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有公孫座、商鞅、吳起,為什麼不能稱霸於春秋戰國?

孝順父母是佛


魏國在戰國初期確實是稱霸於諸侯間的,甚至持續的時間還比較長,不過魏國的霸業成就於魏文侯,在魏武侯時期開始走下坡路,真正衰落於魏惠王時期,儘管魏惠王主持召開了逢澤之會,但只是小國屈服,像韓國、齊國這樣的大國根本不承認魏國的霸主地位,而且在不久之後就發生了馬陵之戰,魏國大敗,從此開始被戰國六雄或圍毆或單挑,少有勝績。而這一切的發生與魏武侯時期人才的流失脫不了干係。

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基本就瓜分了晉國,只是一直沒有上升到諸侯國的地位,前425年,趙襄子去世後,魏斯繼位,魏斯即後來的魏文侯,魏文侯的高瞻遠矚可以說是同時期中的頂級人物,他一上位就開始為魏國的強大而努力,努力的短期目標就是先讓魏國強大起來,然後謀求吞併趙韓,重新讓三國合併起來,然後謀奪天下。

魏文侯野心不小,政治能力也是相當的不錯,在他統治時期,魏國有當時諸侯國中最多的人才,並且這些人才多數並不是出自貴族,很多都是庶族出身,以及平民,只要是有能力,魏文侯就會重用,這為魏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魏文侯時期魏國的的發展是非常快,魏文侯以李悝、翟璜為相,而吳起、樂羊為將,子夏為帝師,還有西門豹、魏成、端木乾等人為臣,可謂人才濟濟。

李悝在魏國主持變法,是當時戰國時期進行的第一次變法,這成為後來吳起變法和商鞅變法的基礎,說到這裡,不得不感慨一下,當時魏國是有多少人才啊,李悝、吳起和商鞅這三個著名的改革家齊聚魏國,這樣的魏國不強大才怪,但是另一點又不得不注意,即吳起變法是發生在楚國,而商鞅變法是發生在秦國。

李悝變法後,魏國注重民生髮展,制定法律,國民都要嚴格遵守,國內的發展比較迅速。對外的擴張則是由吳起和樂羊作為將領完成的,吳起主要是在西河地區對抗秦軍,攻佔了西河地區,魏國設下西河郡,而吳起正是第一任西河郡守,之後吳起數次和秦軍作戰,基本都是秦國吃敗仗,吳起建立起了一支強悍的魏武卒,戰無不勝。

而樂羊則向北滅掉了中山國,魏國從最初的強敵環繞中發展起來,一躍成為戰國時期最強悍的存在,而在前403年的時候,周天子已經承認了韓趙魏三國的諸侯國身份。

魏文侯不僅讓魏國實力強盛,更是非常注重文化的發展,他甚至為了讓孔子的學生子夏來教授學生不惜自己拜子夏為師,這讓各諸侯國刮目相看,子夏答應在西河地區開課,這就有了後來著名的西和學派,為魏國輸送了大量的人才,也讓魏國尊崇文化與禮儀的名聲顯於外。

可以說,魏文侯真正做到了讓天下諸侯臣服,前396年,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繼位,任用田文為相,這個決定一度讓吳起非常生氣,在吳起看來,他各方面的才能都比田文強,但卻不能為相,田文自己也承認自己才能不夠,不過有一點卻是吳起不能比的,即田文是貴族出身,可以在主少國疑的時刻讓人歸附魏武侯,而吳起這個平民出身的人卻沒有這樣的能力。田文之後為相的公叔痤同樣是貴族出身,而公叔痤同樣也不是能力出眾之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魏武侯時期人才的任用已經不再是魏文侯時期的任人唯才,而是依靠貴族階級。

