於是知吾國國民之愚也,吾於是知數千年來民智黑暗,國幾蹈於淪亡之慘境有由來也。”他還由此得出結論:中國幾遭淪亡慘境,根子就在“數千年來民智之不開”。

這反映了青年毛澤東當時的唯心史觀,也反映了辛亥革命後知識界、思想界的一個共識:改造國民性。魯迅就是力主改造國民性的,他描寫底層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如“祥林嫂”孔乙己”等人,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


鄜延路節度使李


我們先來看一下商鞅治國的結果!商鞅變法後,七世秦君皆不為昏君!

1、秦惠文王:在位時間26年,剷除異己,立相分權。擴疆拓土,壯大實力。慧眼識珠、任賢用能、甄拔人才。

2、秦武王:在位時間3年,身強體壯,打了宜陽,寵幸大力士,給大力士封高官。後因與大力士比賽舉鼎砸斷了腿,失血過多而死。

3、秦昭襄王:在位時間54年,重用范雎、等人,富國強兵,蓬勃發展,為未來秦國統一打下堅實基礎,可謂功勳卓越。

4、秦孝文王:在位時間3天。接任後來不及幹其他的就讓人整死了,有人認為是因呂不韋想讓異人早點繼位所以把他給殺了。雖然即位只有三天,但大赦及賞賜宗親這種事還是幹了。

5、秦莊襄王:在位時間3年。名異人,是呂不韋在聊城找到的,那時,他爹秦孝文王把他當人質押在了趙國。呂不韋是個商人,認為把他弄回國操持大權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因此異人答應和呂不韋共天下。繼位三年忽然病死,但據說是因為他撞見了呂不韋和趙姬的姦情。

6、秦始皇:在位時間37年。的兒子。即位後先後剷除他媽的男寵嫪毐和疑似親爹呂不韋,滅六國,稱霸宇內,滌盪四海,具體大家都知道,就不介紹了。


說白了,商鞅治國就是以法治國!

法家是以嚴苛殘酷和高效著稱的,在這種理念的籠罩下,單從國君方面講,需要極強的操控力、狠心以及堅決的頭腦。他們有更大幾率成為暴君,卻有更少幾率成為昏君,因為在對百姓如此高壓和對大臣如此清肅的情況下,一旦真的出現了腦子渾的狀況,直接就被幹掉了。

總結來說,商鞅的治國思想就是法治社會的開端!


穿棉背心的新青年


說到治理國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能全面而具體的回答這個問題的,莫過於法家了。而在這方面用之於實踐並取得成功的那就是商鞅了。

下面我們就從五個方面來看一下商鞅的治國思想

戰略宗旨

春秋戰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各派思想家提出了自己治國強國之道。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就提出了仁道。孔子說要德治,克已復禮。孟子提出仁政。並進而提出王道。什麼是王道呢?簡單的說就是愛民親民,扶植小農經濟,減輕農民負擔。
其實商鞅也對於儒家和道家也是很精通的。他人魏國到秦國,一見到秦孝公時,是先說了帝道,後說了王道,結果都引不起他的興趣來。這說明什麼呢?不實用!於是,商鞅改為說霸道。為什麼霸道這麼有吸引力呢?這是由當時的社會環境決定的。當時,王室衰微,諸侯紛紛而起。而天子已經沒有能力來一統天下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已經不行了,怎麼辦呢?只能有別人出頭,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就是那個諸侯中的強者,稱霸者。這樣,就出現了霸道。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都是要稱王稱霸。

既然要稱霸,要求必須得有國家實力,這就得興國強國。為此,商鞅提出了兩條道路。

強國道路之一,耕戰為王

在商鞅剛上臺之時,秦國還很落後。那就要圖強。一是經濟一是軍事。而在經濟方面,商鞅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他繼承了管子的理論,

“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管子》

商鞅從管子那裡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他還說,

境內之民莫不先務耕戰,而後得其所樂。故地少粟多,民少兵強。能行二者於境內,則霸王之道必矣。《商君書》

他還提出了農戰的思想。農民樸實,易於驅使,如有外敵來侵,就會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容易形成戰鬥力。也是基於此,他主張興農。集中全部國力於農戰。為此要抑商、輕工、祛學。堅決抵制商業,控制糧食買賣,使商人怯商而欲農。他禁止私開旅店,禁止自由遷徙。禁止文化創造和精神生產。

強國路之二,變法為王。

為什麼要變法呢,要富國強兵,要建立君主集權,一統天下。因為他主張的這一套和以前春秋時期的治國方法截然相反。那以前是仁道,禮制。而現在是法治。以前是天子實行分封,現在他要加強集權,改為官僚政治,郡縣政治。所以非變法不行。
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只要能強國就行了。他用古代的史實來說明他的觀點。