不過在魏武侯前期,還是將魏國的霸業推向了高峰,吳起在西河郡負責對抗秦國,在前389年陰晉之戰中,吳起以五萬兵馬打敗了五十萬秦軍,這不能不說魏武卒的強悍,後來吳起又攻打齊國,正在吳起不斷建立戰功的時候, 公叔痤嫉妒吳起的戰功,怕吳起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聽從下屬的建議給吳起設了一個套,然後告訴魏武侯用一個公主試探吳起的忠心,最終吳起不願意娶公主而不得不出逃到了楚國。因此,魏國損失了一員大將以及一位改革家。

魏武王去世後,魏惠王奪得政權上位,魏惠王識別人才的才能比魏武侯更差,公叔痤病重之際向魏惠王引薦了商鞅,希望魏惠王讓商鞅做相,但是魏惠王並沒有答應,原因其實是很簡單的,因為在此之前商鞅的才能也只有公叔痤知道,公叔痤很可能害怕商鞅會威脅自己的地位因此一直“雪藏”商鞅,只是讓他做自己的中庶子。所以突然讓魏惠王任用商鞅做相確實不太合適,而且魏惠王本身就不會識別人才,他也不會去考察人才,直接就拒絕了。即便公叔痤告訴他不用商鞅的話就把他殺掉,但是魏惠王同樣沒有搭理,這是商鞅的悲哀,也是商鞅的大幸。

公叔痤看到魏惠王那樣的反應,就勸說商鞅逃離魏國,但是商鞅也拒絕了,在他內心深處,很可能是對魏惠王還抱有希望,或許他會任用自己,或者下令處死自己,到時候他就說服魏惠王留下自己。但是一直到公叔痤去世後很久,商鞅也沒有得到魏惠王的任何指示,魏惠王儼然從來就沒有把商鞅放在心上,因此商鞅離開魏國去了秦國。

魏國的人才流失越來越嚴重,吳起的出走,使魏國損失了一員大將,在之後對秦作戰中失敗,而趙國和韓國漸漸不再和魏國結成同盟,本來三國結盟一致對外的,並且隱隱以魏國為老大,但是魏惠王繼位後,這種情況就開始改變,三國漸漸彼此對立,趙韓更是聯合起來攻打魏國。

魏惠王時期的著名將領是龐涓,而他的對手正是在齊國的孫臏,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正是龐涓和孫臏的對決,很不幸的是,兩次大戰都是魏國失敗。也因此,魏國國勢迅速下滑,在被齊威王打敗後,各國紛紛攻打魏國,讓魏國疲於應付,魏惠王小範圍的稱霸也宣告結束,自此,魏國從第一強國的寶座上跌落下來,再也沒有爬上去。

倘若吳起和商鞅等人才都留在魏國發揮了自己的才能的話,魏國的霸業很可能還會繼續,長遠的很難說,但至少魏國吞併韓趙還是可以實現的。


蕭曉四姑娘


魏國率先展開變法,成為戰國前中期的第一個霸主,這個時候的魏國就像曾經的美利堅,吸引各方人才前來遊學、任職。

但上述三人魏國只用了一個半。魏國霸業只跟吳起有點關係。

從魏武侯到魏惠王時期,用人不明,大量的人才流失導致魏國後繼無力逐漸衰弱,吳起、商鞅、孫臏、張儀、范雎等流失,而齊秦兩國成為最大的受益國

公叔痤、商鞅、吳起,魏國用了一個半,半個吳起,一個有知人之明卻小人之心的公叔痤

這三人中商鞅有改天換地的大才,吳起有橫行天下的將才,兩人都是出將入相的代表人物,卻用了一個知人之明卻無容人之量的公叔痤

魏武侯時期,公叔痤為相,雖然明知吳起對魏國的重要性,但是為了保住相位依然排擠吳起,最終吳起跑到楚國,開展了吳起變法。

魏楚交戰,吳起率領楚軍大敗魏軍,佔領魏國在黃河南岸的大片面積。

對吳起前面用,後面排擠不用,所以算作半個。

商鞅在公叔痤府上任中庶子,然而公叔痤直到臨死才推薦商鞅給魏惠王,既是大才何以等到臨死不能掌控局勢的時候才讓位居中庶子的商鞅驟然提高到丞相的高度?

所以公叔痤並非昏庸之人,但是也非大度之人,他賞賜吳起後人,死前薦賢,終究還是有些博虛名的意味在內。

魏國前期能夠稱霸諸侯,得益於魏文侯時期尊賢重才,任用魏成子、翟黃、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等人的成果。但是後期人才流失成了魏國致命傷

吳起、商鞅、孫臏三個讓魏國由勝轉衰的關鍵人物

魏國用吳起哪怕只為將,魏國也能保證軍隊橫行天下,然而吳起出走弱魏強楚,楚國飲馬黃河。

孫臏受龐涓邀請到魏國,然而受到陷害,逃魏至齊,馬陵、桂陵兩戰,埋葬魏國精銳魏武卒,齊國崛起代替魏國霸主位置。

魏王不用商鞅,西入秦國開展變法,讓秦國一舉稱為戰國最強大的國家。

此三人都曾在魏國甚至任職魏國,可惜魏王最終用的是一些心胸狹窄的人

除此三人,張儀本魏國公族庶支不得重用,入秦後連橫破合縱,強秦而弱韓趙魏;范雎本中大夫須賈門客,差點被魏齊打死,入秦後協助秦昭王加強皇權,遠交近攻,魏國受到致命威脅;

魏國人才濟濟,然而從魏武侯開始即越來越少從布衣中發掘大才,而宗室中的人才又百般防備。

魏國因為人才而霸因為人才流失而亡。


魏國是列國變法的黃埔軍校……


妖鬼雜談錄


自三家分晉之後,魏國在魏文侯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逐漸強盛。這個時候,一個叫吳起的人到了魏國,被魏文侯委以重任。

吳起剛開始跟隨曾參學習儒術,結果因為他母親去世時沒有及時回家奔喪,被曾參給趕出了師門。於是,他跑到了魯國,想要在魯國施展自己的才華。屆時,齊國率軍攻打魯國,吳起想要借這個機會表現一番,但魯君考慮到他的妻子是齊國人,便一直猶豫不決,吳起為了抓住這個機會,把妻子給殺了。魯君當即任命吳起為將,吳起不負眾望,率領魯國軍隊打敗了齊國。然而,打完勝仗後,有人嫉妒吳起,便說他為了出名不惜殺死自己的妻子,於是,吳起跑到了魏國。魏文侯剛剛成立魏國,急需人才。於是,任命吳起為將,吳起在魏國訓練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魏武卒最光輝的戰績就是在陰晉之戰中,以三萬戰勝秦軍三十萬。魏文侯死後,魏惠王繼位,在公孫痤的鼓搗下,吳起流亡楚國。

公孫痤這個人有才幹,但心胸狹窄,十分擔心有優秀的人才出現從而替代自己。公孫痤在魏國為相期間,衛鞅到了魏國,結果公孫痤一直壓著衛鞅,直到死前才將衛鞅舉薦給魏惠王,然而,魏惠王並沒有放在心上,以至於衛鞅西遊秦國。

魏國在魏惠王期間,一直和秦國糾纏在黃河兩岸,根本沒有心思去稱霸。


瓊林夜話


首先,這個問題是錯誤的,魏國稱霸過戰國初年,有著長達百年的霸業。北面滅掉中山國,東面吊打東方中國,西面奪秦六百里地,可以說是戰國初期最威風的國家。有文侯、武侯、惠王蟬聯三代霸主級人物,這在其他國家是少有的。至於魏國,公元前473年三家分智,春秋末期才得以存在。到了公元前403年,魏斯被周天子冊封為諸侯,魏國宣告正式成立。