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眾暴寡,故黃帝作為君臣上下之義,義子兄弟之禮,夫婦妃匹之合;內行刀鋸,外用甲兵。故時變也。由此觀之,神農非高於黃帝也,然其名尊也。
那麼既然不實行分封制了,君臣,君民之間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呢?為此他提出

治國之術

尊君弱民。實際上商鞅是有感於春秋時期的長幼君臣失序的狀況。那怎麼明確君臣之間的界限呢?有三個方面,一是法,二是信,三是權。法是君臣共操,信是君臣共立。權是君之獨制也。他說,這一切怎麼做到呢,那就是法。只有法,才能實現君主治權,保障人民的利益,並取信於民,使國家權力有公信力。

以上主要是君臣。那民呢?要強國弱民。他說要想治理好天下,就得先制其民。要想國強,就要民弱。民樸,則國易治。為此,他禁止文化,以吏為師。嚴刑峻法。實行連坐制度。

治國哲學

壹,這就是他的治國哲學。他說,聖人治國,審壹而已矣。要壹刑,壹賞,壹教。當然也要一天下。這個壹就是統一的意思。壹刑,就要法無差別。為此,他處置了太子傅。壹賞,他做出徒木為信的事情。壹教,就是統一全民的精神。那麼做到了以上這些,就能一統天下了。

以上這就是商鞅的思想。當孔子的儒學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時,當老子創造了中華文明的思想根基時,商鞅切切實實的解決了當時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國家的強盛與統一,進行了國家制度的建設。促進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和進步。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商鞅的治國思想是怎樣的?

商鞅是先秦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思想家,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治國思想堅持不法古、不循禮,主張“明法”。雖然商鞅的變法觸及了很多人的利益,乃至無形中也給自己掘了墳墓,但兩次變法對秦國甚至秦朝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商鞅及其變法前後

商鞅年輕時對刑名法術之學頗感興趣。在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的時候,名氣大漲。公叔痤後來病危之際,對魏王諫言說,商鞅是一個難得人才,對治理國家有獨到的見解和手段,大王可以留用,如果大王不用,那麼就請殺了他,否則一旦被他國任用,將對魏國產生不利。但魏王對公叔痤的話,不以為然。

秦國對於魏國棄用商鞅感激不盡,秦國撿到了一個寶。秦孝公對商鞅在魏國的名氣早有耳聞。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國國內進行變法。在沒有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秦孝公準備召開班子會議,來集體研究討論之後再拍板。

有商鞅在場,這次集體會議儼然是一場辯論賽。舊貴族代表甘龍與商鞅針鋒相對。

甘龍:“法古無過,循禮無邪。”

甘龍意思是說,延用古法治理國家,總結先人經驗,老百姓也服從管理,國家也並無大的責任要承擔。商鞅反駁甘龍說,夏、商、周的開明君主,制定不同的法律、制度成就了各自的霸業,春秋五國也採取不同的治理手段讓各自霸佔一方。新制度是人制定的,只有愚蠢的人,才會一成不變地遵循守舊,不搞創新,何來發展、立業。一番言語博弈之後,商鞅甚至說甘龍講話都不過腦子。

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

本次辯論,商鞅獲勝。秦孝公對商鞅另眼相看,準備實行變法。這次辯論也為變法作了充分了輿論準備。可正是後來的變法,也為商鞅埋下了禍根。因為治國從來都不能只依靠某個人扛鼎,而是集體的努力與助推。商鞅已然把自己當成了秦國的“救世主”。

二、治國思想助推國家發展

商鞅變法一共有兩次,這些舉措對於經世治國、發展生產都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主要內容有:

①獎勵耕戰。頒佈《墾草令》。商鞅主張在軍事和農耕上,互相依存、互相平衡。戰時出征、閒時農耕,並積極獎勵在征戰和農事上有突出貢獻之人。而且他還積極推行重戰尚武的策略,以穩固國防統治和安全。

②依法治國。商鞅在治理國家的層面上,積極主張“法治”。按照國情制定相關的法律和制度,統一民智,實現統一目標。用法律的準繩來約束人們的行為,並且不法古、不循禮。反對“仁義”說教的儒家思想治理國家。《弱民》:“以刑治,民則樂用;以賞戰,民則輕死。”

③論功封爵。《農戰》:“是故不以農戰,則無官爵。”除了從事農戰人員以外,廢除舊有的世卿、世祿制度。另外,主張獎勵耕織、獎勵軍功,“粟爵粟任”、“武爵武任”(以粟換取爵位)。

④綜合治理。商鞅變法重農抑商,強調運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綜合手段,抑制商業人口,運用行政、法律手段,對商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攤派徭役。通過種種制約措施,鼓勵務農,讓一些商人棄商務農。