至於公孫痤、商鞅、吳起並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吳起活躍於文侯時代,公孫痤活躍於武侯、惠王時代,商鞅出道更晚,都到了惠王末期。三者在魏國地位不同,所施展的空間也大不相同,對於魏國的貢獻也不一樣,所以該問題並不能說明多少。

吳起是魏國第一名將,是西部戰區的司令,所以魏文侯很是重用他。吳起創立了魏武卒制度,開創了中國精兵作戰的先河。僅僅在河西之戰中,魏國多次吊打秦國,曾經以5萬大敗秦國50萬大軍,並佔領了秦國河西之地。這一片肥沃之地養活了魏國最精銳的部隊,也為魏國奠定了爭霸天下的資本。所以,吳起從公元前409年到公元前387年,正是魏國霸業的開創階段,也一直是魏國軍方的一號人物。

可惜好景不長,吳起受到魏二代武侯的猜疑,在公元前387年,吳起兵變失敗,逃亡楚國,魏國至此損失了一位重量級的人才。但吳起也成全了魏國,為魏國創立魏武卒,奪取河西郡,重挫秦國,這些都是魏國能夠稱霸的重要因素。



公孫痤對於魏國來說,簡直就是毒瘤。他本人以考慮自身利益為先,國家利益為後。在位期間,排擠走吳起,又不肯舉薦商鞅,是造成魏國人才流失的劊子手。他的一生只有一次出征記錄,大敗了趙韓聯軍,但所依靠的是吳起留下的軍隊,並沒有給魏國帶來實質上的利益。他臨終前的一套薦才,可笑至極,根本不是國家利益與朋友之誼。



商鞅對魏國不受重用而耿耿於懷,正好秦孝公發佈求賢令,所以商鞅才會離去。畢竟,戰國時平臺多,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魏國成全了商鞅,在這裡商鞅學習了刑名之學,也受魏國變法的影響,給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同時,秦國也成全了商鞅,給了他一個更能施展才華與抱負的平臺。但同時,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起來,與魏國的矛盾以戰爭的形式愈演愈烈,魏國最終在連續戰敗、日削月割中走向滅亡。



終其原因,還是魏國對於人才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理清哪一種人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文侯是禮賢下士,唯才是舉的典範,將魏國的人才發揮到極致。武侯雖然不任人唯親,但缺乏父親那種毒辣的眼光,使吳起出奔於楚,不得不說是國家戰略上的一大損失。惠王時期,達到了魏國霸業的頂峰,但他驕傲自滿,目空一切,沒有明白商鞅的價值,徹底將商鞅送到了宿敵的懷中,最終使魏國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慵懶國王


題目有問題:其一公孫座應為公叔座;其二韓、趙、魏三家分晉是戰國開始的序幕,春秋時還沒有魏國,所以不可能稱霸於春秋時期。

接下來再說說公叔座、商鞅、吳起這三個人。他們是同時代的人,吳起最大,曾在魏文侯、魏武侯時期在魏國魏將,訓練魏武卒,稱霸諸侯。公叔座在魏武侯和魏惠王時在魏國為相。商鞅也稱作衛鞅、公孫鞅,最小,在魏惠王時擔任中庶子,公叔座曾向魏惠王舉薦商鞅,但未獲重用。

吳起在魏國擔任西河郡守時改革魏國兵制,創立武卒制,赫赫有名的魏武卒就是吳起一手創建起來的,吳起也屢次打敗秦軍對魏國的進攻。


後來魏武侯任用公叔座為相,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為國家利益考慮得相對少一些,為自身的利益考慮得多一些。吳起當時聲望很高,公叔座忌憚他,害怕吳起威脅到他的相位,陷害吳起,使魏武侯不再信任吳起,吳起於是逃到楚國。

商鞅是公叔座臨死時推薦給魏惠王的,但魏惠王沒有用,他又告訴魏惠王如果不用就殺死商鞅,魏惠王也沒有聽他的。最後商鞅到了秦國進行變法。

可以說正是公叔座導致了吳起、商鞅兩個大能人的出走。吳起對魏國很重要,他不是不知道,只是為了自身利益逼走吳起,導致強大的魏武卒猶如曇花一現;商鞅有能力,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為了自身利益在自己臨死在舉薦,導致魏王認為他老糊塗了,如果平時讓商鞅多加歷練,魏王能不看在眼裡嗎?

對於商鞅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很有深意。若過早地推薦公孫鞅,可能會取代他的職位,而在臨終時鄭重託付,博得薦賢之名,對自身利益也沒有什麼影響。

雖有能臣,而不能用,且大臣各顧私立,不能精誠團結,魏國終與霸主失之交臂,在戰國七雄中逐漸處於下風。

<strong>我是萊駒為右,談古論今,歡迎關注評論。


萊駒為右


先糾正一點魏國其實是首先稱霸的,只是時間不長,更是遠沒有統一的能力。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先從這三個人一一說起,再來結合魏國整體回答,這樣就更清楚一些,還有雖然可以叫公孫座,但我們還是正式一點叫公叔痤(cuo二聲)


先來說商鞅,商鞅原名公孫鞅,原為衛國公族,公孫鞅喜歡研究刑名之學,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幹,並趁魏惠王親自前去探望公叔痤病情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但魏惠王沒有答應任用商鞅,待魏惠王走後,公叔痤叫來商鞅勸他離開魏國,不過當時商鞅並沒有答應(在我看來明智,這個時候要走是走不了的,小命也要丟掉),後來公叔痤去世後,商鞅向西投靠秦國(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


再來說吳起,做為兵法家,確實厲害,他在魏創立武卒制,奪秦之河西之地。不過他做為政治家卻不合格,時任相國的公叔痤怕吳起手握重兵有變(也有人說是因為嫉妒),不管是什麼,反正相國公叔痤就設了一個局讓魏王把吳起趕到楚國了。當然吳起在楚國變法失敗丟了命,也證實了吳起政治鬥爭能力一般。(話說商鞅變法那一字千金這招其實是和吳起學的)


最後說公叔痤,做為相國,他治國能力可以,不過遠未達到讓魏國脫胎換骨的能力,在和平時期可以,但在戰國群雄並起的年代,只能算能力平平,目光比較短淺,《戰國策》中說他:“秦果日以強,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

除了人才以外,從魏國的整體形勢來看,在三家分晉後,魏國分的的土地最為險要。魏國地處中原交通要道,四周除了同秦、齊、楚、韓、趙四個強國相鄰外,還同中山國、鄭國、衛國接壤。由於魏國狹小的國土面積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魏國發展後勁不足。沒有廣闊的國土縱深和眾多的人口,想要生存必須維持好三國聯盟,在這種情況下魏國的發展容錯率極低,所以魏國雖然最先稱霸,但很快就弱下去了。


許多謙


不能說不能稱霸春秋戰國,首先你這個問題所說的春秋戰國,這是不對的,春秋時期是春秋時期,戰國時期是戰國時期,這是兩個時代,而魏國所處在的是戰國時代,進入戰國時代的時候,魏文侯重用吳起和李悝等名將名相,然後繼任者魏武侯,更是將魏國的事業推向更高的一個高度,算是第一個在戰國時期稱霸的諸侯國。