三、一些啟示與社會意義

雖然商鞅有恩與秦國,但秦惠王最後還是將商鞅車裂。一來商鞅得罪了老貴族的利益,而秦惠王又要在很多方面倚重他們,所以商鞅得死,也才能保住自己的變法成果;二來商鞅功高蓋主,秦惠王的“無限風光盡被佔”,甚至自己在秦惠王面前就是一個工具而已,所以商鞅也必須得死。

但,商鞅變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讓秦國變得強大是不爭的事實。商鞅通過自己的“法治”思維,讓社會得到了法律的嚴管,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秦國的中央集權,維護了朝廷的威嚴。同時,對整個秦國的穩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強調依法治國。國無法不立、國無法不興、國無法不強。

(對於商鞅的法治治國思想,您有何高見呢,歡迎關注@山城小哲,歡迎點評。)


山城小哲


戰國中期,商鞅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於秦國先後兩次變法,使秦由“諸侯卑之”的西方小國驟強為東方六國畏懼的“虎狼之國”,奠定了統一海內的堅實基礎。

商鞅(約前390——前338)戰國時期衛國人,公孫氏,名鞅亦稱衛鞅、公孫鞅、商君鞅、商君。少好刑名之學,魏惠王不能用,乃西入秦以強國之術遊說秦孝公,深得孝公信任。孝公六年(前356,一說三年,即前359),商鞅任左庶長,大力實行變法。

商鞅變法主要內容為:

**鼓勵地主墾荒,發展封建經濟。

**編造戶籍,實行連坐法。編民五家為“伍”,十家為“什”;十家相連,互相糾察,一家為罪,九家告發;若不告發,九家同罰。告發奸者賞,不告發者腰斬,藏匿奸者與降敵同罰,實行輕罪重罰制。

**定賦稅制度,規定凡一家有兩個以上男子而不分家者,“倍其賦”。

**廢除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非有軍功,貴族不得享受特權。

**秦定爵位為二十級,獎勵軍功,按軍功授爵位;凡斬敵首一顆,賜爵一級,根據爵位等級佔有田宅和奴隸,以此激勵刺激士兵英勇殺敵,立功進爵。

**嚴禁私鬥,違者重罰;焚《詩》、《書》,禁止遊宦之民。

**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獎勵耕織與墾荒,生產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

前350年,商鞅進行第二次變法:

**廢井田,開阡陌,以增加耕地,並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權,改變了對田地的使用和分配方法,為地主經濟的發展鋪平道路。

**統一度量衡制,頒佈標準度量衡器,劃一升斗權衡丈尺,私改者受罰。

**推行縣制,將全國的小都、鄉、邑歸併集成大縣,縣置令、丞治理。全國共設四十一縣,舊貴族的封邑被徹底破壞。

**遷都咸陽(今咸陽市東北),仿效中原各國國都規模建造宮殿。

**軍賦——按戶和人口徵收軍賦。

**秦沾染戎狄風習,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男女混亂,嚴令革除陋習。

商鞅的治國思想,簡括而言,一方面獎勵生產,重賞戰士,促使新興的地主制度得到發展;一方面限制貴族領主的權力,掃除阻礙政治經濟發展的障礙,腐朽為新興讓路。

秦國經過商鞅兩次變法,成為新型的地主政權,國家迅速強盛起來,為橫掃六合、統一寰宇奠定了堅實基礎。



風光藝境


商鞅,公孫氏,名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後代。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軍事上,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變法之爭結束後,秦孝公於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頒佈《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其主要內容有: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削弱貴族、官吏的特權,讓國內貴族加入到農業生產中、實行統一的稅租制度等改革方略。《墾草令》在秦國成功實施後,秦孝公於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戶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嚴懲私鬥、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改法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等改革方略。為便於向函谷關以東發展,秦孝公於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徵調士卒,按照魯國、衛國的國都規模修築冀闕宮廷,營造新都,並於次年將國都從櫟陽(今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東南)遷至咸陽,同時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其主要內容有:開阡陌封疆,廢井田,制轅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推行縣制、初為賦 、統一度量衡、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禁遊宦之民 、執行分戶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等改革方略。

商鞅在變法之爭時提到的“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就成為了秦國政治的指導原則,使秦國領先於山東六國。其次,商鞅執法不避權貴、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堅決貫徹了法家的這一主張。最後,法家還有一個共性就是,商鞅一樣抱著法家“明法”的態度和精神來推行政治改革,讓百姓知曉法律。還有商鞅獨立的思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商鞅主張全農的經濟政策,為此他頒佈了《墾草令》,制定出二十種重農和開墾荒地的辦法。一方面直接或間接的刺激農業發展,一方面打壓工商業。其次,商鞅主張重刑厚賞。商鞅認為人的本性是趨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賞,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國家安定。為此商鞅一方面制定嚴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賞立信。第三,商鞅主張重戰尚武,具有軍國主義思想。最後,商鞅主張國家應統一民眾的心智,制定統一的制度,實現統一的目標。

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後經過發展逐漸形成一門學派,名為商學派。商學派經過建立、開拓、發展、定型和後勁五個階段,配合秦的歷史,逐漸成為主宰秦國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漢書·藝文志》在法家論著中記載商鞅著有《商君》29篇,兵家權謀論著中著有《公孫鞅》27篇。其中《公孫鞅》已失傳,現存的《商君書》共有24篇,其中第16篇刑約和第21篇御盜內容已失傳。《商君書》又稱《商子》,是由商鞅的言行和思想及法家後學著作彙編而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書中主張依法治國、重農抑商、重戰尚武、重刑輕賞,貶斥儒家學說、縱橫家及遊俠。


feiguogong


秦國商鞅變法後日漸強大,最終統一六國。那麼,作為變法主導者的商鞅,他的指導思想是什麼呢?或許從《商君書》中可見一斑。

簡單說,這本書就是闡釋帝王治國的辦法。書的內容並不艱深,卻發人深省。

在哪個年代,商鞅變法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他是一個推崇嚴刑峻法的人,他是不推崇儒家仁愛的思想的,但是後來的帝王獨尊儒術,需要儒家思想治理天下,這樣就很矛盾了。

一,出發點是以君王的利益為主,國家的概念就是君王一個人的私有財產,而其他人都只是君王的私有財產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國家的強大指的就是君王的糧食多、兵力強、城池堅固,根本不談什麼人民富裕。相反,為了實現君王糧食多、兵力強、城池堅固,就要讓人民平時儘量多勞作、人民戰時勇猛肯為君王賣命,

為了達到人民平時儘量多勞作、人民戰時勇猛肯為君王賣命的目的,就採取愚民政策,讓人民不接受詩書禮儀樂的教育、不與外國交往、禁止人員流動禁錮在土地上勞作,而且還讓人民貧困,僅僅只能通過土地勞作獲得吊命的口糧,同時以酷刑威嚇人民只能平時當牲口勞作、戰時當炮灰。

二,公然鼓吹只要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成就王業,可以不擇手段,坑蒙拐騙都可以,任何別人不敢幹的事情都可以幹,就是不要道德底線不要羞恥感。

三,商鞅提出君王應當重視刑罰,輕罪重刑,但君王不受法律約束。

四,建議君王集中物資供應,讓所有的人都聽命於君王。

五,讓人民互相監督,互相鬥爭,不能形成力量與君王作對。

六,徹底否定儒家的仁愛、廉恥等良性教化,讓人變成沒有善心的殺人作戰機器,為君王賣命。

歷代帝王都是表面上推崇儒家,然而實施的依然是法家的那一套,假如老百姓看了《商君書》,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原來帝王都是用這一套方法來奴役與弱化老百姓的,那麼老百姓就會知道苦痛的根源,就會動搖古代統治者的統治根基,所以這本書一直被帝王所禁,專制王朝結束後,世人才得以一睹《商君書》。


觀史閱人


商鞅的變法依據:“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

不能法古循舊,認為社會是進化的。

我認為商君治國思想最根本的一點是把民眾看作是供驅使的工具,用最直接而又最有效的方法驅動民力以增強國力,也就是嚴格的法度,嚴厲的刑罰,直接獎勵,獎罰並重。具體如下:

1.驅民,盡力驅動民力。人民只是國家的工具,充分利用民力來充實國力,用獎勵耕戰調動積極性,用嚴格的刑法來保證民為國用。

2.盡民,充分挖掘民力。破除爵位世襲的消極性,以功獲爵,實行土地私有,打擊舊貴族,逐漸的把他們清除出統治層,又可以激發民力,用足民力。

3.合力,整合國家力量。加強王權,實行集權制,提高行政效率與效能,取消分封,實行中央直轄的郡縣制,中央直接控制地方,便於動員和整合國家實力,實現民力即國力。

4.唯法,一切以法為標準,嚴格法的執行,國家治理有統一而又可以延續的制度與標準,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雁77


棄古法新

1、剷除“仁義和平善良孝悌”,國家才會強盛;

2、人人互相監視互相告密,國家才會強盛;

3、必須“弱民”、“愚民”,國家才能強盛



劉大Guo看電影


花授粉成果,話傳情成事。這裡的`粉、情'是什麼?是信息,是正因,是`心'是`種子'!無因不能成果,假心假意無信不能成事。事物皆成立於信,不信不立。信為天力正氣。國家強大需要萬眾一心!握緊的拳頭有力量,一盤散沙不會真正的繁榮和取得勝利。我認為商鞅的治國思想首先就是,立信!立木為信。讓百姓看到國家的誠信,言出必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