下面就是重點了,從此之後,魏國就開始下滑了,從魏國流失的人才不僅僅有題主所說的這些人,還包括張儀,范雎,而且就連當時魏王的兄弟信陵君也直接流失了。

那麼重點來了,為什麼魏國後面不行了?很簡單,國君垃圾唄,不像人家秦國,連著出了七代明君,然後傳到秦始皇手上,最後完成了統一。


飲茶看歷史


確實這三個人都在手魏國,但是公孫座並不算是人才,只能說是一般丞相,相此春秋時齊用管仲為相,對齊進行了改革,終成霸業,所以管仲才是個人才。公孫座不但沒有大才,而且還沒有肚量,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並不一心為國。相比吳起和衛鞅這兩個是真正的人才,公孫座也知道他們有大才,一個國家,有大才的人,只要用他將來肯定為相,吳起就是想當魏國的丞相,這肯定影響了公孫座的利益,所以把吳起趕走了。另外他知道,假如魏王知道衛鞅有大才,也可能會用為相,所以他一直不推薦衛鞅,直到臨死,這個時候誰當丞相都沒關係了,才把衛鞅推給魏王,本來魏王就懷疑衛鞅,要是人才為什麼一直沒聽過。又聽公孫座說,如果不用衛鞅,就把他殺了,免得跑去為敵國所用。魏王想,這公孫座是不是病老湖塗了,怎麼又人用,不用又叫殺,這不是亂嗎,這個人肯定也沒有什麼用,有用早就應該出名了,所以也不用,也不殺。

最經典的是,公孫座跟衛鞅說,他是先國家後朋友,把他和魏王說的話說給衛鞅,衛鞅說,魏王如果不用我,說明不把我當人才,既然不把我當人才,那肯定不會殺我,歷史果真和他想的一樣。

之所以魏國為什麼不稱霸,吳起和衛鞅兩個人才,用哪個當丞相都能夠稱霸。


黎家第一湯


魏國地處列國交通樞紐地帶,屬於四戰之地,地理位置不太好,但戰國初期從魏文侯開始魏國卻保持了百年的霸業,其根本原因是魏國聯合了韓趙兩國,又廣泛吸納使用人才,在各國中率先實行變法。提問中提到的三個人中,吳起、商鞅都來自別國。吳起一度受重用,他為魏國練成一支被稱為"魏武卒"勁旅,大敗秦國,奪取了秦西河地區,險些滅亡了秦國。但後來吳起被排擠出走楚國。商鞅雖然曾被公孫痤舉薦給魏惠王,但沒有被重視,後來被秦孝公重用變法,秦國強大起來了。

可見,魏國流失人才很嚴重,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魏國體制問題以及戰略短視。體制問題主要體現在魏國並沒有改革分封體制,一個鮮明的例子戰國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就是魏國,他正是憑分封的便利,擁有很大權力和財富。戰略短視主要體現在魏國沒有將霸業推進為實現統一大業,而是在漫無目標,東征西戰中四面樹敵,耗盡了國力,最終兩次大戰被齊國擊敗,從此淪為二流國家。


羽書遲


首先說一說當時的政治環境。在春秋戰國,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分別是非常明顯的。所有的大國政治集團,幾乎都掌控在貴族的手裡。但是由於貴族一直處於養尊處優的生活中,並沒有危機意識,大部分眼光都只能看到自身的利益。

由於權力都掌控在貴族手中,所以對於一些有才能的平民便無法得到重用。其中商鞅和吳起就是兩個典型。

對於商鞅而言,當時的魏惠王正把龐涓當成手上的寶。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薦的時候,他只當兒戲。並不重用。所以商鞅就跑到了普通階級的百姓更容易獲得權力的秦國,並忠心輔佐。

而對於吳起,魏文侯時期已經重用他,並且為魏國奪取了河西之地。可惜後來魏惠王繼位的時候,由於吳起功勞太大,加上魏惠王自身疑心極重。所以隨便被身邊的奸臣使用陰謀詭計,便成功離間了吳起和魏惠王的關係。

吳起是個明白人,知道長此以往自己的才能無法發揮,所以就跑到了楚國實行變法。

如果真要總結兩點,那麼就是以下兩點:1.魏國貴族的政治壁壘太堅實,百姓階級無法打入內部,更無法發揮才能。2.魏國君主都是目光短淺之輩,看不到人才,並且無法得到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